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0章 建康的暗流_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_线上阅读小说网 

第170章 建康的暗流(1 / 1)

時值初夏,建康城台城內,尚書省值房內卻仿佛凝著一層化不開的秋寒。

錄尚書事、中書監謝混端坐主位,指尖輕輕劃過一份剛從江北加急送來的糧秣催請文書,麵色平靜如水。下首坐著數位朱紫貴人,皆是王、謝、庾、桓等江南高門的代表,亦是掌控朝廷度支、漕運、武庫的關鍵人物。冰鑒裡絲絲縷縷的白氣逸出,卻驅不散彌漫在空氣中的沉悶與算計。

“——……弩箭三十萬支,筒袖鎧五千領,精粟米十五萬石,大船百二十艘,民夫三萬……”謝混的聲音清越溫和,如同在吟誦詩賦,逐字念出文書上的要求,尾音微微拖長,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譏誚,“劉車騎……還真是獅子大開口啊。”

一位王姓官員捋須輕笑,接口道:“北伐大軍節節勝利,眼看就要飲馬黃河,氣勢正盛嘛。隻是,這供養大軍的千斤重擔,可都壓在江東百姓身上了。”他搖頭歎息,麵露憂國憂民之色,“連日來,三吳之地已是怨聲載道,漕運沿線州郡倉廩為之一空。再這般加征,恐生民變啊。”

“王公所言極是。”另一位掌管度支的庾姓官員立刻附和,麵露難色,“去歲今春,江北戰事頻繁,糧秣消耗巨大。國庫……實在空虛。若要湊齊這批軍資,除非加征三成的‘北伐捐’,或是動用陛下內庫以及各位家中存糧了。”他目光掃過在場眾人,後者皆眼觀鼻,鼻觀心,沉默不語。動用自家糧倉?豈非笑話。

“況且,”謝混將文書輕輕放下,指尖在“筒袖鎧”三個字上點了點,“北府軍械之利,天下皆知。聽聞那陳衍改良工巧,能以一當十。何以仍需如此巨量的甲胄箭矢?莫非前線損耗,竟至於此?還是說……另有他用?”他語氣平淡,話中的暗示卻讓所有人心中一凜。

另有他用?還能作何用?自然是擁兵自重,以禦朝廷。值房內的空氣又冷了幾分。

一場心照不宣的默契正在形成。拖延,削減,抱怨困難,這便是他們的策略。既不能明著反對勢如中天的劉裕,便用軟刀子割肉。讓他北伐的腳步慢下來,讓他陷入後勤的泥潭,讓他即便取勝,也要元氣大傷,無力立刻回師威逼建康。

“漕運總督言,近來運河水位偏低,大船通行不易,需分段轉運,耗時恐要增加半月。”

“會稽郡報,新糧尚未入庫,舊糧已幾乎調撥殆儘。”

“工匠營呈報,精鐵短缺,弩機核心部件打造速度跟不上……”

一條條“合情合理”的困難被拋出,堆積起來,仿佛一座無形的大山,即將壓向遙遠的北伐前線。

謝混聽著,微微頷首,最終做出決斷:“北伐乃國朝大計,不可懈怠。然諸公所言,亦是實情。這樣吧,回複劉車騎,朝廷必竭力籌措。先撥付糧米五萬石,弩箭十萬支,鎧甲……就先給一千領吧。其餘的,容我等再想想辦法,催督各州郡,儘快補上。”

他頓了頓,補充道:“言辭務必懇切,要凸顯朝廷的為難與儘力之心。”

眾人心領神會,紛紛稱是。這份打了巨大折扣、且不知何時能補齊的批複,將會以最堂皇、最無奈、最令人憋悶的方式,送往江北。

會議散去,眾人告辭。謝混獨自留在值房,走到窗前,望向北方天際,目光幽深。劉裕的赫赫戰功如同烈日當空,刺得他們這些習慣了門閥蔭蔽的建康高門睜不開眼,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灼熱與威脅。

“功高震主啊……”他低聲自語,聲音微不可查,“寄奴,你可莫要忘了,這建康城,誰才是真正的主人。這江東,容不下兩位太陽。”

他抬手,輕輕關上了窗,將隱約傳來的、秦淮河上的歌舞喧囂隔絕在外。

與此同時,一艘來自京口的快船,正載著陳衍另一封關於“新式運糧船軸承急需精鐵與桐油”的密信,駛入建康碼頭。而這封信,注定也會沉入尚書省那看似彬彬有禮、實則深不見底的泥潭之中。

江北軍營等待糧草軍械的焦灼,與建康台城內算計拖延的冷意,隔著一道長江,形成了刺眼的對比。無形的暗流,已開始洶湧。

喜歡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請大家收藏:()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廢柴鳳主,龍君寵妻入骨 戀在克蘇魯 黑暗求生:丟失庇護所後自學成神 在六個不同時空生下的崽來找我了 反串之王:我是真不想當天後啊 風水王者歸來 虐文崩壞後,病嬌男主跪求我愛他 唯有幽愁暗恨生 晚清三傑恩仇錄 開局反殺捉刀人,我成了大乾凶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