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,水源附近的工業活動,特彆是涉及硫的工業,也可能汙染地下水,導致硫化氫的積累。”
史地勤聽了,問道:“九斤叔叔,含硫化氫的地下水,我們能喝嗎?!”
梁九斤看著她,笑道:“這個問題,地勤問得非常好!
如果某個地方適合打井,並且有些微的臭雞蛋氣味。
這可能是個信號,表明地下水裡,可能含有硫化氫。
在這種情況下,就要請專家過來,進行水樣分析。
通過分析,來確定井水是否適合飲用,或者能否用這個水源進行工農業生產。”
想了想,他又說:“這口是百年老井,後梁村的人,世世代代都在用,應該沒有問題。”
史地勤聽了點頭。
蒙豆豆邊想邊說:“以前打井師傅說的話,九斤用異能作出的判斷。
這兩個情況,對新的打井師傅,應該有用。
能讓他們少走彎路,儘快打出灌溉井,及時解決乾校果園的缺水問題。”
蒙不遲點頭說:“不錯!
如果,能在荒地裡打出井來,就能利用引水上流的裝置,緩解果園的乾旱問題,緩解那裡的土壤鹽堿化。
剛才我們在果園裡,看到了大片大片的鹽堿化土壤,難怪水果的收成不好。”
想了想,他又說:“土壤的鹽堿化目測指標,我記得比較清楚。
比對後梁村的土壤現狀,我初步判斷:
目前,這裡的鹽堿化指數不算高。
在這裡,易溶性鹽分在土壤表層的積累,主要是乾旱缺水和蒸發強烈造成的,這是一個比較好的現象。
說明在這裡,地下岩層的滲透力還算不弱,能夠通過灌溉,排走大部分的鹽堿。”
史滿平看著他,回憶道:“上次來的打井隊,在村子裡試了三個地方,隻打出了一口甜井。
臨走之前他們說,在乾校的山腳下,還有一些地方,可以進行試采。
當時,後良村的老隊長,覺得村裡已經有了兩口井,足夠用了。
又因為,招待打井隊的費用也不低,就沒有再試采。”
宗且示聽了,問道:“史爺爺,打井隊說的那個山腳位置,你還記得嗎?”
史滿平點頭,看著蒙豆豆說:“當然記得。
就在乾校的荒地裡。
要不然,我們現在就去看一下?”
眾人點頭,立即跟著他去看。
他們走進果園,站在山坡上往下觀察,隻見山對麵,有一座小山包,和這邊的山嘴之間,有一片窪地。
史滿平一邊指點著,一邊說道:“打井隊說的,就是那一片窪地。
那個地方,離我們的村子較遠,生活用水不方便,打出的井水,隻適合生產。”
邱念國見了,指著窪地前的稻田,對眾人說道:“如果,能在窪地裡打出一口井,那就太好了!
這樣,既可以灌溉乾校的水田和旱田,也可以幫助後梁村,來應對大旱的天氣。
與此同時,我們就可以,在山坡上麵,建兩個梯級蓄水池。
然後,通過引水裝置,把井水引上山。
這樣,就可以緩解乾校果園和旱田的用水問題了。
可以做到,一舉三得了。”
蒙不遲聽了點頭,指著山腳下的一棵樹,說道:“山嘴對山嘴的地形,往往有地下水彙流,容易打出水井來。
你們看那棵樹,比其他地方的樹,長得都要高大。
植物茂盛的地方,也說明地下水源比較好。”
宗且示聽了,點頭說道:“那就請打井隊,先在那個地方打,省得花冤枉錢!”
吳關雅邊想邊說:“如果新打井能出水,就先在那裡開一塊水田。
免得窪地裡麵,也得引水灌溉!”
馮念琴聽了,笑道:“省下來錢,就讓地勤多吃幾個雞蛋。”
史地勤聽了,笑著點頭。
宗且若看著張指柔,問道:“指柔阿姨,要不然,就把實驗的旱田和水田,選在窪地附近?
這樣選擇,不管能不能打出新井。
從那裡往乾校,建設引水渠和蓄水池,既能節省土方量,也能方便村裡引水灌溉。
而且,不管從哪裡來的水源,都方便實驗田的灌溉與播種。”
張指柔聽了,又仔細看了一看,仍然沒有下決心。
她看了看侯佳佳,說道:“佳佳,你施展通靈術,幫阿姨去看一下。
觀察一下,後梁村的鎮塘,和窪地之間,有多少落差。”
侯佳佳聽了點頭,見窪地和鎮塘之間,隔著一片樹林。
略一思考,便吩咐邱念國去鎮塘,站在塘口上,麵向窪地揮手。
接著,又讓宗且示扶著自己,走下山坡,站在了窪地裡。
這時,坡上坡下,已經圍了不少村民。
眾人見侯佳佳等人,準備徒手勘測兩點之間的落差,都覺得新奇。
紛紛伸長了頸子,都想看個新鮮。
史利群也不敢相信,看著張指柔,問道:“張老師,佳佳姐姐,真的要用通靈術,去測量落差嗎?”
張指柔點頭,笑道:“是的。
她本來,可以直接說出落差的。
隻不過,引水灌溉,講究精確,不能出現太大的誤差,這才下去仔細查勘。”
史利群平時在村裡轉慣了,知道從窪地裡,根本就看不見鎮塘。
聽了張指柔的話,他疑疑惑惑,心想:“通靈術,真的能看穿一座山嗎?!”
正想著,侯佳佳已經從窪地裡走上來。
她看著史利群,笑道:“史隊長,鎮塘和窪地,落差二米五,斜距二百二十一米。
果園和窪地,落差七米二,斜距六十二米。
差不多吧?”
宗且示見史利群聽了,還有點犯疑,就笑道:“史隊長,要不然,我們就去量一下?”
喜歡門西雙榜請大家收藏:()門西雙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