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0章 工械司升格_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_线上阅读小说网 

第350章 工械司升格(1 / 1)

未央宮內的權力架構日益精妙,土地、財稅、科舉、教育諸項新政如同精密齒輪般相繼就位,開始齧合轉動。然而,陳衍始終未曾忘記,自己能在亂世中崛起,直至開創這永興新朝,其最初、也是最核心的資本之一,便是那遠超時代的“工械”之力。從改良軍械獲得家族重視,到北府軍中獻焦炭煉鐵術,再到改進馬具、打造筒袖鎧、完善攻城器械……技術,始終是他手中最鋒利的破局之刃。如今江山初定,豈能讓這利刃蒙塵?將其納入國家正軌,係統化、規模化地發展,成為必然的選擇。

這一日,陳衍召來了尚書令崔浩、新任工部尚書,以及一位特殊的人物——原北府軍工械營的實際負責人,那位沉默寡言、雙手布滿老繭與燙傷疤痕的老匠師,墨衡。此刻,他已被破格提拔,暫領將作監丞之職。

議事地點並非在莊嚴的宣室殿,而是在將作監下屬的一處巨大工坊內。這裡爐火熊熊,錘聲叮當,空氣中彌漫著金屬、木料和煤炭混合的氣息。陳衍更喜歡這裡的氛圍,務實而充滿創造力。

他指著一排新打造出的、閃爍著冷冽寒光的“永興式”橫刀和長槊,對眾人說道:“朕能得天下,將士用命固然首功,然此等利刃堅甲,亦功不可沒。工械之術,非雕蟲小技,實乃強國之基,銳軍之膽!”

工部尚書躬身道:“陛下聖明。如今工部與將作監已按製運轉,負責宮室營造、器械修繕、水利工程等。然,此類事務多為循舊例而行。似軍械改良、新技術研發等事,仍顯分散,缺乏統籌,更缺乏……如陛下以往那般的天馬行空之思。”

崔浩接口道:“臣亦以為,當設立一專門機構,超然於常規工務之上,專司精良軍械之研發、國之重器之打造、以及利民新器之試製。此機構需得陛下親自關注,撥付專款,彙聚天下巧匠奇才,給予特殊待遇,使其能心無旁騖,精益求精。”

陳衍點頭,目光投向一直沉默的墨衡:“墨卿,你以為如何?若讓你總管此事,你需要什麼?”

墨衡抬起頭,眼中閃爍著工匠特有的專注光芒,他言簡意賅:“陛下,需要地方,需要錢糧,需要人手,更需要……‘不管’。讓懂行的人管事,讓乾活的人安心乾活,彆讓亂七八糟的規矩和官樣文章捆住了手腳。”

陳衍聞言大笑:“好一個‘不管’!說到了根子上!即是如此,朕意已決。”

他環視眾人,決斷道:“即日起,於工部之下,特設‘軍器監’!墨衡,朕任命你為首任軍器監少監,秩同四品,直接對朕與工部尚書負責!”

“軍器監”三字一出,便知其定位與權限皆不同於普通衙門。

“軍器監之職權,”陳衍繼續道,“一,專司全軍製式軍械之研發、改良、定型與監造。凡弓弩甲胄、刀槍劍戟、攻城守城器具、戰車艦船,皆由其統管。各地官營匠坊,需依軍器監頒發之圖譜、標準進行生產。”

“二,探訪、搜集、試驗天下一切有益於軍國之事的新技術、新工藝。無論是冶金、鍛造、木工、火藥,乃至農具、織機,凡能強兵或富國者,皆可研究。”

“三,彙聚、培養能工巧匠。給予其優厚俸祿,其技藝可傳子孫,其功勳可比軍功,優異者,朕不吝封爵賞金!”

“四,軍器監所需錢糧物料,由國庫設專項支應,戶部、工部不得截留克扣。其內部管理,由墨衡製定章程,隻需報朕批準,不必事事遵循常例。”

這道命令,幾乎是為技術研發量身打造了一個“特權地帶”。墨衡激動得臉色潮紅,重重一抱拳:“臣!定不負陛下重托!”

崔浩提醒道:“陛下,此監權力甚重,產出之物關乎國本,保密與監察亦需跟上。”

“嗯,”陳衍頷首,“禦史台會派員常駐監察,但隻察貪腐舞弊、泄密失職,不乾預技術研發之事。軍器監周邊,由禁軍劃出專區,嚴加守衛。”

詔書隨即頒布。軍器監的衙署並未設在皇城內,而是直接設在了長安城西原北府軍的一處大型舊工坊內,這裡設施齊全,場地開闊,且便於保密。

消息傳出,引起了不小的震動。文武百官對此看法不一。多數文臣對此不以為然,認為不過是陛下念舊,給工匠們提了提地位,於國家大政無足輕重。部分武將則頗為期待,希望能獲得更好的裝備。

而對於天下的工匠們而言,這無疑是一聲春雷!陛下竟然專門為工匠設立了如此高規格的衙門,其主管甚至官至四品,還能得享封爵?這是千百年來從未有過的事情!許多鬱鬱不得誌的能工巧匠,或是被豪強奴役的匠戶,心中頓時燃起了希望。

軍器監迅速開始運轉。墨衡首先做的,便是將從北府軍時期就跟隨他的那些核心工匠骨乾召集起來,賦予重任。同時,派出乾吏,持皇帝手諭,前往各地搜羅人才:會打特殊鋼材的鐵匠、會製強弓的弓匠、會設計巧妙機關的能人、甚至會煉丹製藥的方士……皆在征召之列,待遇從優。
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
陳衍果然如承諾般,時常親臨軍器監視察。他不再具體指導如何打鐵,而是提出一些方向性的構想和來自現代記憶的模糊概念:

“能否設計一種更省力、射程更遠的弩?”

“戰船的龍骨結構,是否可以更加堅固?”

“這種猛火油,除了焚燒,是否還有其他用法?”

“農具的犁頭,怎樣設計才能耕得更深更省力?”

他將這些“難題”拋給墨衡和工匠們,鼓勵他們大膽嘗試,不要怕失敗。經費和設備,幾乎有求必應。

很快,軍器監內變得比任何衙門都更加忙碌和“混亂”。這裡沒有嚴格的尊卑等級,隻有技術的優劣。時常可以看到白發老匠和年輕學徒為了一個技術細節爭得麵紅耳赤;可以看到試驗場上,新打造的弩機將箭矢射向遠方的標靶;可以看到冶鐵爐旁,工匠們試驗著新的燃料配比和淬火工藝……

一套初步的標準化生產流程和質檢標準被製定出來,要求所有出廠軍械必須刻上工匠和監造官的名字,一旦出現問題,可以追查責任,這也反過來促進了質量的提升。

軍器監的升格與設立,標誌著新朝對技術力量的正式認可和係統化整合。它不再僅僅是戰爭時期的臨時機構,而是成為了國家機器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。這裡迸發出的火花與敲擊聲,正在為永興王朝的武備與民生,默默地鍛造著更鋒利的刃與更堅實的盾。一股源自技術進步的、難以估量的力量,開始被有意識地引導和激發,即將深刻地影響這個時代的走向。

喜歡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請大家收藏:()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妹妹被賣紅燈區,大帝歸來殺瘋了 娛樂天王:從橫店演屍體開始 外灘渡劫?我749身份曝光了! 多了一道 重生:我的青梅和竹馬 風裡雨裡不如有你 從愛情公寓開始製作神劇 綜各世界組邪門cp 奧術徽記 下山複仇,我是世間最後的龍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