潼關、武關相繼陷落的噩耗,如同接連兩記重錘,狠狠砸在已然風雨飄搖的長安城頭。然而,後秦這艘即將沉沒的破船,在最終沒入深淵之前,仍試圖進行最後一次、也是最猛烈的一次掙紮。所有的內耗與混亂,在亡國滅種的外部巨大威脅下,被暫時強行壓製,一種絕望的、歇斯底裡的戰意,取代了之前的惶惑與頹喪。
後秦主姚泓,在經曆了兄弟相殘的劇痛和朝臣的苦苦勸諫後,終於意識到,躲在長安城內苟延殘喘隻有死路一條。他做出了一個看似正確卻為時已晚的決定:集結關中最後所能調動的所有兵力,東出長安,渡過渭水,在灞水以東、渭水南岸的廣闊地帶,與北府軍進行一場戰略決戰!
這是他所能想到的唯一生機——趁北府軍剛出潼關,久戰疲敝,立足未穩之際,傾儘全力,畢其功於一役。若能勝,則可暫時緩解亡國之危;若敗……那便玉石俱焚。
於是,後秦最後的主力軍團開始集結。姚泓儘發長安禁軍、倉促征召的民壯、以及從各方鎮撤回的殘兵,勉強湊出了一支號稱二十萬的大軍。他以姚紹為大都督,統帥諸軍,姚鸞、姚讚等宗室將領為副,浩浩蕩蕩,開出長安東門,沿渭水南岸布防,營寨連綿數十裡,旌旗遮天,試圖憑借渭水天塹,做最後的抵抗。
與此同時,北府軍在攻克潼關後,經過短暫休整補充,也如同出閘的猛虎,一路西進,兵鋒直指長安。先鋒王鎮惡、沈田子等部一路勢如破竹,幾乎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,便已進抵渭水北岸,與對岸的秦軍主力隔河相望。
寬闊的渭水,泥沙俱下,水流湍急,成為了兩軍之間最後的天然屏障。
劉裕親率中軍抵達前線。他立馬北岸,遙望對岸秦軍聯營,嘴角露出一絲冷峻的笑意。敵人傾巢而出,正合他意!野外決戰,正是北府軍發揮其步卒結陣、器械精良優勢的最佳場合,遠比頓兵堅城之下要來得痛快。
“姚泓窮途末路,欲做困獸之鬥。此乃天賜良機,令我畢其功於一役!”劉裕對眾將道,“渡河!破敵!”
一聲令下,北府這台龐大的戰爭機器再次高效運轉起來。
渡河,是首要難題。後秦軍在對岸嚴陣以待,絕不會讓北府軍輕易搭建浮橋。劉裕再次展現了其出色的戰術謀劃能力。他采用了聲東擊西之策。
首先,他命王鎮惡率領麾下精銳水軍,大張旗鼓,逆渭水而上,擺出欲從上遊渡河,迂回攻擊秦軍側後的姿態。這一舉動果然吸引了姚紹的主要注意力,秦軍主力不得不分兵向上遊移動,加強戒備。
然而,真正的殺招卻在正麵!就在秦軍注意力被王鎮惡吸引之時,劉裕下令早已準備好的大批“武裝糧車”和臨時征調的民船,在強大弩炮和樓船的密集火力掩護下,強行於正麵河道較窄、水流稍緩處搶渡!
“放箭!壓製對岸!”北府軍樓船上的指揮官聲嘶力竭地吼道。
霎時間,矢如飛蝗,石如流星,如同暴雨般潑向對岸秦軍的灘頭陣地。北府軍的遠程火力優勢發揮得淋漓儘致,壓得秦軍抬不起頭。
無數小船、筏排,承載著北府銳卒,冒著零星射來的箭矢,拚命向對岸劃去。不斷有船隻被射穿漏水,有士卒中箭落水,但後續者依舊前仆後繼。
朱超石、胡藩等悍將身先士卒,第一批登陸南岸!他們腳一沾地,立刻指揮先頭部隊結成一個小的圓陣,用盾牌和長矛死死頂住秦軍的反撲,為後續部隊爭取時間。
“快!快!車陣上前!”隨著更多北府軍登陸,工兵和士卒們奮力將那些經過改裝、覆蓋生牛皮的“武裝糧車”推上岸,迅速首尾相連,在南岸灘頭構築起一道臨時的、移動的防禦陣地。
後秦軍豈肯讓北府軍輕易建立橋頭堡?姚紹急調兵力,發動一波又一波凶猛的反擊。羌人騎兵試圖衝散北府軍的陣型,步兵如潮水般湧上。灞渭之野,頓時殺聲震天,血肉橫飛。
北府軍的灘頭陣地如同驚濤駭浪中的礁石,承受著巨大的壓力。但憑借著車陣的防護、強弩的犀利和士卒的悍勇,他們硬生生頂住了秦軍的瘋狂反撲,站穩了腳跟。
登陸的北府軍越來越多,車陣不斷向外擴展,橋頭堡越來越穩固。劉裕見時機成熟,親自率領主力,搭乘更大的船隻,開始大規模渡河!
