見艾葉不解,溫習說道:“陳書記那兒,缺少一部電台,需要學校支持一下。”
艾葉聽了,心想:“全部拿走才好!
地道裡的這些東西,指不定什麼時候,會影響到7號大院的安全。”
想到這兒,她笑道:“需要的話,全都拿走。”
白薇聽了,也笑道:“我和溫習也要用。
留下一台,有急事的話,方便與外麵聯係。”
艾葉點頭,帶他們去做登記。
元旦以後,溫習和白薇出去的時間多,回來的時間少,有的時候連續幾天,都不回來。
大院裡的人,知道他們忙的事情重要,從來不打聽。
彆人來打聽,也都說不知道。
周嫻香每天給他們留飯,幫他們收拾房間。
偶爾,還會幫白薇洗一下衣服。
懷仁學校的師生,按部就班,進行了期末考試。
接著,就準時放了寒假,又於2月1日,準時開了學。
與此同時,教育係統的其他學校,不斷傳來負麵消息。
有的學校的教職員工,舉辦了“活命拍賣會”,忍痛賤賣衣物。
有的組成“要活命委員會”,向當局示威請願。
還有的宣布無限期罷教,要求按實際的生活指數,配給實物。
因懷仁學校的辦學資金,還勉強夠用。
又保有懷仁地道,不僅能有效抵禦戰亂,還儲備了不少應急物資。
所以,人心比較安定,沒有人參加罷學、罷教、罷工、遊行等活動。
麵對層出不窮的涉教新聞,師生們沒有出現太大的情緒波動。
在芮康城的領導下,480個同學,隻有7個隨著家長去跑反,29名教職員工中,隻有1個人去職。
大多數人都相信,內戰不是抗日戰爭,沒有特殊情況,交戰雙方,是不會拿老百姓出氣的。
隻是,由於通貨膨脹、金圓券貶值,蒙豆豆取出的助學資金,購買力已經大不如以前。
芮康城、秦司遠、溫可可等人,想儘辦法,去開源節流,才勉強維持住了助學金的安排周期,沒有突破使用的序時進度。
1949年2月24日,收音機裡麵,傳來一個消息。
國民黨行政院召開政務會議,通過了《財政金融改革方案》,作出了四個決定。
第一,軍費和軍餉支出,改以大洋為計算標準。
第二,海關進口稅改,以每個大洋等於0.4美元計算彙率。
貨物的棉紗、火柴、水泥、卷煙、食糖等稅收,規定征收實物。
鹽稅除征收實物以外,還規定政府辦理一部分官收官運。
第三,中央政府停止對各省、市、縣的財政補助,將原屬中央政府的田賦稅三成,以及煙酒稅、特種營業稅劃歸地方;
第四,允許大洋自由流通。
看到這第四條,芮康城等人都在慶幸。
好在沒有將手上的白銀,在政府限期之內,兌換成金圓券。
否則,辦學資金就難以為繼了!
對於孩子們來說,大洋能自由流通,他們隻知道是一件好事。
至於好在哪裡,則似懂非懂。
他們關心的,除了學習就是玩。
秦關意催促艾葉,趕緊把紗廠的照片洗出來,拍得好的留下來,不好的請範竹毫畫出來。
艾葉洗照片的時候,卻犯了難。
和照相機放在一起的,還有林允嬌帶領攝影小組,在抗戰時期拍的那些膠卷膠片。
上麵記錄著日軍屠殺難民的血腥場麵。
因為存放的時間長了,地道裡的濕氣大,膠卷膠片上,或多或少有了不少黴點。
艾葉不知道,應該怎麼處理。
她找來蒙豆豆、範竹毫、王夢瑞、馮惜蟬,幾個人一起,仔細檢查了膠卷膠片。
把它們分成了四檔:保存完好無損的,基本完好無損的,需要徹底修複的,以及還沒有衝洗出來的。
王夢瑞邊看邊說:“這些資料,必須儘快搶修。
這是日軍的屠城血證,照片上記錄的曆史,是牢記血淚往事、防止軍國主義死灰複燃的有力工具。”
範竹毫撫著這些膠卷膠片,眼含熱淚,點頭說:“南京博物院有修複攝影繪畫作品的能力,但是,沒有保存能力。”
王夢瑞聽了,含悲說道:“不錯!
現在的南京博物院,最大的任務就是配合政府,把文物搬遷去台灣。
根本沒有足夠的經費,來保存這些資料。”
馮惜蟬聽了,問道:“需要怎樣保存?”
範竹毫想了想說:“冷凍!修複以後,需要放在零下16度的環境裡。
這樣,至少可以保存三到五年。”
馮惜蟬邊想邊說:“生物係的實驗室裡,倒是有冰櫃。
但是,我們自己還不夠用。
暫時放一下可以,一直放的話,一方麵要壓縮膠卷膠片的數量,另一方麵要經過係主任的同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