郝明秋聽了,邊想邊說:“雖然,我國缺少橡膠,需要擴大種植麵積。
但是,也不能無序開發。
需要有序組織、先行試點、逐步開發。
否則,就會對西雙版納的生物多樣性,造成嚴重的破壞,遺禍子孫。”
見範思歡聽了,仍然有問題,郝明秋笑道:“具體的道理,這幾天,你們會逐步了解到!”
眾人聽了點頭,開始爬山,往橡膠園走去。
蕉葉村的橡膠園,就在玉魁鬥家後的一座小山上。
玉魁鬥一邊爬,一邊說道:“這裡,本來是各家的自留地,種了一些苞穀和果樹。
十年前,在縣政府的安排下,我們開始試種橡膠樹。
幾年以後,就開始正常出膠了。
最近這些年,由於樹齡老化,出膠量減少,病蟲害增加。
村裡出麵,請兵團熱帶生物研究所來指導了幾次。
接著,在橡膠樹新老交替、病蟲害防治上,采取了有效的措施,我們村民,也因此受益匪淺。
現在,是橡膠停割期,正好趕上郝教授過來,大家還想請他再作一些養護指導。”
果然,等眾人進了橡膠園,見裡麵,已經擠滿了蕉葉村村民。
隨即,郝明秋給大家作了塗封割麵、維修梯田帶麵、植膠帶深翻、清除雜草和枯枝、施肥、加強林地防火工作的深入講解。
與此同時,讓宗且示等人幫著發放相關資料。
姚頌拓在一旁,不斷地給大家拍照、記錄。
現場講解結束後,村長帶著郝明秋去村委會,與村民們作進一步的交流。
玉魁鬥則帶著宗且示等人,步行去猛臘縣城,參觀正在建設中的兵團中小學。
玉魁鬥邊走邊說道:“西雙版納,雖然美麗富饒,但地處邊陲,交通閉塞。
再加上曆史和社會原因,教育上的發展,遠遠落後於內地。
1949年以前,全境之內僅有幾所小學,一所簡易師範,以及一所簡易中學。
廣大的傣族農村地區,實際上,並沒有學校教育。
孩子們隻能就近,在佛寺學習傣文、詠誦佛經,接受宗教和語數的簡單教育。
而在其他少數民族地區,一無文字、二無教育。基本處於結繩記事、刻木記事的愚昧狀態,與現代生活基本絕緣。
臨近解放,由於社會動蕩,連這些簡易的學校,也紛紛關閉了。”
見眾人聽了難過,他又說道:“1949年以後,在人民政府領導下,全州的學校從無到有,從有到優,有了很大的發展。
現在,已經逐步有了學前教育、小學教育、中學教育、中等職業教育、高等教育、成人教育、少數民族教育。
不過,與內地的教育水平相比,還存在很大的差距。”
宗且若想了想,說道:“所以,雲南生產建設兵團成立後,就決定立即成立兵團中小學。
一來,能解決兵團子弟的上學問題。
二來,能適當彌補這裡教育網點的不足,以提升受教率和教學質量。”
玉魁露聽了,笑道:“不錯。
兵團來猛臘縣開辦中小學,我們非常高興。
這就說明,兵團一定會紮根邊疆,幫我們培養人才,發展經濟。
這件事情,對我們的家鄉,對我們家鄉的孩子們,都是一件大好事!
我希望,將來自己的孩子,也能像你們一樣,上中小學,上大學。
也能像魁鬥一樣,當上解放軍,參與兵團的發展,建設自己的家鄉。”
侯迎軍聽到這,補充說道:“按照規劃,兵團中小學的教學條件,比較完善。
教育質量,應該也比較高。
可以解決兵團官兵的後顧之憂,穩定軍心。
同時,也能培養出一些本當知青。
本地知青畢業以後,就更容易,在自己的家鄉紮下根來。”
鄭果邊想邊說:“我們是武漢知青。
現在,這裡有了兵團自己的中小學,也能讓我們安下心來,建設邊疆。”
宗且示聽了,笑著問道:“你要安什麼心?
現在,就想結婚、生子、教育子女的事啦?”
鄭果聽了,臉上一紅,反問道:“怎麼,不能想啊?!”
眾人聽了都笑。
玉魁鬥看著鄭果,笑道:“鄭果,要不要哥哥,給你介紹個傣族姑娘?
包給你生個大胖小子!”
宗且示聽了大笑,忙替鄭果答應下來。
眾人說說笑笑,一個小時以後,到達了猛臘縣中小學的建設工地。
在建設規劃室裡,他們了解到了籌建規劃、規模、目標等辦學思路。
參觀了教案、教具、教材等施教工具。
接著,又去現場,參觀了學校的教室、辦公室、宿舍等施教場地。
最後,眾人歎道:“兵團辦的學校,實力強,老師棒,校舍美。
一定能培養出又紅又專的邊疆建設人才!”
他們從學校出來,在縣城的小吃店裡,吃了一些米粉、米乾、粑粑。
接著,便趕回蕉葉村,去準備南下的行李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看著眾人郝明秋說道:“這次行程,主要任務是設立熱帶作物樣本區。
我們要收集整理當地的生物多樣性資料,深入研究大麵積種植橡膠樹對西雙版納生態的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