宗且示聽了,嚇得身子一抖,馬上說道:“不是!
這麼大聲乾什麼,嚇死我了。
以剛叔叔剛工作,就是個小小的講師。
門還沒摸著,造什麼反?”
艾葉聽了犯疑,緊盯著宗且示,邊觀察邊問:“他認得莫麒銘老師嗎?”
宗且示聽了,大笑道:“莫名其妙!
還有老師,叫這個名字?
真沒文化!”
眾人聽了都笑。
艾葉見他們的樣子,知道他沒說假話。
於是,忍住笑說道:“不和你開玩笑!
這個莫老師,說話辦事大有來頭。
以剛要是和他們一起,找你到處去開辟宣傳新陣地,耽誤了你的學習,我可不答應。
你馬上就要升六年級了,再不好好學習,上不了中學,就等著回家,去小吃部上班吧!”
宗且示聽了,把頭一昂,說道:“找我開辟什麼宣傳新陣地?沒有的事。”
梁九斤聽了,見他沒有回答艾葉的第二個問題。
於是,加重語氣問道:“既然,以剛不認得莫麒銘,到底找你去乾什麼了?”
宗且示見梁九斤盯著自己,眼裡泛著精光,看著不怒自威。
宗且示知道,梁九斤向來重視原則問題,不敢再說笑。
於是,答道:“以剛叔叔的對象,是華東工程學院機械係的端木小小老師。
端木老師認識一些日本朋友,是做中日民間貿易的。
以剛叔叔想讓我幫忙,聯係一下吳廠長,準備把日本先進的紡織機械,介紹給棉毛廠的技術科。”
梁九斤聽了,又問:“他為什麼,不自己去找郭副廠長?”
宗且示看著他,答道:“找了!
郭副廠長說,他在廠裡,隻分管生產工作。
技術設備上的事,由吳廠長負責。”
蒙豆豆聽了不解,問道:“你和吳九光廠長有什麼關係,以剛一定要找你同去?”
宗且示剛想回答,秦關意笑道:“他臉皮厚,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我舅舅已經拿他,當個人看了。”
眾人聽了都笑。
宗且示聽了,辯解道:“我那不叫臉皮厚!
應該叫助人為樂。
我與吳廠長,已經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!”
秦關意看著他,哼了一下,說道:“還革命友誼呢?
依我看,他是被你纏煩了,應付你一下而已。”
宗且示聽了,搖頭說道:“怎麼可能?!
我幫棉毛廠,找人搬過磚。
找人出錢,幫職校設立了獎學金。
找家具廠,免費打職校的教具。
找居委會,調解廠地糾紛。
找廢品收購站,提供擦機器的便宜紗球。
還找校長,幫關啟、關雪、關雅上了中小學。
一件件、一樁樁……”
他喋喋不休,不管是不是,以自己為主做的事,還要繼續說下去。
秦關意、艾葉、盧家桑等人實在聽不下去,齊聲打斷了他。
秦關意看著他,笑道:“哎呦喂,這些事情,離了你就辦不成了?”
宗且示知道,自己為了往臉上貼金,說得過分了一點。
馬上換了一副笑臉,又說:“當然,作為倡議人,吳廠長比較容易記住我。
具體的事情,還有其他人參與了。”
眾人聽了,不以為然。
蒙豆豆想了想,接著問道:“你們去找吳廠長,他怎麼說的?”
宗且示聽他問到了關鍵問題,得意地炫耀起來:“吳廠長看了好長時間資料,才對端木老師說話。
他說,自1961年貫徹了中央的‘調整、鞏固、充實、提高’的方針,我國的紡織工業已經出現了新的局麵。
棉紗產量已經達到700多萬件,躍居世界第二位。
棉布產量也增加到了60多億米。
通過發展對資本主義市場的出口,對外貿易擴大到了110個國家和地區。
新建設的化學纖維廠,已全部投入生產,生產能力已經達到6萬多噸。
全國累計棉紡設備能力,已達980萬錠,織機已達30多萬台。
列入國家重點技術革新項目的棉紡織、印染成套設備,也提前完成了選型、設計和試製工作。”
想了想,他又說:“後來,吳廠長拿出一些資料,遞給端木老師。
然後說,具體到南京棉毛紡織廠,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,是一些紡織設備的技術改造項目。
如果以剛叔叔的日本朋友,願意在這些方麵,給我們提供幫助,讓棉紡廠能夠以現有的設備,完成產品的升級換代。
即用最小的成本,實現產量的提升、新產品的適用。
棉紡廠自然是歡迎的。”
蒙不遲聽了,邊想邊問:“端木老師聽了以後,是怎麼說的?”
宗且示看著他,接著說:“端木老師聽了,去翻看了資料。
最後,讓吳廠長陪著,去廠裡參觀了相關的設備。
整個過程,我和以剛叔叔,都一直作為嘉賓,陪同在一起。”
秦關意聽了,大笑起來,說道:“我看你,是收音機聽多了吧?!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