蒙得一聽了不解,問道:“什麼酸味兒?”
梁九斤看著他說:“飯前去看了蒙爺爺。
他已經十幾天沒吃東西了,身上有一股酸酸的氣味。
剛才我又聞,發現蒙爺爺身上的氣味淡了好多。”
蒙得一聽了,說了聲“不好”,馬上就站起身來,往蒙回春的房間跑去。
眾人見了,也疾步跟在後麵。
蒙得一跑進房間,見蒙回春躺在床上,嘴角掛著笑容。
他第一感覺就不好,忙上前搭脈,才知道蒙回春已然過世!
眾人見了大悲,哭泣的哭泣,安慰的安慰。
接著,在一起商量著操辦喪事。
梁有餘像是不知道難過,在逗著蒙不遲,一字一頓地說:“喜……喪,喜……喪。”
蒙不遲被他逗笑,也冒了個“喜”字。
周嫻香在一旁聽了,流著淚說:“再喜,也是喪啊!”
蒙回春過世這天,已經八十一歲掛零,蒙得一、洪佩蘭決定,以喜喪行禮,墓址選在了雨花台。
喪禮期間,蒙家的親朋好友、治愈患者、醫館客戶等,絡繹不絕地前來吊唁。
這些人,來自四麵八方。
有很多人,是抗戰時期被蒙家藥鋪救治的難民,以及蒙家免費治療的窮人。
他們中的一些人,連蒙得一、洪佩蘭夫婦倆都不認識。
大量陌生的賓客,前來憑吊蒙回春,讓夫婦倆十分感動。
與此同時,他們也深切感受到:經過多年的耕耘,蒙回春的博愛醫名,早已遠播千裡,成了造福一方的大德醫家。
江蘇省衛生處處長陳萬裡,感念蒙回春的高超醫德醫術,以及他在江蘇醫學界的影響力。
特地派人送來挽聯:醫德繼前賢,弘扁鵲遺風,華佗厚澤,仁字如懸秦嶺月;嘉行孚眾望,願黎民無病,丹藥蒙塵,芳名更駐世間春!
齊飛白夫婦見蒙家葳蕤繁祉,醫道傳家,也獻上挽聯:天人下凡哺育子貴女孝;正果終成今日重歸仙班!
邱達光夫婦因蒙回春以高壽終,諸事順利,獻上挽聯:八旬非匆匆隻因從未虛渡一生,三世皆緲緲但求一直安然終老!
蒙得一、洪佩蘭的挽聯是:訓憂在耳時時律,範已銘心代代傳!
蒙豆豆的挽聯是:瞻高望遠遣長孫東洋師技,鑒往知來抗倭寇西洋留學!
艾葉的挽聯是:二十餘年亦媳亦孫視為己出,一萬多天不遺不棄隻作親人!
易十珠的挽聯是:百呼不醒慈祖夢,千載難忘養育恩!
行禮期間,人們獻聯焚香,不一而足。
行禮結束,蒙得一含悲答禮:“生老病死,人生在所難免,死亡並不意味悲哀!
家父以81周歲,無疾含笑而終,是他前世修來的福氣。
吾等悲傷之餘,亦為家父高興,希望他老人家的在天之靈,保佑所有人平安健康,安居樂業!”
安葬了蒙回春,艾葉回到學校,學校已經開課三天。
芮康城知道艾葉心情不好,暫時沒排她的課,讓她去協助溫可可,收取學費。
艾葉剛走進總務室,溫可可就對她說了四個新情況。
第一,很多家長都希望,用法幣和實物繳納學雜費,不然,準備讓孩子棄學。
原因是,他們搶購不到相關的實物,也沒有好的途徑兌換大洋。
第二,實物存放場地,已經嚴重不足。
操場上,新蓋的倉庫裡,堆放著紗廠的原材料。
郭天峻與紗廠簽訂的存放合同,今年十月份才到期,而倉庫的所有權,歸在郭天峻名下。
第三,郭天峻夫婦沒有留下一分錢。
不但教職員工這個月的工資沒有著落,還被欠了半個月的工資。
第四,雖然,附近有收費低廉的私塾,免費的教會學校,以及慈善人士辦理的貧兒院。
但是,很多家長衝著我們的教學質量,還是會優先選擇懷仁學校,隻是希望我們,能夠多接受一些法幣。
艾葉聽了,感歎了一番,又說道:“郭天峻夫婦走了,懷仁學校又是我們自己的了!
現在,學校的480名學生,就是我們辦學的信心!”
想了想,她接著說:“除了郭天峻夫婦,我們還有28位教職員工。
發放大家的工資,是我們的頭等大事,再怎麼困難,也要優先保障。
有了教職員工,才有懷仁學校的未來。”
溫可可見她的態度堅決,點頭說道:“我已經給靳裕覺副局長打了電話,詢問了我們學校的栽培費一事。
他說,公立學校學生的相關費用,市教育局會統一考慮的。
隻不過,再追問下去,他沒有接話!”
艾葉聽了,邊想邊說:“看來,隻能靠我們自己,來解決工資問題了!”
放學以後,溫可可、艾葉一起,向芮康城、秦司遠彙報了相關情況。
芮康城和大家商量後,說道:“我們先出台一個應急方案。
第一,建教學棚的時候,結餘了一些大洋、金條,先用來發放工資。
第二,把抵衝學費的實物,分門彆類,能放進懷仁地道保存的,儘量放進去,以免浪費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第三,立即答應家長們的要求,大洋、法幣、實物都可以繳納學費,其中法幣部分,不能超過四分之三。”
見眾人沒有異義,他又說:“春節之前,先按上麵的方案,穩定住師生隊伍。
這一段時間,我們分頭出去,了解一下相關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