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6章 長安新曦,河西隱憂_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_线上阅读小说网 

第276章 長安新曦,河西隱憂(1 / 2)

晨曦微露,金紅色的光芒刺破雲層,灑在未央宮高聳的鴟吻和巍峨的飛簷上。曆經戰火洗禮的古老宮殿,在工匠們數月的精心修葺下,雖未完全恢複昔日的金碧輝煌,卻已洗儘頹唐,顯露出莊嚴肅穆的氣象。

宮門緩緩開啟,身著玄色朝服的文武百官,按品秩魚貫而入。他們的靴底踏過新鋪的青石板,發出整齊而輕微的聲響,在空曠的宮前廣場上回蕩。許多人眼中仍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興奮與恍惚——從隴西邊陲到煌煌長安,從割據一方到入主這天下聞名的帝王之都,這一切恍如夢境。然而,前方未央前殿那深邃的門洞,以及門口持戟而立、甲胄森嚴的玄甲侍衛,又在無聲地提醒著他們,這已是毋庸置疑的現實。

辰時正刻,鐘鼓齊鳴,悠揚而肅穆的樂聲傳遍宮闕。

“陛下駕到——”

內侍官清越悠長的唱喏聲響起,百官立刻屏息凝神,分列大殿兩側,躬身垂首。

陳衍身著十二章紋玄色冕服,頭戴垂有十二旒白玉珠的平天冠,緩步從屏風後走出,登臨禦座。冕旒微微晃動,遮蔽部分視線,卻更顯其目光深邃難測。他麵容沉靜,曆經風霜的眉宇間已積威深重,舉手投足間自有統禦八方的氣度。遷都登基不過月餘,他已迅速適應了這九五之尊的身份。

“吾皇萬歲,萬歲,萬萬歲!”

殿中文武齊聲山呼,聲浪震徹梁宇。

“眾卿平身。”陳衍的聲音清朗平穩,穿透大殿。

“謝陛下!”

朝會伊始,各部大臣依次出列,稟報政務。內容多與遷都後的安撫、春耕的準備、宮室官署的進一步完善相關。雖瑣碎,卻是一切步入正軌的必要過程。陳衍耐心聽著,偶爾發問,或做出簡短的批示,條理清晰,決策果斷。

約莫半個時辰後,戶部尚書李繁手持玉笏,緩步出列。他年約五旬,麵容清臒,眉頭習慣性地微鎖著,仿佛總在算計著天下的錢糧收支。

“臣,戶部尚書李繁,有本啟奏。”

“講。”陳衍目光轉向他。

“陛下,”李繁深吸一口氣,聲音帶著顯而易見的凝重,“自去歲黃河決戰,至陛下遷都長安、犒賞三軍,國庫耗用甚巨。雖得北魏、涼州部分倉儲,然新增兵馬、撫恤傷亡、安置流民、百官俸祿、宮室修繕……在在需錢。如今庫府所存之錢帛糧秣,若僅支應日常用度,或可維持半載;然若遇天災、戰事,則恐捉襟見肘。開源節流,已是刻不容緩。”

大殿內頓時安靜下來,落針可聞。所有人都知道,李繁說的是實情,也是新朝麵臨的最現實、最急迫的挑戰。

陳衍麵色不變:“李卿既提此事,想必已有計較。”

“陛下明鑒。”李繁繼續道,“開源之策,無非課農桑、通商賈、征賦稅。課農桑需待秋收,遠水難解近渴。當下之急,一在清查戶畝,推行均田,使民有所耕,國有所稅;二在重開商路,尤其是……”

他頓了頓,聲音提高了幾分:“河西走廊之道!”

“河西走廊,連接中原與西域,乃至更西之拂林、大食,實為黃金通道。商稅之利,曆來是王朝重要財源。此前陛下於隴西時,商路雖通,然規模有限。今陛下遷都長安,威加海內,正該廣招四方商旅,重振絲路繁華。若經營得當,僅此一項,歲入便可極大充盈府庫,供養大軍!”

這番話讓不少大臣點頭稱是,眼中露出期待之色。絲路財富,誰人不知?

