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1章 國號與年號_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_线上阅读小说网 

第331章 國號與年號(1 / 1)

登基大典的吉日由欽天監緊鑼密鼓地推算遴選,而與此同時,另一項關乎國本、象征新朝法統與氣象的重大決策,也提上了議程——定國號,立年號。

未央宮一側的宣室殿內,氣氛莊重而專注。此處雖不及太極殿宏偉,卻更顯幽靜,是皇帝與核心重臣商議機密要務之所。今日與會者不多,卻皆是北秦真正的權力核心:皇帝陳衍、皇後慕容月、尚書令崔浩、大將軍王鎮惡,此外還有兩位以學識淵博、精通典章禮製著稱的老臣——太常卿鄭默和著作郎孫紹。

殿內彌漫著淡淡的墨香和書卷氣息。巨大的案幾上鋪開著數卷古籍輿圖,旁邊散落著一些寫滿字的紙箋。

陳衍端坐主位,神色平靜,目光掃過眾人:“今日請諸卿來,所議之事,關乎新朝根本。國號、年號,看似名器,實則為立國之精神,統禦之綱領,不可不慎。諸卿皆乃股肱,暢所欲言便是。”

崔浩作為文臣之首,當先開口,他顯然早有腹稿,從容不迫道:“陛下,臣以為,國號當沿用‘秦’字。”

他頓了頓,看到陳衍示意繼續的眼神,便侃侃而談:“其因有三。其一,承襲周秦正統。周起於岐山,秦興於關中,皆以此地為基,橫掃六合,一統天下。陛下亦起自北地,定鼎關中,西平涼州,其勢與古秦相合,此乃地緣之承。立都長安,更顯繼承周秦道統之意。”

“其二,正名順言。自陛下稱王以來,天下皆以‘北秦’稱之,軍士百姓,已習此號,驟然更改,反生淆亂。且‘秦’字本有開拓、強韌之意,契合我軍武之風。”

“其三,”崔浩聲音略沉,“區彆於南北僭偽。南方劉裕篡晉稱宋,北方拓跋氏僭稱魏帝。我朝若沿用‘秦’號,正可昭示天下,唯我才是承繼華夏正統之所在,非是另起爐灶,而是光複舊疆,重振古道。”

太常卿鄭默撚須點頭,補充道:“崔令所言極是。《史記》有載,‘秦之先,帝顓頊之苗裔’。陛下雖起於寒微,然功業蓋世,德配天地,正合古帝王‘起於微末而王天下’之象。用‘秦’號,於古有征,於今有利。”

王鎮惡聽得連連點頭,他雖然對引經據典不甚了了,但覺得“秦”字聽著就霸氣、熟悉,而且兄弟們也都認這個號,便粗聲道:“俺覺得挺好!秦就秦!聽著就提氣!咱們的兵就是秦兵,咱們的將就是秦將!打出來的天下,就叫大秦!”

慕容月微微頷首,聲音清越:“臣妾亦讚同。‘秦’號已深入人心,軍心民心所係,不宜輕動。且立足關中,西通西域,東望中原,北拒胡虜,南懾荊襄,以‘秦’為號,恰如其分。”

陳衍靜靜聽著,目光深邃。他自然明白“秦”號的諸多好處,這幾乎是毫無懸念的選擇。他緩緩點頭:“諸卿所言,甚合朕意。國號,便定為‘大秦’。”

“陛下聖明!”眾人齊聲道。國號之事,就此塵埃落定,簡潔而高效。

接下來,便是更為微妙,也更能體現新朝取向的年號之爭。

著作郎孫紹率先開口,他年紀最長,學究天人,顫巍巍道:“陛下,年號者,紀天下之用,亦寓君王之誌,需慎之又慎。臣翻閱古籍,以為可選‘天啟’二字。此號出自《左傳》,‘天啟之矣’,又暗合近日祥瑞頻現,天意昭然,寓意新朝受命於天,開啟盛世。”

崔浩卻搖了搖頭,道:“孫公所言雖好,然‘天啟’稍顯虛泛,且前朝亂世,亦多有僭越之輩用此類年號,稍嫌不美。臣以為,‘武定’二字更佳。陛下以武定亂世,平天下,此號可彰顯陛下赫赫武功,震懾不臣之心。”

王鎮惡一聽,立刻附和:“武定好!這個好!聽著就帶勁!讓人知道咱們大秦的天下是馬上打下來的!”

