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途比較遠。
所以,你們自己決定,各自去哪裡。”
眾人聽了,有的選水庫,有的選二級站,有的選村裡的蓄水塘。
侯佳佳聽了,說道:“我所有地方都想去,還想給大家,抓點黃鱔、泥鰍來吃。”
史滿平聽了,點頭說道:“不錯,黃鱔和泥鰍,耐旱耐饑餓。
乾旱的時候,會鑽到地底下,幾個月不吃不喝。
一旦得了水,就會破土而出。
等引來了水,找個晚上,我們可以用地籠,或者珠子籠捕些回來。”
宗且示、邱念國、範思歡三人聽了,決定跟著侯佳佳。
其他人看著外麵的烈日,沒有吱聲。
史滿平見了,說道:“燃燈水庫離大院太遠,讓利群和佳佳他們先去,不敢耽誤了公社裡的事情。
等太陽再落下來一些,我著帶其他人,去水田、蓄水塘轉一圈,教你們怎麼抓黃鱔、泥鰍。
回到大院,再帶你們,去做蚯蚓鉤子,準備抓黃鱔。”
孩子們聽了,點頭答應。
吃完西瓜,史利群和冷雙顯、蒙豆豆、宗小虎、侯佳佳、梁九斤、蒙不遲、宗且示、邱念國、範思歡、史地勤,隨身帶了水壺、草帽,與後梁村的巡檢隊彙合,在村口分成了兩組。
生產隊會計帶著一組,去鎮塘、新塘。
史利群帶著另一組,與冷雙顯等人,去清塘二級調水站和燃燈水庫。
大院裡的人,也分成了兩組。
張指柔、秦關意、王萍、紀莊賢四人留在大院,準備晚飯。
史滿平帶著宗且若、馮念琴、吳關雅、梁小碩、梁小博、梁小成、範思青、範思佳、史地春、史地銳,在平房裡清理地籠和珠子籠,一個小時以後,也出了門。
站在鎮塘塘口,史滿平指著塘邊乾枯的茅草和碎石,說道:“等有了水,不出一天,水底下餓極了的黃鱔、泥鰍就會出來覓食。
水草、浮遊生物、小青蛙、小魚和小蝦,都是它們的食物。
它們的覓食地,就在茅草和碎石下麵。”
宗且若聽了,問道:“天那麼旱,青蛙、小魚、小蝦都沒有乾死嗎?”
史滿平聽了,點頭說道:“一旦沒有了水,青蛙、小魚、小蝦就活不了了!
不過,隻要引來了水,蓄水塘裡,很快就會有水草和浮遊生物。
再過兩三天,水塘裡麵,就有青蛙、小魚和小蝦了。”
馮念琴聽得糊塗,問道:“青蛙、小魚、小蝦都乾死了,怎麼又活了?”
史滿平看著她,笑道:“是我沒有講清楚。
土壤裡麵,有潛伏的青蛙卵、魚卵和蝦籽。
乾旱的時候,青蛙卵、魚卵、蝦籽可以在土壤裡休眠。
就算蓄水塘乾涸多年,也不會喪失活力。
一旦遇到了水,休眠的青蛙卵、魚卵和蝦籽,就會立即蘇醒過來。
不用幾天,就能孵化出青蛙、小魚和小蝦。”
範思青伸手,摸了一下被太陽曬硬的土疙瘩,一下就被燙縮了手。
他揉著被燙的地方,問道:“引來的水流經這裡,一下就成了開水,燙不壞它們嗎?”
史滿平聽了,邊想邊說道:“最燙的水,都在表麵,一下就流走了。
滲進土裡的水,一點也不燙。
反而在夏天溫濕的環境下,青蛙、小魚和小蝦,孵化得又快又多。”
見孩子們聽得認真,史滿平又說:“青蛙卵、魚卵和蝦籽,還有其他來源。
最主要的有兩個:
一是,下暴雨的時候,溝滿河平。
溢出的水,會到處流動,一些青蛙魚蝦,也會跟著遊過來;
二是,動物傳播,當水禽走過小溪或河流,小鳥在河邊喝水,水裡的大田鱉、龍虱在水中活動。
有粘性的青蛙卵、魚卵和蝦籽,就可能粘在這些動物身上。
它們隨著動物轉移,遇到其他水塘,會有少量存活下來。
在合適的氣候條件下,就能孵化出來。”
吳關雅聽了,接著問道:“魚蝦青蛙吃水草和浮遊生物,黃鱔和泥鰍吃什麼呢?”
史滿平點頭,解釋道:“稻田裡,有很多浮遊生物、昆蟲以及它們的幼蟲。
田裡有水的時候,黃鱔和泥鰍就會出來吃。”
說完,他帶著大家,順著鎮塘的灌溉渠,走到村裡的稻田邊。
然後,指著田裡的一些小洞孔,告訴孩子們:“這些洞孔,就是黃鱔和泥鰍的洞穴口。
等有了水,就可以帶你們過來抓了!”
眾人聽了,興奮地點頭。
史滿平說完,抬頭看了看天,見太陽仍然沒有退卻的意思。
光線刺眼,熱浪滾滾。
孩子們的臉,已經被曬得紅撲撲的。
於是,忙帶他們,鑽進村裡的樹蔭地,一路去各家,要了些豇豆、扁豆、瓠子、絲瓜、茄子、辣椒、韭菜,讓大家抱著。
自己又回家,拿了鐵絲、鉗子和小鐵鏟。
最後,帶著大家,走回了大院。
梁小碩邊走邊問道:“史爺爺,你要了人家這麼多菜,怎麼不給錢?”
喜歡門西雙榜請大家收藏:()門西雙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