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1章 蟄伏礪刃 待驚雷_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_线上阅读小说网 

第231章 蟄伏礪刃 待驚雷(1 / 1)

劉裕病逝的消息,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,其引發的漣漪遠超乎任何一場邊境衝突。天下格局,為之陡然一變。對於偏居隴右一隅的北秦而言,這突如其來的變局,帶來的是前所未有的複雜局麵與……稍縱即逝的寶貴時機。

消息被多方證實後,建康城乃至整個劉宋疆域,瞬間被巨大的不確定性所籠罩。劉裕出身寒微,以軍功篡晉,其權力根基雖經數年經營,但遠未到固若金湯的地步。他留下的,是一個強人驟然缺席後必然出現的權力真空。

太子劉義符繼位,年僅十七,史稱宋少帝。但誰都知道,真正的風暴不在朝堂的典禮上,而在台麵下的暗流湧動之中。輔政大臣徐羨之、傅亮、謝晦等人與劉裕留下的宗室、舊將之間,以及荊州、江州等方鎮大員與中樞之間,錯綜複雜的權力博弈迅速白熱化。

原先被劉裕強力壓製下去的各方矛盾——門閥殘存的勢力、驕兵悍將的訴求、地域之間的隔閡——開始重新抬頭。各方勢力都在忙於重新站隊、鞏固權位、瓜分遺產,誰也無暇,更無力去顧及遠在西北、一直“不服王化”的北秦。

原本針對北秦的潛在軍事威脅、經濟封鎖、外交孤立,隨著建康權力中心的混亂和內耗,幾乎在一夜之間鬆弛了下來。來自南方的細作活動明顯減少,邊境壓力驟減。甚至,有個彆靠近北秦的南朝邊將,為了給自己留後路或換取某些利益,開始偷偷與北秦進行小規模的、心照不宣的物資交易。

與此同時,北方的巨獸北魏,也因劉裕之死而陷入了戰略上的重新評估。

拓跋嗣和他的謀臣們深知劉裕的厲害。這位南朝新主的死亡,無疑大大減少了北魏南下的阻力,是一個絕佳的擴張機會。然而,機會指向何方?

是趁劉宋新喪、主少國疑之際,大舉南下,飲馬長江?還是先徹底拔除身後那顆越來越紮人的釘子——北秦?

朝堂之上,爭論激烈。一部分將領強烈主張先行西征,認為陳衍的北秦推行漢法,收攏人心,潛力巨大,若任其坐大,將來必成心腹大患,應趁其羽翼未豐,以泰山壓頂之勢徹底碾碎。

但更多理性的聲音占據了上風。以崔浩為代表的謀臣指出:劉裕新喪,南朝動蕩,此乃天賜南下良機,千載難逢。若此時調集重兵西征,陷入隴右山地的泥潭,必將錯過奪取淮南、甚至江東的最佳時機。陳衍雖桀驁,然其地僻民貧,實力有限,短期內難以威脅北魏根本。不如暫緩對北秦的征討,甚至可作出些許緩和姿態,集中全力,先圖南朝膏腴之地。

拓跋嗣最終采納了後者之策。北魏的軍事重心開始明顯東移、南傾。屯駐在關中一帶的魏軍主力陸續抽調,雖然仍在邊境保持相當兵力對北秦進行威懾和封鎖,但那種持續不斷、一波猛似一波的進攻壓力,驟然減輕了。

來自平城的旨意也悄然發生變化。邊境魏將收到的命令從“全力剿滅”變成了“嚴密監視,擇機削弱”。甚至,有北魏的使者帶著不那麼咄咄逼人的國書來到安定,言語中暗示隻要北秦“安分守己”,不再主動挑釁,魏夏之間或可維持一段時間的“相對平靜”。

南北兩大強權幾乎同時因內部變故而放緩了擠壓的步伐,這讓一直處於窒息性壓力下的北秦,終於獲得了一口喘息之機。

安定王府內,氣氛卻並未因此而變得輕鬆。包括老魏在內的一些將領興奮不已,認為這是主動出擊、擴張地盤的天賜良機。

“王爺!魏狗和南蠻子都自顧不暇了!咱們正好殺出去,拿下天水、略陽,把地盤連起來!”

“沒錯!此時不取,更待何時?”

然而,陳衍的反應卻出奇的冷靜,甚至可以說是保守。他站在那幅日益精細的雍涼地圖前,目光深邃,久久不語。

“出擊?拿什麼出擊?”陳衍終於開口,聲音平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份量,“就憑我們這剛剛能吃飽飯的幾千府兵?去攻打北魏重兵駐守的城池?還是去招惹正在舔舐傷口、卻依然凶狠的赫連勃勃?”

他轉過身,目光掃過眾將:“劉裕死了,北魏要南下了,這確實給了我們時間。但這時間,不是讓我們去擴張的,是讓我們來活命的!更是讓我們來長大的!”

