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利群聽了,搖頭說道:“我們村的水田和蓄水塘,都已經乾涸了,這兩天就要引水來灌溉。
等你的朋友,把資料從南京寄過來,再去製作引水裝置,肯定是趕不上了。
再等到下一次的灌溉,時間還早。
所以,不用急於一時去打電話。”
宗且示聽了,皺眉說道:“這次灌溉趕不上,不要緊。
反正暑假時間還長,我們走之前,能趕上就行。
隻要在我們回南京前,蓄水塘裡有水,就能安裝水往高處流的裝置了。”
秦關意聽了,笑道:“等實驗成功了,你回去,就有炫耀的資本了?”
宗且示聽了,笑著誇讚道:“真厲害!
你不會讀心術,竟然也能知道我的心思。”
梁小碩看著他,也笑道:“知道了新鮮事,不讓做,不讓說,能把且示哥哥逼瘋了。
所以,不用不遲叔叔出馬,誰都能猜到!”
宗且示聽了,笑著抱起她,問道:“那你再猜猜,哥哥現在在想什麼?”
梁小碩聽了,馬上說道:“你還在想:今天晚上就寫信,讓以群叔叔寄資料過來。”
宗且示聽了,搖頭說道:“寫信,也是為了抽水。
還用你再猜?
我在想另外一件事,但是,一直沒有想通。”
蒙不遲在一旁,早已施展讀心術,讀出了他的心思。
看著宗且示,他點頭笑道:“不錯,我也在奇怪這件事。”
說完,蒙不遲問史滿平:“史叔叔,來鳳陽之前,我們都有一個觀點。
不管是鳳陽京山公社,還是南京的雙閘公社和沙洲公社,都是農村。
兩個地方的農村,勞動和生活的場景,應該都差不多。
應該到處是雞鴨鵝豬,蟲鳥魚蛙。
社員們,也應該在忙著除草犁田,施肥打藥。
怎麼在後梁村,全都看不到?”
見宗且示聽了點頭,史滿平看了看兩人,讚道:“你們叔侄倆,倒是默契。
且示心裡想什麼,不用講出來,不遲一下就知道了!”
蒙不遲、宗且示聽了,笑而不答。
史滿平歎了一口氣,接著說道:“江蘇省和安徽省的農村政策,有所不同。
同一個安徽省,地區和地區之間,鎮和鎮之間,也有所不同。
同一個地方,不同的時期,政策也不完全一樣。”
史利群聽了,點頭補充說道:“十年以來,我們公社的禽畜養殖規定,已經變了三次。
一開始,每家每戶可以養兩頭豬,一頭上交,一頭自己吃,雞鴨鵝隨便養。
後來,不準個人養豬,由生產隊集體飼養,年底上交後,有剩餘再按人頭分配到戶,雞鴨鵝按人頭養,每人隻能養兩隻。
再後來,生產隊養殖的豬,浪費糧食又容易死,又改成由各家各戶自己養,年底上交一部分,剩下的自己吃,雞鴨鵝每人隻能養五隻。”
梁小博聽了,邊想邊問:“養得那麼少,想吃肉怎麼辦?”
史利群笑了笑,說道:“想吃豬肉,等到年底的時候,去供銷社買。
有時候能買到,有時候買不到。
想吃魚肉,要等附近幾個水庫,抽水灌田的時候,各家各戶去抓。
抓多少,吃多少。
想吃雞鴨鵝肉,除非殺自家養的。
要不然,就要等到過年過節,去供銷社碰運氣。”
梁小成聽了,馬上高興起來,笑道:“這幾天,就要灌溉了,就能去水庫抓魚吃嘍!”
紀莊賢點頭,笑道:“插秧之前,已經抽過一次水。
水庫裡的魚,已經被抓了不少。
這次抽水,估計抓得不會太多。
不過,今天就能讓小成吃到魚。”
梁小成聽了,覺得奇怪,問道:“水庫裡沒魚,怎麼能吃到?”
紀莊賢看著她,又笑道:“上次灌溉,史爺爺、史叔叔和地勤哥哥他們,抓了七八十斤魚回來。
我們一下吃不完,大魚被醃起來,曬乾了,慢慢吃。
今天,我們帶了一條過來。”
梁小成聽了,拍手笑道:“謝謝紀阿姨!”
宗且示聽了,想了想,問道:“平時吃不到豬肉和魚肉,不可以吃雞肉嗎?
史爺爺,小雞苗隻要半年時間,就能長大了。
你們家,連史奶奶,一共有六口人,應該可以養三十隻雞。
每個月,都可以吃五隻長大了的雞,再去補五隻小雞苗啊!”
史滿平聽了,搖頭歎道:“謝謝且示,要真能這樣,那就好了!
我們這兒,隻有春季才有雞苗賣。
其它時間,把雞殺了吃,或是雞生病死了,是補不到小雞苗的。
而且,家家戶戶養雞,大都為了讓雞下蛋,指望著用雞蛋,換油鹽醬醋、針頭線腦回來。
所以,平時不會殺雞,隻有在家裡辦事,或者過年的時候,我們才能吃上雞肉和雞蛋。”
史地勤聽了點頭,補充說道:“好多人家,過年的時候,也舍不得吃雞肉和雞蛋。
有的時候,大人見小孩饞極了,會買一些雞架和雞頭回來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