然而,陳衍卻微微蹙眉。他輕輕敲了敲桌麵,道:“武功不可廢,然治國豈能一味恃武?天下久經戰亂,生民疲敝,亟待休養。朕之心,更在於‘定’之後,如何‘興’之。”

他這話一出,殿內頓時安靜下來。所有人都品味著皇帝話語中的深意。

慕容月眼眸微亮,輕聲道:“陛下聖慮深遠。打天下難,治天下更難。如今根基初定,確應以休養生息、勵精圖治為要。”

陳衍的目光投向一直沉默的鄭默:“鄭卿,可有既能體現天命,又含勵精圖治、中興盛世之意的年號?”

鄭默沉思片刻,眼中精光一閃,道:“陛下,或可用‘永興’二字?”

“永興?”陳衍重複了一遍。

“正是。”鄭默解釋道,“‘永’者,長久、穩固之意,寓我大秦國祚綿長,帝業永固。‘興’者,興起、昌盛之謂,既指陛下興起於亂世,開創基業,更寓新朝建立後,百廢待興,萬物複蘇,國家走向繁榮昌盛。此二字,既有承天受命之穩,又有奮發進取之誌,更飽含對百姓安居樂業、國家長治久安之期盼。”

崔浩聞言,細細品味,不禁撫掌:“妙!‘永興’二字,確比‘武定’更為圓融宏大意深。武定過於鋒芒畢露,而永興則剛柔並濟,既不忘根本,更著眼於未來。契合陛下止戈興仁、與民休息之聖意。”
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
王鎮惡雖然覺得“武定”更直接,但聽崔浩和皇帝都似乎更傾向“永興”,也撓撓頭道:“俺是個粗人,不過聽著‘永興’是比‘武定’顯得……嗯,更大方點?好像盼頭也更足些。”

陳衍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神色。他緩緩站起身,走到窗前,望著窗外未央宮恢宏的殿宇群和遠處長安城的嫋嫋炊煙。

“永興……永興……”他低聲吟哦著這兩個字,仿佛在掂量其間的千鈞重量。

片刻後,他轉過身,目光堅定,朗聲道:“善!大亂之後,必有大治。朕不願做一個隻知道窮兵黷武的君王。朕要這天下,從此止乾戈,息烽火;要這百姓,能安居樂業,永享太平;要這大秦,社稷永固,國運興隆!”

他的聲音在宣室殿內回蕩,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心和遠大的抱負。

“年號,便定為‘永興’!”

“願自明年元月初一始,改元永興。使我大秦,開萬世之太平,啟永興之盛世!”

“陛下聖明!永興盛世,必當實現!”殿內眾人,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,都被陳衍這番話所感染,齊齊躬身行禮,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與使命感。

國號“大秦”,立足現實,繼承正統,沉穩有力。

年號“永興”,展望未來,心懷萬民,誌存高遠。

這一日,在這間並不算特彆起眼的宮殿裡,決定了新王朝的名號與最初的誌向。它們將刻印在即將鑄造的錢幣上,書寫在未來的史書裡,頒布到天下的每一個角落,成為一個全新時代的開端。

“永興”二字,如同一聲洪亮的號角,吹響了大秦王朝建設的序曲。

喜歡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請大家收藏:()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一章極速快穿,炮灰們崛起了 八零改嫁絕嗣大佬,隨軍後成團寵 末世海上堡壘 榴蓮味的星光 維度代行者 戰神圖譜 瘋了吧?你管這叫58號落選秀? 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 魂穿大唐:開局便被長樂賴上了 惹我?首富我閨蜜,攝政王我義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