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葉聽了,想起章文櫻說的話,忙問:“是語言障礙吧?”
田可爽點頭說:“是的。
他過政審關和體檢關,應該沒有問題。
估計,卡在了語言關上。”
想了想,她又說:“今年,國家派遣的第一批375名留蘇學生,都是從各個工作崗位上抽調的精英。
他們都是一些,具有革命經曆的青年知識分子。
由於一開始組織留學的時候,缺乏經驗,再加上時間緊迫,準備工作進行得倉促。
從決定人選到安排出國,隻用了一個月的時間。
除了個彆人,懂得一點俄語以外,其他的人,從未接觸過俄語。
由於俄語水平太低,學生無法學習,老師無法施教。
教學雙方,都十分費力。
而且,收效不大。
對此,蘇聯方麵,有很大的意見。”
想到梁九斤正在學習俄語,將來,也準備去蘇聯留學。
艾葉十分關心,打起精神來,聽得認真。
田可爽見了,接著說:“而飲食、氣候和生活習慣上的差異,也使這批留學生,在蘇聯的學習和生活,困難重重,情緒波動很大。
中央領導在訪問蘇聯的時候,了解到了上述情況,非常重視。
很快就提出建議,以後再派留學生去蘇聯,須在國內,進行預備教育六個月或者更多一些時間。
首先,要教會這些留學生,日常的俄文拚音會話。
毛主席、周總理對這些建議,高度重視。
決定在北京俄語專科學校,成立一個留蘇預備部。
並定於明年3月份,開始培訓學員,培訓期為一年。”
艾葉聽了點頭。
田可爽喝了一口水,繼續說:“留蘇預備部的主要任務有三項。
第一,業務學習與考試。
第二,政治審核。
第三,確保留蘇學生的身體健康。
帶著這三項任務,留蘇預備部在招生之前,就已經作出了規定。
凡是準備到蘇聯留學的學生,都必須在這裡接受俄語關、政審關和體檢關的嚴格考核。
采取這一做法,就是要保證,選拔出來的學生質量。
也能使國家花費巨額資金,培養出來的技術人員,在未來國家建設的大潮之中,政治上和體製上,都完全可靠。”
艾葉聽完,問道:“目前,荀問常有沒有通過預審?”
田可爽點頭,說道:“他的留學申請,已經通過了預審。
但是,他一下還走不了,正在跟章文櫻教授,學習俄語。
準備明年3月份,去北京留蘇預備部學習。
據荀其淡校長講,預審通過的600名學生到校後,將按照俄語,由高到低的不同水平,分成小班教學,每個班約有30人。
所有學員,每天都要背誦幾十個單詞。
為了營造俄語學習的環境,還規定同學之間,師生之間,在生活上的往來,不許說一句中文。
如果誰犯規,就要接受懲罰。”
艾葉邊想邊說:“荀問常的學習能力那麼強,通過俄語關,應該沒有問題!”
田可爽搖頭說:“那可不一定!
一般來說,女孩學習語言的能力,比起男孩,要強一些。
再說,孩子學習語言的最佳時間,是2歲到6歲。
高中畢業再去學習俄語,已經遠遠超過這個時間點。
對孩子的學習能力,以及學習毅力,都是一種挑戰。
所以,結果還很難說啊!”
艾葉想了一下,遲疑著問道:“九斤過這三關,不知道有沒有問題?”
田可爽點頭說:“九斤的記憶力,超出常人,聽力更加厲害,身體又棒。
所以,過俄語關和體檢關,應該沒有問題。
關鍵是,他的政審關,能不能通過。”
艾葉聽了不解,自言自語道:“九斤的政審關,應該沒有問題吧?
梁前輩是抗日大英雄,著名的大科學家。
周媽媽是根紅苗正的普通農民!”
田可爽搖頭,堅持說:“這可難說!
聽荀校長說,留學生的選拔工作,事關國家的未來,是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。
有一種說法,叫做夠得上入黨條件,不一定夠得上留蘇條件。
在留蘇預備部裡,政治審查,不僅要求審查對象思想進步,道德品質優秀,政治上可靠。
而且,還要求,其家庭成員和主要的社會關係,在政治上必須清白。
主要條件有兩個。
第一,地主、資產階級、富農出身的一律不要。
第二,有海外關係的不要。
在這樣嚴格的條件篩選之下,有很多人都被刷掉了。
畢竟,政審關之後,還有嚴格的語言關和體檢關,在等著他們呢!”
艾葉一邊細想,一邊說:“九斤的家庭成員,隻有兩個,梁前輩和周媽媽。
他們兩人,一個是教育學家,一個是家庭主婦。
梁前輩一直是無黨派人士,沒有在國民黨政府中供過職。
他們兩人,也沒有什麼主要的社會關係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我從來沒有聽說,梁前輩和周媽媽,還有什麼兄弟姐妹,更不要說海外關係了。”
田可爽聽了,點頭道:“這樣最好!
這方麵的情況,要看預審經辦人是怎麼認定的,誰說了都不算。
這方麵的情況,我也不太懂。
你見到蒙教授,問一下就知道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