然而,李繁話鋒一轉,眉頭鎖得更緊:“然則……近月以來,自涼州方麵傳來之商稅,非但未有增長,反有縮減之勢。往來商隊亦屢有抱怨,言道途不甚安寧,關卡稅吏時有刁難,成本大增。”

他稍稍抬頭,快速瞥了一眼禦座上的陳衍,語氣變得更加謹慎:“此外,按舊例,涼州北涼、西涼二藩,每歲應有貢賦送達。去歲因戰事紛擾,有所延遲,尚情有可原。然今歲春貢之期已過,敦煌、姑臧方麵,除卻幾份言辭謙恭、重申臣服的賀表之外,實質性的貢賦……至今未見啟運。催問之公文發出,亦如石沉大海,回應寥寥。”

“臣非置疑二藩忠義,或許確有路途不便、籌備不及之苦衷。”李繁斟酌著詞句,但話語中的疑慮已表露無遺,“然其態度曖昧,行事拖延,不免令人生疑。河西若生變數,則財源斷絕一也,側翼堪憂二也,於我國大勢,關礙非小!”

話音落下,大殿內響起一陣低低的議論聲。方才還沉浸在遷都喜悅中的群臣,仿佛被一盆冷水澆醒。河西,這個看似遙遠的後方,其重要性瞬間凸顯出來。

武將隊列中,一位身材魁梧、麵色赤紅的將領按捺不住,踏步出列,聲如洪鐘:“陛下!臣獨孤信以為,李尚書所言極是!沮渠蒙遜、李暠二人,向來首鼠兩端,畏威而不懷德!昔日我大軍與北魏決戰,彼等便觀望不前。今見我朝初定,國庫空虛,便心生怠慢,甚至可能暗中搗鬼!依臣之見,當立即派遣精銳之師,陳兵邊境,以示威懾!若其再不恭順,便揮師西進,一舉蕩平二藩,將河西徹底納入版圖!”
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
“獨孤將軍此言差矣!”一位文官立刻出言反駁,“陛下,我軍曆經大戰,亟需休整。國庫空虛,亦無力支撐大規模西征。涼州雖僻遠,然北涼沮渠蒙遜麾下盧水胡騎驍勇善戰,西涼李暠亦據敦煌險固之地,豈是易與之輩?一旦開戰,勝負難料,若僵持不下,反被北魏窺得機會,則大勢去矣!臣以為,當以安撫為主,遣使責問,曉以利害,或可令其收斂。”

“安撫?若安撫有用,何至於今日貢賦不至,商路不暢?”獨孤信怒目而視,“正是我國初定,方需以雷霆手段震懾宵小!示弱反而會令其得寸進尺!”

“此非示弱,乃持重之道!無十足把握與充足準備,豈能妄啟邊釁?”

文武雙方頓時爭論起來,主戰主和,各執一詞。朝堂之上,一時顯得有些喧鬨。

陳衍靜靜地聽著,手指無意識地在禦座的扶手上輕輕敲擊。他目光掃過爭論的臣子,最後落在一旁沉默不語的崔浩身上。

“崔卿,”陳衍開口,聲音不高,卻瞬間壓過了所有的爭論,“你如何看?”

崔浩緩緩出列,他年紀與李繁相仿,卻顯得更為沉穩乾練,眼神中透著洞悉世情的睿智。

“陛下,”崔浩躬身一禮,“李尚書所憂,確是實情。獨孤將軍之慮,亦非無因。然此刻貿然興兵,確非上策。然一味遣使責問,若其陽奉陰違,我朝卻無後續手段,反損天威。”

他略一沉吟,繼續道:“臣以為,當下之局,關鍵在於‘判斷’。需確切知曉,涼州二藩究竟意欲何為?心存觀望,欲待價而沽?還是已生異心,暗中勾結外敵,意圖不軌?其國內情形又如何?是沮渠蒙遜或李暠一人之意,還是其臣下共同所為?”

“未知虛實,則一切對策皆如盲人摸象。”崔浩總結道,“故臣建議,雙管齊下。一麵,立即加派精乾細作,潛入河西,詳查二藩動向,尤其是其與北魏、柔然是否有使節往來。另一麵,可正式派遣使團,攜陛下詔書,明麵上嘉獎其往日恭順,慰問地方,實則觀其反應,探其虛實。如此,外示恩寵,內查真情,方可為下一步決策提供依據。”


最新小说: 氪金變強?爹,你到底有多少資產 搬家七次,七位病嬌青梅還在追我 敢用預製菜?我直播溯源中央廚房 離開山區?不,我要留下來 六零年屯裡,我開係統商城當萬元 都有空間了那不得重生啊 重生香江:從上官小寶徒弟開始 靈力複蘇:我的高中生活不正常 鬼帝在都市 穿越神雕:我拜楊過為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