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葉聽了,搖頭說:“不用等到上小學,你一出生就是男兒!
隻不過,想從男兒,變成好男兒,上了小學,就要努力學習。
以後,要像梁爺爺一樣,用學到的本領,為國為家,出大力,流大汗。
做到梁爺爺這樣,才是好男兒!”
蒙不遲聽了,重重地點了一下頭。
自蒙豆豆和梁九斤,匆匆回了一次大院,艾葉等人的心裡,就有了準備。
他們兩人的工作忙,今年,不一定能回家過年了!
好在寒假期間,艾葉為了托兒所的事,上上下下忙了起來。
人一忙起來,對親人的思念,也就被衝淡了不少。
托兒所有了場地,又增招了幾十個孩子。
放假之前,入所的孩子總數,已經到達了150名。
與此同時,葉雙枝還做了兩件事。
第一,陸續招聘了趙麗梅、姚雨晴、劉靜琪和南語蓉四個老師。
她們都是師範專修科的畢業生,二十歲上下的年紀。
四個人朝氣蓬勃,能歌善舞,琴棋書畫,各擅其長,深得孩子們的喜歡。
第二,葉雙枝接受了陸娜的建議,聘請了營養師崔大虎、單小新夫婦,負責托兒所的小食堂。
由於孩子和老師數量的激增,葉雙枝與艾葉、樊思靜、侍茗孝、陸娜四人商量,幾個人重新進行了分工。
葉雙枝負責抓總、財務和人事。
樊思靜兼管總務。
侍茗孝兼管教務。
陸娜快要生孩子了,負責接待招生。
艾葉負責協助陸娜。
寒假期間,聞名而來的家長,一直沒有中斷過。
陸娜和艾葉兩人,一直忙到放假的前一天,才停下來。
四天的假期結束,她們以為,招生的事情,已經結束了。
沒想到,家長們通過春節假期走親訪友,把懷仁幼兒園的好聲名,傳播到了全市。
放假以後,前來谘詢和報名的家長,一批接著一批,絡繹不絕。
到了三月底,報名上托兒所的孩子,已經突破了200人。
艾葉趕緊與葉雙枝、樊思靜商量,想出了一個應對方案。
然後,三人召集周嫻香、包前芳、劉思雨、達惠蘭開會,準備再次擴建托兒所。
周嫻香見招生形勢喜人,改擴建方案合理,歎道:“擴就擴吧!
反正不搞掉魚塘、豬圈和雞窩,那個該死的易主任,也會借口愛國衛生運動,讓我們清理掉。”
艾葉聽了,笑道:“這一次,他管得對!
今年年初,美軍不顧國際公約,竟然在雪花飛舞的冬季,向誌願軍的陣地,低空投射蒼蠅、跳蚤、蜘蛛等細菌彈。
現在,國家通過核驗,確認美軍的投放地,有朝鮮、東北和青島。
目前,南京市政府非常重視衛生防疫工作,目的就是,防止美軍把細菌戰打到南京來。”
看著周嫻香,她又說:“這個月,政務院決定重組中央防疫委員會。
委員會號召全國人民,開展愛國衛生防疫運動,在全國各地,迅速掀起‘除四害’的運動。
這次運動,無論是規模,還是參加人數和運動力度,都是空前的。
南京市政府配合政務院的部署,在全市開展了一係列活動。
短短一個星期的時間內,就讓城鄉衛生麵貌發生了大改觀。”
見周嫻香聽了,默不作聲。
艾葉微微一笑,接著說:“易管家,現在是區辦公室主任。
他分管的工作,有一項就是防疫運動。
限期整改,是我們大院應該做的事。
不過,魚塘、豬圈和雞窩,也不會白填。
在坐的每一家,都能從中受益。”
見眾人聽了,反應不一,她又解釋道:“我和雙枝、樊姐一起,擬出了一個方案。
下麵,請樊姐說一下,看看大家有什麼意見。”
樊思靜聽了,笑道:“現在,文具室、木貨鋪、麵食鋪和托兒所的生意,已經越來越好了。
或多或少,你們的場地都不夠用了。
另外,大院裡還存在三個問題。
第一,文具室和煙窖中間,隔著木貨鋪,照山兄弟腿腳不好,打理起來不方便。
第二,木貨鋪沒有原料堆場的問題,一直沒有解決。
第三,大院的一日三餐,周媽媽一個人管不過來。
通過這次擴建,準備把這三個問題,全部解決掉!”
見眾人點頭,她又說:“首先,這次擴建的資金,全部由懷仁托兒所來支付。
其次,給麵食鋪、木貨鋪和文具室,各增加一間一樓的房間。
最後,由托兒所的小食堂,給大院裡的人,代夥一日三餐。”
陸娜聽了,拍手笑道:“太好了!”
樊思靜看了看她,笑著又說:“房間的調整,以及分配方案如下:
第一,把文具室的三間房間,與煙窖靠在一起;
第二,緊連著文具室,是木貨鋪的三間房。大院的廚房,留給木貨鋪作倉庫;
第三,連接木貨鋪的四間房,是托兒所的樓梯、辦公室和小食堂;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第四,最後的兩間門麵房,是麵食鋪;
第五,整個二層樓,是托兒所的教室;
第六,以上房間的產權,分彆歸屬馮照山、盧有田、哈德寶和梁有餘。”
周嫻香聽了,搖頭笑道:“你們安排得的確不錯,就是沒有良心!
把溫習、白薇忘了。
沒有他們的捐款,哪有今天的好事情?!”
艾葉看著她,也笑道:“周媽媽就是偏心!
你怎麼不說,我們家和雙枝家呢?”
周嫻香邊想邊笑,說道:“我和有餘,又不要這些房間,全部讓給你們和溫習家好了。”
葉雙枝聽了,說道:“這件事,艾葉已經和溫習、白薇商量好了。
是他們,委托艾葉給大家宣布的。”
達蕙蘭聽了,點頭說道:“這下,我們家就有地方,請一個幫工了。
也能讓周媽媽和包媽媽,輕鬆一點了。”
周嫻香笑著點頭,說道:“不讓我燒大院的飯,就輕鬆多了。”
包前芳看著達惠蘭,說道:“麵食鋪有了地方,我們就有新口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