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民冶鐵營的爐火越燒越旺,水力鍛錘日夜不息,產出的精鐵與日俱增。這蓬勃的力量,如同芒刺,深深紮進琅琊王氏的眼中。密探“老周”憑借其“老實巴交”的木匠手藝和刻意籠絡,已混入核心工區,甚至能接觸到部分水力鍛錘的維護!他不斷將營地的生產規模、新式水力機械的構造細節、甚至陳衍的行蹤,秘密送出。
陳衍心知肚明。營地方興未艾,流民成分複雜,王氏的滲透如同附骨之疽,難以根除。明麵的清查隻會打草驚蛇,引發恐慌。他需要一種王氏無法理解、更無法截斷的傳令方式——一種根植於營地最底層、最不引人注意的土壤中的方式。
他想起了孤兒營的炭灰鎧甲,想起了孩子們在沙地上畫圖的專注。一個計劃在爐火的映照下成型——以炭灰童謠為密碼,以孩童為信使!
第一步:創造“密碼本”。陳衍召集了王翠等幾位絕對可靠、有幼童的母親,以及識字的傷殘老兵教官。在極其隱秘的工棚內,他攤開一張粗麻布。
核心符號:簡化水力鍛錘、風箱、鐵砧、齒輪等核心器械的輪廓,抽象成易於繪製的圖形如代表齒輪,??代表爐火,??代表鍛錘)。
數字編碼:營地劃分為若乾區域冶煉區、鍛造區、倉儲區、生活區等),以特定童謠中的數字指代如“三錘響”指鍛造區,“七爐旺”指冶煉區)。
行動指令:用童謠中的動作詞隱喻“跳”代表轉移,“藏”代表隱蔽,“畫圈”代表集合,“擦掉”代表清除)。
韻律節奏:童謠的節奏、重音、重複次數,本身也攜帶信息如快節奏表緊急,重複三遍表確認)。
“記住,”陳衍指著麻布上那些炭筆繪製的簡易符號和旁邊的童謠口訣,聲音低沉,“這些不是畫,是保命的符!是砸向建康的槊!隻教給最伶俐、口齒最清的孩子!讓他們像做遊戲一樣唱,一樣畫!絕不可告訴外人,包括他們的爹娘!”母親們和老兵神情凝重,用力點頭。
第二步:播種“遊戲”。很快,營地的夜晚篝火旁、休息的空地上,多了一項“新遊戲”。以王小毛為首的幾個機靈孩子,成了“孩子王”。他們用木炭條在沙地上畫出格子,一邊跳一邊唱起新編的、帶著冶鐵韻味的童謠:
“叮叮當,打鐵忙,
三錘響咚咚咚),火星亮畫個??)!
風箱鼓呼呼呼),七爐旺畫個圈)!
小齒輪),轉得快跳三下),
鐵水流畫條線),鑄刀槍拍拍手)!”
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,大人們隻當是孩童嬉鬨,無人深究。王氏密探“老周”起初也並未在意,隻當是流民孩子自娛自樂。
第三步:童謠傳令,靜水深流。
危機很快降臨。“老周”刺探到核心機密:三日後,一批新鍛造的筒袖鎧核心部件冷鍛胸甲片)將從鍛造區秘密轉移至淬火工坊進行最終處理!他立刻將消息用信鴿送出。
陳衍幾乎在同一時間,通過劉裕的暗線獲悉了密探可能已獲得此情報!必須改變轉移計劃,並設下陷阱!但如何在不驚動密探的情況下,將新指令傳遍相關區域?
當夜,篝火旁。
王小毛帶著孩子們又開始唱跳,但今天的童謠略有不同:
“叮叮當,打鐵忙,
三錘響咚咚咚),莫要慌重音)!
火星亮??),畫個叉動作:在沙地??符號上打叉)!
風箱鼓呼呼呼),去五倉跳五下,指向生活區方向)!
小齒輪),慢慢轉動作放緩),
鐵水涼畫條波浪線),再開張拍拍手,停頓三秒)!”
負責鍛造區冷鍛甲片的老鐵匠孫石頭,正坐在不遠處抽旱煙。他看似在閉目養神,耳朵卻敏銳地捕捉著童謠的每一個字、每一個重音、每一個動作。當聽到“三錘響,莫要慌”、“火星亮,畫個叉”、“去五倉”時,他渾濁的眼睛猛地睜開一絲縫隙!炭灰密碼在他腦中飛速解碼:
“三錘響”=鍛造區!
“莫要慌”重音)+“火星亮畫個叉”=原計劃轉移淬火)取消!危險!
“去五倉”=將甲片轉移至生活區第五號臨時倉庫偽裝成雜物堆)!
“小齒輪慢慢轉”+“鐵水涼再開張”=行動放緩,等待進一步指令!
孫石頭不動聲色地磕了磕煙灰,對身邊的徒弟低語:“去,告訴李二愣,今晚…倉庫大掃除,把那些‘壓箱底的舊家什’暗指冷鍛甲片)…挪到五號倉去,彆礙著明天淬火。”徒弟不明就裡,但師傅的話就是命令,立刻去辦。
負責淬火工坊的工頭,也在童謠中聽到了“風箱鼓,去五倉”和“鐵水涼再開張”,心領神會,取消了原定的接收準備,靜觀其變。
第四步:請君入甕,童謠誅心。
三日後,子夜。
一隊黑衣蒙麵人,如同鬼魅般潛入了淬火工坊區域,目標明確——搶奪預計在此的冷鍛甲片!然而工坊內空無一人,隻有冰冷的爐灶!他們驚覺中計,欲退時,四周火把驟亮!早已埋伏在此的北府精銳和工兵營壯丁一擁而上!弩箭如雨,刀光似雪!淬火工坊瞬間變成修羅場,來襲者死傷慘重,僅剩幾人被俘!
審訊之下極其殘酷),俘虜供出受王氏指使,並提到了消息來源是營地內的“老周”。
當夜,“老周”在自己簡陋的工棚內被秘密控製。他至死都不明白,如此隱秘的轉移計劃,北府是如何提前得知並設下陷阱的?
陳衍沒有去看審訊,他站在爐火映照的高台上,聽著遠處隱約傳來的、王小毛和孩子們用稚嫩嗓音唱著的、仿佛永不疲倦的炭灰童謠:
“叮叮當,打鐵忙,
壞老鼠吱吱吱),掉進缸畫個圈)!
大水衝嘩啦啦),見閻王拍拍手,跺三腳)!”
歌聲清脆,在夜風中飄蕩。營地裡的流民們大多已沉睡,隻有少數人,如孫石頭、王翠,聽著這童謠,嘴角露出一絲心照不宣的、冰冷的笑意。
劉裕的暗線軍官目睹了全過程,看著那些在篝火餘燼旁唱著歌畫著畫的孩子們,後背升起一股寒意。他飛速寫下密報:“陳衍以童謠為令,稚子為兵,無聲無息間誅殺內鬼,破敵奇襲。其控營如臂使指,其心…深不可測。炭灰所至,皆為軍令!”
炭灰繪製的童謠,不再是孩童的遊戲,而是流淌在營地血脈中的無形軍令。它用最天真的聲音,傳遞著最致命的殺機,守護著那鍛造希望與反抗的爐火。王氏的滲透之刃,第一次,被這炭灰鑄成的無形之甲,狠狠折斷!
喜歡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請大家收藏:()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