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8章 離間暗流_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_线上阅读小说网 

第248章 離間暗流(1 / 1)

黃河兩岸,礟石對轟的巨響、人馬喧囂的躁動,構成了戰爭的主旋律。然而,在這表麵的激烈對抗之下,一股陰險而致命的暗流,正悄然開始湧動。陳衍深知,麵對北魏這樣的龐然大物,僅憑軍事上的硬碰硬和戰術奇襲遠遠不夠,還需從內部瓦解其鬥誌,而人心,往往是權力結構中最脆弱的一環。

他召來了負責情報與隱秘行動的官員,以及心思縝密的慕容月。

“拓跋燾麾下,並非鐵板一塊。”陳衍目光幽深,“鮮卑貴族與漢人豪強、部落首領之間,功臣與新貴之間,豈能沒有齟齬?尤其是前線將領浴血拚殺,後方朝堂之上,難道就無人嫉妒其功,擔憂其尾大不掉?”

慕容月立刻領會了他的意圖:“陛下是想行離間之計?隻是……拓跋燾雄主也,尋常反間計恐難奏效。”

“尋常計策自然不行。”陳衍冷笑一聲,“但若這‘謠言’出自他們自己人之口,並且半真半假,點到即止呢?”

他很快選定了一批身份特殊的俘虜——並非普通士卒,而是幾次戰鬥中俘獲的幾名北魏中層軍官,他們大多出自鮮卑小貴族或漢人士豪家庭,在平城有些許人脈,了解朝中一些風向,但又並非核心權貴,更容易被撬開嘴巴,也更容易被相信。

這些人起初還頗為硬氣,但在北秦或明或暗的“優待”與“暗示”下,加之對戰爭的厭倦和對未來的恐懼,其中一兩人終於心理防線鬆動。

陳衍並未要求他們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,隻是讓他們寫下幾封“報平安”或“訴苦”的家書。信中內容大多正常,但會在不起眼的角落,夾雜一些模糊的抱怨:

“聽聞長孫將軍日前又獲大勝,然朝中似有非議,謂其耗損過巨……”

“豆代田將軍勇冠三軍,然性剛直,恐招小人嫉恨……”

“此番若能生還,隻求卸甲歸田,朝中是非,實非我等武夫所能涉足……”

這些信件,通過北秦細作、或是被故意“疏忽”放回的傷兵俘虜,幾經周折,最終流入北魏大營乃至後方平城。

起初,這些流言如同水滴入海,並未引起太大波瀾。但正所謂三人成虎,尤其是在前線戰事不順、將士疲憊焦慮的背景下,這種涉及個人功過、朝堂傾軋的閒言碎語,傳播得格外迅速,也更容易被采信。

很快,軍營酒肆之間,將領幕府之內,開始出現一些竊竊私語:

“聽說了嗎?好像有人彈劾長孫將軍輕敵冒進,折損兵馬……”

“豆代田將軍上次冰橋之敗,聽說朝中很是不滿,要追究責任……”

“咱們在前線拚死拚活,還不是給那些平城的貴人當墊腳石?功勞是他們的,黑鍋是我們的……”

這些流言蜚語,像無形的毒刺,精準地刺入了北魏大軍本就因久攻不下、傷亡頗重而變得敏感脆弱的神經。尤其是那些身處前線、手握兵權的將領,如長孫翰、豆代田等人,雖然未必全信,但聽到這些風聲,心中難免泛起嘀咕,行事變得更加謹慎,甚至開始下意識地保存實力,與其他部係的將領之間也平添了幾分微妙的隔閡和猜忌。

他們向拓跋燾呈送軍情戰報時,措辭可能更加斟酌,強調困難,為自己預留後路。各部之間的協同配合,也不如以往那般順暢無間。

拓跋燾何等人物,很快便察覺到了軍中這股不正常的氛圍。他厲聲斥責,甚至處罰了幾個傳播流言最甚的士卒,試圖以鐵腕壓下這股歪風。

“此乃南賊詭計,意在亂我軍心!再有妄議朝政、離間君臣者,斬立決!”

君王的威嚴暫時壓製了表麵的議論,但那猜忌的種子一旦播下,便已在陰暗的土壤中悄然生根。將領們表麵上更加恭順,但內心的疑慮和自保之心卻難以完全消除。那種全軍上下同心、如臂使指的巔峰狀態,已然蒙上了一層難以察覺的陰影。

陳衍在南岸,通過細作反饋,得知謠言已開始發酵,嘴角泛起一絲冷意。

“陽謀易破,心魔難除。拓跋燾,就算你知道是計,又能如何?你堵得住天下悠悠之口,能堵得住麾下將士心中的猜疑嗎?”

這無聲的離間暗流,或許無法直接摧毀北魏大軍,卻像一種慢性毒藥,正在緩慢而持續地侵蝕著其戰鬥力和凝聚力,為即將到來的最終決戰,埋下了一個不可預測的變數。

喜歡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請大家收藏:()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七零斷親改嫁,懶美人養崽躺贏 一章極速快穿,炮灰們崛起了 八零改嫁絕嗣大佬,隨軍後成團寵 末世海上堡壘 榴蓮味的星光 維度代行者 戰神圖譜 瘋了吧?你管這叫58號落選秀? 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 魂穿大唐:開局便被長樂賴上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