當劉裕的帥旗在南岸灘頭升起時,北府軍士氣大振!而秦軍久攻不下,士氣已然受挫。
劉裕並未立刻發動總攻。他謹慎地依托車陣和灘頭陣地,逐步鞏固、擴大登陸場,將更多的兵力、器械,尤其是那些威力巨大的重型床弩和投石機,運抵南岸。
與此同時,王鎮惡的水軍也在上遊成功吸引了大量秦軍,並伺機進行了小規模登陸,牽製了姚紹的兵力。
決戰的氣氛,在渭水南岸彌漫,越來越濃。雙方大軍都在緊張地調動,排列陣型。北府軍以步兵方陣為核心,輔以大量弩炮和兩翼的騎兵,陣型嚴謹,殺氣騰騰。後秦軍則人數眾多,但陣型略顯混亂,夾雜著大量未經訓練的新兵,全靠姚紹等老將彈壓指揮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姚紹知道,不能再等了。一旦讓北府軍完全展開陣型,以其裝備和戰力,己方絕無勝算。他必須趁對方主力尚未完全渡河、陣型未穩之際,發動全力一擊!
他親自督帥中軍最精銳的部隊,發起了最後的衝鋒!
“殺!”數以萬計的秦軍,如同決堤的洪水,呐喊著衝向正在列陣的北府軍。
麵對這排山倒海般的攻勢,劉裕麵色沉靜,手中令旗揮下。
北府軍陣中,令旗招展,鼓號齊鳴。最前排的重甲步兵如山而立,長矛如林般放下。身後的強弩手,尤其是那些剛剛運抵、猙獰可怖的重型床弩,發出了死亡的嘶鳴!
“崩!崩!崩!”令人牙酸的弩弦巨響連成一片。
特製的重型弩箭,如同黑色的閃電,瞬間撕裂空氣,直接射入秦軍衝鋒的密集隊形中!這些弩箭威力極其恐怖,往往能連續洞穿數人,甚至將人和馬一起釘死在地上!秦軍的衝鋒勢頭為之一滯。
緊接著,是普通弩手的輪番齊射。箭雨幾乎遮蔽了天空,又如同冰雹般砸落。缺乏重甲防護的秦軍士卒成片成片地倒下,慘叫聲不絕於耳。
北府軍的遠程打擊,給衝鋒的秦軍造成了毀滅性的傷亡。然而,秦軍畢竟人數占優,且抱有決死之心,仍有大量士卒衝破了箭雨,狠狠撞上了北府軍的車陣和矛林!
真正的白刃戰開始了!雙方士卒在渭水南岸的曠野上殊死搏殺。刀劍碰撞聲、嘶吼聲、慘叫聲響徹四野。北府軍陣型嚴謹,配合默契,如同磐石;秦軍則憑借一股血勇,瘋狂衝擊,浪濤拍岸。
戰鬥陷入了慘烈的僵持。每一寸土地的爭奪,都付出著生命的代價。
關鍵時刻,劉裕命令兩翼一直養精蓄銳的北府騎兵,在朱超石等人的率領下,發起反擊!這些配備了雙馬鐙和高橋鞍的騎兵,雖然數量不及羌騎,但衝擊力和穩定性更強。他們如同兩把尖刀,狠狠插入了秦軍因為久攻不下而開始顯露疲態的側翼!
與此同時,上遊的王鎮惡部也加大了攻擊力度,迫使姚紹無法從側翼調兵回援。
秦軍的陣腳開始鬆動,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。姚紹雖奮力督戰,甚至親手斬殺潰兵,但也無法阻止整個戰線的動搖。
北府軍的總攻號角終於吹響!劉裕投入了所有預備隊。養精蓄銳已久的生力軍如同猛虎下山,撲向已然搖搖欲墜的秦軍陣線。
兵敗如山倒!
後秦軍最後的鬥誌和陣型徹底崩潰了。士卒們丟盔棄甲,四散奔逃。自相踐踏而死者,遠多於戰死者。姚紹在亂軍中吐血墜馬,被親兵拚死救起,向西潰逃。姚鸞、姚讚等將領或戰死,或不知所蹤。
北府軍乘勝追擊,斬首數萬級,繳獲軍械物資無數。渭水為之染赤,浮屍堵塞河道。
渭水決戰,以北府軍的徹底勝利而告終。後秦最後的主力,在這場決定國運的野戰中,被徹底摧毀。
長安的大門,至此已完全洞開,再無任何屏障。那座千年古都,如同熟透的果實,懸掛在枝頭,等待著征服者的摘取。夕陽的餘暉灑滿血腥的戰場,映照著北府軍如林的旗幟和將士們疲憊卻興奮的臉龐。
喜歡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請大家收藏:()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