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少旱得籽不見;
一年四季忙到頭,
吃了上碗沒下碗。”
蒙不遲聽了,笑道:“怎麼又是雨大,又是雨少的?”
郭以群想想也是,笑道:“林縣在太行山的東側,是一個傾斜的盆地。
地表大多是岩石,導致這個地方藏不住水。
從古代起,就經常鬨水災和旱災。
住在這裡的老百姓,日子過得苦,才創作了這首民謠。”
秦關意邊想邊問:“日子過得那麼苦,為什麼不離開這裡呢?”
郭以群聽了,歎道:“故土難離吧!
大家祖祖輩輩都住在這裡,不願意就這麼搬走了。
儘管度日如年,總想著,能挨一天是一天!”
接著,他把自己的公公婆婆,因災荒背井離鄉,在南京白手起家,創下一片家業,後因被騙破產,激憤不過,相繼離世的事情,對大家說了一遍。
最後,他又歎道:“公公婆婆去世後,我媽媽帶著他們的骨灰,回到了老家,一直待到了現在。”
看了一眼艾青青,他繼續說:“在林縣,因為缺水,很多山區的大小夥子,都娶不上媳婦。
因為缺水,山村的閨女都嫁到了山下。
山下的閨女,寧死也不願嫁到山上。
有很多不憨不傻、長得精神的大小夥子,就因為生在嚴重缺水的山區,找不到媳婦,被迫打了一輩子的光棍。”
看了看梁九斤,他又說:“大家都知道,我和九斤一樣,都有一把力氣。
你們不知道的是,九斤是天生神力,我卻是後天鍛煉出來的。
我從八歲開始,每天都要走二十裡的山路,給家裡擔水。
慢慢地,擔的水桶,從小桶擔成了大桶,從兩個大桶,變成了兩大兩小四個桶。
日積月累,才有了這把笨力氣。
在我們小店村,像我這樣有力氣的人,還有很多。
人口多的家庭,用的水也多。
一般人家,都會養一匹騾子,趕著騾子去馱水。
趕騾子的人,回來的時候,自己還要再挑上一擔水。
這裡的人,都養成了惜水如命的習慣。
平時很少洗手、洗臉、洗衣服。
更不會用擔來的水,來洗澡。
大多數人,隻有在過年過節、走親串友的時候,才舍得洗手、洗臉,換上一件乾淨的衣服。”
秦關意聽了,咂舌不已。
蒙不遲眼睛盯著郭以群,聽得一眨不眨。
郭以群看著他們,接著說:“為了得到上蒼的恩賜,山區的老百姓,寧可自己省吃儉用、節衣縮食,也要捐款捐物修建龍王廟。
每遇天旱,必定去燒香叩頭,焚香禱告,祈求天神龍王降雨,給百姓帶來甘霖。
大家如此虔誠地求神祈雨,想水盼水,求神拜佛地過了幾千年。
結果是,一代又一代,乾旱缺水的威脅,仍然像一把刀子,始終架在大家的脖子上,沒有絲毫改變。”
頓了頓,他繼續說:“《林縣誌》上記載的兩件事,讓我記憶猶新。
第一件事,發生在民國初年的一個除夕夜。
如今的林州市任村鎮桑耳莊,有一個村民,叫桑林茂。
他辛辛苦苦,到離村7華裡外的黃崖泉去擔水。
好不容易排隊等了一天,直到傍晚時分,才擔回了一擔水。
他剛過門的媳婦,擔心他出事,摸黑到村外去迎接,一不小心把水桶碰翻,一擔水傾了個精光。
新媳婦羞愧難當,當即就回屋,懸梁自儘了。”
眾人聽了,唏噓不已。
郭以群擦了一把眼淚,又說:“第二件事,發生在采桑鎮狐王洞村。
村民王老二的媳婦,洗衣服時用水多了一點,婆婆說了幾句。
她一氣之下,竟然上吊自殺了。
後來,王老二含悲忍痛,將家搬到了有水的桃園村。
從此,狐王洞村就沒有了王姓人家。”
秦關意聽了,眼含熱淚,問道:“就沒有人,能幫助他們嗎?”
郭以群聽了,點頭說:“的確有很多好心人捐款,但都是杯水車薪。
幫得了一家一戶,一村一鎮,幫不了全縣,全地區。
不解決水源問題,就拔不掉窮根,再怎麼幫也不行。”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見眾人點頭,他歎了一口氣,又說:“我小學畢業以後,來到南京上學,經常給爺爺奶奶說些林縣缺水的事情。
他們的老家,也在河南,知道林縣缺水的痛苦。
還以媽媽的名義,捐過一次款。
他們的捐款,幫助了當地的好幾個孩子上了學。
這次,我們回來之前,與媽媽通了信。
爺爺奶奶得知,小店村要開鑿一條新渠,讓我們帶了一筆錢來,要捐助水渠的修建。”
眾人聽了,唏噓不已,都在稱讚郭天峻夫婦的善舉。
隻有梁有餘和蒙不遲兩個人,不知憂愁,讓郭以群教他們的唱那首民謠。
汽車一路顛簸,開了兩個小時,終於到達了林縣。
郭以群下了汽車,就把眾人,帶到了汽車站附近的一個水井邊。
他讓蒙豆豆、艾葉照顧其他人,自己和梁九斤,去路邊雇了三輛大騾車,買了四個窄口的大水缸,和十幾個竹筒水壺過來。
然後,在水井上,把水缸和水壺洗乾淨,再打滿了水。
接著,給每個人發了一個水壺。
三個車把式,也把騾背上的水皮囊,裝得滿滿的。
出縣城之前,郭以群去集市,買了許多豬肉、牛肉、白菜、黃花菜、蔥薑蒜、皮渣,以及十袋麵粉、十包粉條和油鹽醬醋來。
連人帶貨,三輛騾車,被裝了個滿滿當當。
郭以群見了,這才吩咐車把式,帶著眾人,往小店村趕去。
林縣汽車站離小店村,隻有80多裡路。
但是彎多路窄,三輛騾車足足在盤山路上,走了四個小時。
直到下午五點,才趕到了郭以群媽媽家的院門口。
騾車夫收了車費,幫眾人卸下東西。
接著,給騾子飲了水,一刻也沒耽誤,立即趕回了林縣。
郭以群進了小院,發現施青萍不在家。
喜歡門西雙榜請大家收藏:()門西雙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