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金雨蒙一起來的,還有哈百泉。
他們推著借去的躺椅,以及萬向輪底盤,來大院還給梁九斤。
梁九斤接了,去房間裡放好。
接著,金雨蒙把一包生的牛肉餛飩,遞給了周嫻香。
周嫻香接過來,笑著說道:“每次都這樣客氣。”
金雨蒙聽了,笑道:“好借好還,再借不難。”說完,看著哈百泉。
哈百泉見了會意,揚了揚手中的兩個紙袋,說道:“周媽媽,我們想到一個辦法,也能掙錢,買萬向輪了!
等買了萬向輪,也請盧伯伯,做一個可以放躺椅的底盤。
這樣,每個星期,我們就可以推著媽媽,去清真寺做禮拜了。”
金雨蒙聽了,嫌他嘴快說得過了,輕拍了他一下,說道:“讓你說墨條的事,說什麼萬向輪?!
這個辦法,還不知道行不行呢,就被你騷包出來了!
也不怕周媽媽他們笑話!”
梁九斤和蒙不遲聽了,非常好奇,都說:“有什麼好辦法,說給大家聽聽!”
金雨蒙看著他們,說道:“在文具室乾了一段時間,我才知道一件事情。
你們從夫子廟文具市場批發回來的墨條,批發價格根本談不下來。
文具室每天賣那麼多墨條,基本不掙錢。
回家以後,我們和爸媽提了這件事。
他們聽了說:其實,不用花多少錢,就可以自己做墨條!”
梁九斤聽了,興趣大增,站起身來,說道:“哦,還有這種事?!
我們一起,找馮叔叔說去!”
金雨蒙、哈百泉點頭,帶著兩個紙袋,就要跟他走。
梁有餘在一邊,聽說了好玩的事情,連忙掙紮起身子,說道:“我也要去!”
梁九斤見了,忙和蒙不遲一起,扶著他走。
三人走在哈百泉身邊,梁九斤對著他拿的兩個紙袋,嗅著鼻子問:“你帶了牛肉和鬆木灰來?”
不等哈百泉回答,蒙不遲看著紙袋,笑道:“不對,是牛皮、牛骨頭和黑麵粉。”
梁有餘向來敬佩梁九斤的嗅覺,蒙不遲的透視術。
見他們觀察到的東西,大相徑庭,一時之間,他又分辨不清,到底誰對誰錯,不便草率地支持他們中間的哪一個。
於是,想著金雨蒙和哈百泉知道答案,梁有餘心生一計。
隻聽他咳嗽一聲,對著兩人,模棱兩可地問道:“拿這些東西過來,要玩什麼遊戲?”
金雨蒙、哈百泉聽了,一時之間,也說不清楚,微笑著沒有回答。
進了文具室,眾人向馮照山問了好。
然後,哈百泉把紙袋放在案板上。
梁有餘見了,馬上動手,打開了其中的一個。
他剛伸長了脖子,還沒有看清楚,就連連地扇著鼻子,躲到了梁九斤身後。
隻聽他被嗆得咳嗽了幾聲,問道:“臭,怎麼那麼臭?”
袋子裡散發出的氣味,梁九斤早已經聞到。
他捏著鼻子,上前一看,才笑道:“不遲說的對,果然是牛皮和牛骨頭。”
哈百泉點頭,打開了另一個紙袋,讓梁九斤再看。
梁九斤見裡麵是一些黑粉,回過頭,笑著對蒙不遲說:“不過,這個袋子裡麵,可不是黑麵粉,是鍋底灰。”
蒙不遲聽了,並不在意,反而笑道:“梁爺爺,鍋底灰可以抹臉玩!”
梁有餘聽了,精神大振,大喜道:“好啊,塗個大黑臉吃餛飩,多吃多占,沒人發現!”
金雨蒙搖頭笑道:“梁爺爺,沒人和你們搶。
周媽媽已經下了牛肉餛飩,一會兒就讓你們吃上嘴。”
梁有餘聽了,不要梁九斤扶,自己和蒙不遲,一老一小,慢吞吞地走去了廚房。
見他們走了,哈百泉才對馮照山說:“馮爺爺,我爸媽說,這些東西得來容易,不要什麼錢,可以做墨條。
牛皮、牛骨頭是牛羊市場的廢料,以及餛飩鋪熬湯,剩下的骨頭渣子。
下餛飩的湯鍋,熬骨頭湯的鋼精鍋,鍋底上,都有鍋底灰,沒幾天就能結一層。”
見馮照山皺著眉,一邊聽,一邊看著鍋底灰,沒有說話,像是嫌鍋底灰太少。
哈百泉又說:“爸媽說,在他們寧夏老家,有很多白皮鬆。
當地人用土法熏出鬆灰,當成鍋底灰用。
然後,再用牛皮、牛骨頭熬成牛膠。
最後,把鬆灰和牛膠混合在一起,就可以做成墨條了。”
金雨蒙想促成這件事,看著馮照山,補充道:“我們家下餛飩,用的是南京附近的黑鬆和雪鬆。
爸媽說,黑鬆和雪鬆,熏出的鍋底灰,和白皮鬆熏出的差不多,應該也可以用。
他們讓我們帶一些來,給你看一看。
如果可以用,他們就過來,教我們用土法熏灰!”
馮照山聽了,還是沒有表態。
他先用手指,捏了一小撮鍋底灰,用力在指尖抹勻。
接著,放在鼻尖上,仔細聞了聞。
回過身,取了一個篩子,一瓶淡黃色的液體,一片玻璃,一個空玻璃瓶,一把小鏟子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隻見他輕輕地鏟了一些鍋底灰,放在了玻璃片上,用鏟子把灰壓勻,又用篩子篩出了細粉。
接著,又拿來玻璃瓶,往細粉裡,倒入淡黃色的液體。
然後,用鏟子反複調試,直到鍋底灰,變成了顏色均勻、稀稀的黑油。
最後,他拿來一枝毛筆,蘸了調製好的黑油,在一枝刻好字的毛筆杆上,仔細地描了起來。
不一會兒,隻見黃色的筆杆上,描出了五個又黑又亮的字:付爺爺文具!
馮照山拿著描好字的毛筆,放在煤油燈上,稍微烤了一下。
然後,用手搓了搓上麵的字,再湊近鼻子聞了聞。
接著,讓梁九斤取了些棕色的粉末來,放在黑油裡調開。
他聞著調開的黑油,才看著金雨蒙和哈百泉,緩緩說道:“剛才,我用桐油和麝香試了一下。
你們帶來的鍋底灰,是做油墨、墨條的好東西!”
金雨蒙、哈百泉聽了,激動地相互握著手,相視一笑。
馮照山看了看他們,又說:“鍋底灰灰粉細密,色澤濃鬱。
牛皮、牛骨頭是市場的廢料和熬湯渣子。
兩樣東西,都不花多少錢。
用它們來製作油墨和墨條,除了桐油和麝香,基本沒有什麼成本。
我們先做一批出來,試著賣一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