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杏珍想了想,問道:“今年,我們大院在用水方麵,的確太不方便了!
隻是,如果再往下挖,遇到了岩石,就挖不動了。
會不會前功儘棄?”
梁九斤想了想,說道:“如果出現那樣的極端情況,還有兩個辦法。
一是,請專業打井隊來,用國外引進的鋼絲繩衝擊式鑽機,打壓出深水井。
這樣,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。
二是,重新選址,避開岩石,打一口新的深井。
當然,這兩種辦法費時費力。
最好的辦法是,先查勘一下,看看這口井下麵,到底有沒有岩石。”
錢波聽了,點頭說道:“我同意九斤的想法。
現在,家家戶戶的經濟都不寬裕。
能節省,還是要節省的!
去年,自來水公司來給職校安裝自來水。
明樓猶豫了半天,最後,還是沒有裝。
今年,職校的財政,更加困難。
已經沒有錢,來挖井或者裝自來水了。
如果用九斤的辦法,嘗試成功了,也就能用最經濟的辦法,解決大院的用水問題。
要不然,我們就要準備水桶,去長江裡麵挑水喝了!”
顏新想了想,說道:“三個大院的三口井,都是由梁前輩主持挖掘的。
當年,是在井口搭了架子,再支起轆轤,硬靠人工挖出來的。
我記得,當年看見井下出了水,就沒進一步深挖了。
現在,的確可以再試一下,如果沒有岩石,的確可以事半功倍。”
梁有餘在一旁,聽顏新在說自己的光榮曆史,也來了精神,對宗且示炫耀道:“徒兒,你知道嗎?
當年挖井,是我讓雙顯叔叔帶著土筐下去。
挖出來的土,就裝在筐裡。
筐裝滿後,雙顯叔叔在下麵一喊,李晨江叔叔就在上麵搖轆轤,把土筐提上來。
井上麵,我還安排了幾個人,輪流倒土。
我們沒用幾天,就挖好了這三口井。
當年,我也下去挖了幾下。
下麵又好玩,又涼快,你要不要下去試試?”
宗且示聽了大喜,隨即又擔心起來,問道:“大師傅,要是你騙我下去,逗我玩,不拉我上來了,我怎麼辦?”
眾人聽了大笑,不等梁有餘回答,艾葉就說:“這有什麼關係,你本事多大啦!
時間長了,你就變成了一隻井底之蛙。
一天到晚,在下麵咕咕亂叫,那多好玩!”
宗且示、侯迎軍、鄭果三人聽了,學著青蛙,咕咕咕地叫了起來。
梁九斤笑罷,問道:“不知道,大院裡有沒有木架和轆轤了?”
錢波邊想邊說:“職校的教具室裡,有鋼架和搖柄。
讓機械班的老師,做一個鋼架轆轤,用起來比較方便。”
梁九斤聽了,點頭說道:“說乾就乾。
今天,我們就把工具準備好,明天開挖!”
眾人答應,分頭去準備。
臨晚,宗護敏、孟執秋、侯佳欣三人,果然匆匆忙忙地趕了回來。
與眾人見禮後,三人免不了與宗且示、宗且若,親熱個沒完。
說了一番鼓勵兄妹倆學習的話,宗護敏對梁有餘說:“我和執秋商量,既然且示、和且若,在南京生活下來了。
我們也就同意,按照您的意見,讓家父母的墳,留在南京,不遷去重慶了。”
梁有餘點頭,笑道:“你們放心,懷仁是抗日英雄,花露南崗的鄰裡們,對他們都很敬仰,會幫你們照顧好的。”
宗且示聽了,也說:“爺爺奶奶,我和妹妹在南京上學,一定會保護好太爺爺、太奶奶的。”
宗護敏摟著兄妹倆,柔聲說道:“太爺爺、太奶奶見你們這麼懂事,一定會含笑九泉的!”
宗且示聽了,想起去鋼廠玩的事,昂起首,挺起胸,說道:“這次來武漢,我們要做兩件事。
一是,看望爺爺奶奶。
二是,準備到你們上班的地方,參觀一下。
回到南京,我們才能對太爺爺、太奶奶,進行完整的彙報。
他們聽了,也才能放心。”
艾葉聽了,笑道:“才說你懂事,怎麼又想到玩了?”
宗且示聽了,看著梁有餘,搖頭說道:“不光是我,想去武漢鋼鐵廠參觀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大師傅他老人家,也想讓我陪他去。
大師傅,對吧?”
梁有餘聽了,看著宗護敏,擠兌道:“那是。
就怕,你的副廠長爺爺沒有這個權利?”
宗護敏明白梁有餘的用意,不過,也想滿足梁有餘和宗且示的心願。
於是,笑道:“武鋼是新中國成立後,興建的第一個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。
1955年開始建設,直到1958年9月13日,才建成投產。
現在,廠裡的確需要像梁前輩這樣的大科學家,去指導工作。
您能光臨,我們廠是求之不得啊!”
梁有餘聽他在誇讚自己,反而謙虛了起來。
隻見他一擺手,說道:“是我送貨上門,不是你們求我去的!
我可不沒有本事,去指導你們的工作。
最好,把我化妝成小孩,到處吃吃玩玩才好!”
眾人聽了,忍俊不禁。
宗護敏聽了,既哭笑不得,又大為感慨,心想:“我請梁有前輩去武鋼指導工作,是給他一個台階下。
哪知道,他根本不在乎虛榮,直接說出了心裡話。
反倒是我,顯得不夠坦率和真誠了!
不過,人活成他這樣,才是真正的有滋有味啊!”
想到這兒,他立即安排,明天下午就過來,接梁有餘一行去廠裡參觀。
梁有餘聽了,怕他反悔,一臉認真地說:“一言為定,駟馬難追!”
見宗護敏點了頭,開心地帶著宗且示等孩子,去了廚房。
見他們走遠,孟執秋得空,問道:“艾葉,剛才進門,聽你們在說打井的事情?”
喜歡門西雙榜請大家收藏:()門西雙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