見他們答不上來,宗且示又說:“毛主席在8月18日、8月31日、9月15日、10月1日,先後四次,接見了紅衛兵。
大約每半個月,就要接見一次。
我估計,他老人家,可能在10月16日和11月1號,還要接見紅衛兵。
今天已經是10月15日,明天的接見,我們是趕不上了。
如果不抓緊,11月1日的接見,我們也趕不上。”
眾人聽了,覺得他說的有道理,均憂心忡忡。
邊好想了一下,說道:“不錯。
就算我們運氣好,都能及時乘上車。
回銅川需要一天,到西安需要一天,到北京需要兩天,軍訓還需要三天。
這樣,一共需要七天時間。
現在,串聯的人,越來越多。
在延安、銅川、西安三地等火車,就算各需要兩天時間。
一共還需要,增加六天時間。
剩下兩天,作為機動時間,留給火車晚點。
這樣算來,時間的確非常緊張了。”
眾人聽了,紛紛點頭。
郭以剛沉吟片刻,吩咐說:“其他人,先回延安中學吃飯。
且示和我,馬上去接待站了解一下情況。
爭取,一下就能領到回程車票。”
說完,他拿了大家的串聯證明和學生證,帶著宗且示走了。
不一會兒,兩人到了接待站。
沒想到,他們非常順利,解放軍戰士很快就給兩人作了登記。
同時,給他們安排了第二天回銅川的車次。
等兩人,再回到延安中學,眾人已經買好了晚飯。
吃完了飯,眾人上了補習課,就各自休息去了。
第二天,上午六點半,早飯過後,眾人乘坐軍車,返回了銅川火車站。
剛下車,宗且示打眼望去,隻見站前廣場上,人山人海。
人群明顯,比來的時多了許多。
郭以剛和宗且示,忙去接待站,詢問去西安的火車。
剛到那兒,就得知,19日之前的票,全部發完了。
兩人聽了,心裡拔涼拔涼的,非常擔心,趕不上最近一次接見的時間。
最後,他們商量決定,先不考慮那麼多,領了火車票、交通票、住宿證和像章。
接著,考慮到送客票,不分進站時間,又去買了一張,留給郭以剛用。
然後,回到廣場,與其他人彙合。
宗且示想著,還要等三天時間,才能出發去西安,心裡焦急萬分。
他心裡有事,在原地待不住。
於是,便和範思歡等人,四處轉著散心。
順便看看,有沒有早走的機會。
幾個人來到火車站側麵的圍欄前,見車站裡麵,與火車站平行的,有一條小路。
順著小路,往西看去,見有幾列客車,正停在不遠處。
宗且示一邊看,一邊想:“這幾輛客車,也許就是今天去西安的。
不如,我們順著圍欄前的這條路,往前走一下。
也許,能找到入口,走到車站裡的小路上。
再沿著小路,去看看那幾列客車。”
想到這兒,他立即招呼眾人,返回了廣場。
與郭以剛、邊好商量後,眾人做出了決定。
大家一起,帶著行李去找進口。
他們想,如果能找到,又能擠上客車,就省得,還要回來接人、取行李。
如果找不到,就在車站裡,找個地方休息。
於是,眾人立即行動,往火車站西麵,慢慢地走了過去。
剛走了幾裡路,就發現,在兩棟房子之間,果然有個缺口。
從缺口處,不但能看到那條小路,還能看見鐵軌。
宗且示見了,非常高興,與郭以剛一起,領著大家,穿過房子,從缺口處,鑽進了護欄。
接著,眾人順著小路,沿著鐵軌,往那幾列客車走去。
很快,鐵軌由並排的兩條,變成了並排的幾十條。
再走一會兒,就來到了綠皮客車跟前。
宗且示快步走過去,發現車廂裡,居然有幾個學生。
他馬上走過去,敲了敲車窗玻璃,又指了指車門。
天下學生是一家,車廂裡的學生見了他們,馬上過來開了車門。
眾人上車一問,原來這些學生,都是回北京的。
他們也是,找到了護欄缺口,順著小路找過來的。
而且,這輛列車,今晚就出發,終點是北京!
眾人聽了,見法不責眾,大喜過望。
千恩萬謝之後,趕緊找了座位,坐了下來。
很快,車廂裡又陸續鑽進來很多學生。
大家興奮地交流著一路的見聞,交換著所需的信息。
其中,有兩個信息,讓宗且示等人,更是興奮不已。
第一,這輛車,是紅衛兵專列。
不分坐票和站票。
誰先占了,座位歸誰。
第二,北京取消了四天的逗留期限。
外地來的學生,已經不需要,赴京代表證明了。
郭以剛、邊好、侯迎軍、鄭果四人聽了,徹底放下了心!
天黑不久,果真開來一個火車頭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然後,掛上眾人乘坐的列車車廂,駛向西安火車站。
兩個小時以後,列車才停靠在了站台上。
坐在車上,看著站台上,擁擠的人群,正在拚命往車廂裡擠。
不一會兒,車廂就被滿頭大汗、掙紮著擠進來的人群,塞得滿滿當當。
眾人暗自慶幸,均在想:“幸虧,且示發現了這列火車。
否則,就算三天以後,大家能夠出發,肯定還要經過一番鏖戰,才能擠上車。
而且,上了車,肯定就沒有座位了。”
緊張的心情放鬆下來,眾人倍感欣慰。
經過這段時間的串聯,每個人都略顯疲態。
在火車上,也無法補習。
於是,乾脆或趴或依,相互偎著,美美地睡了一覺。
宗且示醒來的時候,發現列車開得慢慢騰騰,連洛陽站還沒有到。
一夜下來,紅衛兵專列見車就讓,走走停停,隻開出了一二百公裡。
10月17日下午,專列磨磨蹭蹭,用了一天多的時間,終於到達了鄭州。
眾人隨身攜帶的乾糧,經過一天的消耗,已經見底。
車廂裡人擠人,很難移動,根本沒法下車,去補充水和食品。
列車停在站台上,外麵到處都是想上車的人。
眾人不敢開窗。
擔心一旦開了,車站上,就有人試圖爬窗上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