他猛地一拍地圖,手指重重地點在安定一帶:“我們的根基還太弱!就像一棵剛種下的小樹,一場大風就能連根拔起!現在外麵的風暫時小了,我們要做的不是急著把枝葉伸得更遠,而是趕緊往下紮根!紮得深深的,牢牢的!”

“傳令!”陳衍的聲音斬釘截鐵,“全軍轉入休整備戰期。未來一至兩年,北秦的國策隻有一個:固本培元,蟄伏發展!”

陳衍抓住了這寶貴的戰略窗口期,開啟了一場北秦內部全方位的深化建設。

均田令被更徹底地推行下去。陳衍任命徐祚專門負責清丈田畝,處理糾紛,確保政策落實到每一戶。他親自督導興修水利,利用冬季農閒,征發民夫,開挖溝渠,修建陂塘,儘可能地抗旱防澇。從南方偷偷引進的“龍骨水車”模型被仿製並小範圍推廣,雖然笨重,卻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高地的灌溉難題。
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
慕容月則大力推廣陳衍根據現代知識提出的“代田法”、“區種法”等精耕細作技術,並組織老農總結經驗,編成簡易農書,試圖提高單位產量。糧倉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開始有了實實在在的積蓄。

軍工坊區的爐火日夜不息。在陳衍的親自指導下,“灌鋼法”的工藝終於取得了穩定性突破。雖然產量依然有限,但已經可以小批量生產出質量遠超普通鐵料的鋼材。這些優質鋼材被優先用於打造軍官的佩刀、槍頭、弩機關鍵部件和箭頭。

標準化生產被嚴格執行,甚至更加細化。工匠們被分為不同班組,專精於一道工序,效率和質量進一步提升。修複的鎧甲、兵器被精心保養,庫存量穩步增加。

陳衍還設立了“匠作司”,由幾名經驗豐富的老工匠和略通文墨的文書負責,專門記錄、總結、改進各項工藝技術,甚至嘗試一些小小的創新。知識開始被有意識地積累和傳承。

軍隊沒有因和平跡象而鬆懈,反而進入了更加嚴格和係統化的訓練期。由於外部壓力減輕,輪訓製得以實行。府兵們分批返回家鄉從事農業生產,另一批則集中起來進行高強度操練。

訓練內容不再是簡單的隊列和拚殺,增加了山地行軍、野外生存、埋伏偽裝、小隊協同戰術等科目。陳衍將現代軍事思想的皮毛融入其中,強調紀律、協同和應變能力。

老兵被組織起來擔任教官,將他們的實戰經驗傳授給新兵。一場又一場針對北魏、夏軍戰術特點的軍事演習在隴山之中展開。軍隊的戰鬥力在從“烏合之眾”向“精銳之師”悄然轉變。

慕容月展現了卓越的內政才能。她協助陳衍初步建立了更有效率的行政體係,劃分了職責,規範了流程,嚴厲查處了幾起貪墨案件,樹立了王府的威信。

她特彆重視教育和對人才的選拔。在安定城內設立了簡陋的“學館”,不僅教授孩童識字算術,也麵向軍中略有潛力的年輕士卒和吏員,講授基本的兵法、律法和管理知識。她提出“不論門第,唯才是舉”的原則,從流民、降卒甚至底層府兵中,挖掘出幾個頗具潛力的苗子,加以培養任用,慢慢打破了對原有晉室舊吏的依賴。

麵對北魏拋來的“緩和”橄欖枝,陳衍采取了務實而警惕的態度。他允許邊境進行有限度的、可控的民間貿易,用毛皮、藥材換取急需的鹽、鐵、布匹,但嚴格禁止任何戰略物資流出。對於北魏的使者,他禮儀周到,但涉及實質問題則虛與委蛇,絕不做出任何承諾。

對於赫連勃勃的夏國,他繼續采取“拉打結合”的策略。一方麵通過賄賂、挑撥分化其內部部落,另一方麵對任何越境騷擾都給予毫不留情的對等報複,讓赫連勃勃始終無法下定決心發動全麵進攻,又舍不得完全撕破臉。

同時,陳衍和慕容月都將目光投向了更西邊和更北邊。他們派出少量精乾人員,嘗試接觸河西走廊的北涼、西涼以及草原上的柔然部落。雖然成效甚微,但為北秦開辟了極其微弱的外部視野和信息渠道。

難得的和平期給北秦帶來了肉眼可見的變化。安定城城牆得到了徹底加固,城外田野重現生機,市集開始有了些許人氣。府兵們的臉上少了些菜色,多了些精悍之氣。工匠們敲打鐵器的聲音變得更有節奏。學館裡傳出的讀書聲雖然稚嫩,卻代表著未來的希望。

喜歡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請大家收藏:()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禦獸之我真不是天才 修真萬年之我的傻婿人生 表嫂守寡後,卻做了我的女人 烽火涅盤抗日血淚 壞消息有鬼,好消息我會修仙 開局守倉庫,我在川軍造王牌 妹妹被賣紅燈區,大帝歸來殺瘋了 娛樂天王:從橫店演屍體開始 外灘渡劫?我749身份曝光了! 多了一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