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早上,張指柔留在慈幼院,準備接待客人。
冷雙顯和冷靜,帶著眾人繼續遊覽。
一個小時後,眾人來到香山東門。
冷雙顯去警衛室,辦理了進山手續。
然後,與蒙豆豆在前麵領路,帶著眾人上山。
梁九斤和郭以群,輪流背著梁有餘。
馮捕蟬和安娜,輪流抱著馮念初。
他們六人走在中間,其他人隨後跟著。
艾葉、周嫻香、王守常三人,走在了最後。
眾人一路走過靜翠湖、瓔珞岩、歡喜園,來到了香山寺舊址下。
蒙豆豆、梁九斤、梁有餘和孩子們,在附近看了一下,,繼續去了棲月崖、森玉笏、朝陽洞和香爐峰。
安娜抱著馮念初,與冷雙顯、艾葉、周嫻香、王守常四人,坐下來休息。
周嫻香本來想進去看一圈,見寺門外有士兵站崗,沒有讓冷雙顯去說情。
看著高高的寺門,她感慨了一番,給大家介紹了當年的一些生活場景。
最後,周嫻香看著冷雙顯,問道:“不知道,簡步大師現在怎麼樣了?”
冷雙顯聽了,說道:“聽雷潔瓊大姐說,他後來參加了八路軍。
帶著一幫老鄉,在這一帶打鬼子。
再後麵的情況,大家就都不知道了。”
周嫻香聽了,悵然若失。
一個小時後,梁有餘等人興高采烈地玩了回來。
他又鬨著,去看了蒙豆豆和張指柔釣龍蝦的池塘,才和眾人一起,開開心心地下了山,去了邊溝村。
眾人進了村,周嫻香去找當年的村民。
哪知道,經過將近二十年的變遷,邊溝村已經物是人非。
不要說找不到一個熟人,就連當年給蒙豆豆父母做的衣冠塚,也隻剩下了一個小土包,擠在了一堆新墳中間。
蒙豆豆見了,忙請來石匠,重新做了個石碑。
在上麵刻了“家父蒙慈、家母穆愛之墓,不肖子蒙豆豆,媳艾葉,孫蒙不遲敬立”的字樣。
然後,在原來的位置,重新培土,把碑立了起來。
最後,蒙豆豆與艾葉、蒙不遲一起,焚香祭拜,在墳前灑下了一串熱淚。
眾人也隨著他們,祭拜了一番。
從溝邊村出來,眾人去了圓明園和頤和園。
兩個園子現在的情況,反差巨大。
圓明園是清政府在開國初期的盛世修建,曆經150餘年苦心經營的湖山勝地。
而在1860年,被英法聯軍燒毀後,完全沒有得到任何保護!
在日寇占領時期,北京市的糧食供應緊張。
當局頒布政令,獎勵開荒。
農戶陸續進入圓明園,平山填湖,開田種稻。
現如今,園子已經變得麵目全非。
而頤和園,雖遭受過炮火的洗禮,但因其中的益壽堂景福閣,是北平和談的舉辦地,而參加和談的人,又存了保護中華文化之用心,才得以在紛飛的戰火中,幸存了下來。
新中國成立不久,頤和園重新向遊客低價開放。
同時,還及時勘查、搶修了破損的建築,增補了樹木花草,迎接了開國大典。
兩個園子的反差,給了眾人深刻的印象。
而皇家園林闊大的氣勢,以及其豐富的內涵,又讓人覺得,遊覽的時間不夠用。
直到中午,眾人才匆匆地結束了遊覽,趕回了慈幼院。
剛進門,就見到了張百葉夫婦、冷中裘夫婦和張指安一家。
一番問候之後,香山慈幼院雷潔瓊董事長,陪著梁有餘一起用起了午餐。
梁有餘看著眼前滿滿的一桌菜,問雷潔瓊:“這就是國宴菜?”
雷潔瓊見了,笑道:“這隻是家常國宴菜,不比真正的國宴菜。
聽指柔說,梁老師是美食大家,晚輩可不敢糊弄你!”
梁有餘聽了,點頭笑道:“這還差不多!”
說完,不等雷潔瓊宣布開席,就大吃特吃起來。
眾人知道他還沒有康複,均不以為意。
飯後,梁有餘讓蒙不遲報一報菜名,強調道:“不準漏掉一個菜。
不然,明天早上,沒有你的豆汁兒喝。”
蒙不遲聽了,不知道豆汁兒是什麼美食,又不想錯過。
當即,打起了十二分的精氣神,一五一十地報了起來:“國宴菜一共有二十一道。
其中,含著一道頭道菜,八道冷菜,八道熱菜,四道點心。
頭道菜是乳香燕紫菜。
冷菜是酥烤鯽魚、油淋仔雞、熗黃瓜條、水晶肴肉、拆骨鵝掌、蝦籽冬筍、香麻海蜇、腐乳醉蝦。
熱菜是紅燒獅子頭、紅燒黃河鯉魚、鮑魚四寶、紅扒秋鴨、清燉土雞、紅燒魚翅、乾燜大蝦、鮮蘑菜心。
點心是乾炸春卷、千層油糕、菜肉燒麥、豆沙包。”
梁有餘聽了,衝著張指柔,眨了眨眼睛,鼓掌笑道:“背得不錯,明天早上,你可以喝豆汁兒了!”
喜歡門西雙榜請大家收藏:()門西雙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