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4章 度量衡統一_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_线上阅读小说网 

第354章 度量衡統一(1 / 1)

“永興通寶”的鑄造與推行,如同為帝國的經濟血脈注入了強心劑,使得交易有了統一、可靠的價值尺度。然而,陳衍與朝中重臣們很快意識到,若要這經濟血脈真正暢通無阻,僅僅統一錢幣是遠遠不夠的。在市井坊間,在官府倉庫,在田畝清丈之中,另一個同樣混亂且危害巨大的問題日益凸顯——那便是度量衡的極度不統一。

前朝數百年的動蕩與割據,使得各地度量衡標準千差萬彆。同樣一“鬥”,在關中、在河東、在河西,其實際容量可能相差甚遠;一“尺”之長,一“斤”之重,亦是無有定準。奸商猾吏借此上下其手,大進小出,盤剝百姓,欺瞞官府。征收賦稅時,用的是“官鬥”、“官秤”,往往比市麵通行者更大、更重;發放糧餉俸祿時,則可能改用小鬥短秤。民間交易更是糾紛不斷,爭吵鬥毆皆因於此。這種混亂,嚴重阻礙了商業發展,腐蝕了賦稅公平,也侵蝕著新朝的統治根基。

這一日,度支尚書李繁在稟報新錢推行情況時,麵帶憂色地提到了另一個難題:“陛下,新錢推行雖初見成效,然各地征收租調糧食、絹帛),仍因鬥斛、尺秤不一,弊端叢生。河東郡上報田租三千石,按其地大鬥,實則不足兩千五百石;而發放隴西軍餉若按京中小鬥,則士卒所得銳減,必生怨言!此弊不除,新錢之利,恐折半矣!”

陳衍聞言,眉頭緊鎖。他來自現代,更深知標準化對於經濟運行的重要性。度量衡的混亂,比貨幣混亂更為隱蔽,卻也更為基礎,它直接挑戰著公平和秩序。

“豈能如此!”陳衍沉聲道,“朕統一天下,豈能容度量衡各自為政?此事關乎賦稅、關乎民生、關乎朝廷信譽,必須徹底統一!”

他立即下令,由尚書省總攬,工部牽頭,度支、戶部、太府寺掌管皇室庫藏,亦需標準度量)協同,並征召墨衡等精通工藝的專家,立即著手製定全國統一的度量衡標準。

“標準如何定?”工部尚書請示。

“考訂古製,參酌時宜,務求精準便民!”陳衍指示,“以當今關中通行、較為公允者為基礎,略加調整,定為永興官製。”

一場精密的考訂工作隨即展開。學者們翻檢《漢書·律曆誌》等古籍,考證古代度量衡原器;工匠們則精心選擇不易變形的硬木、青銅,開始製作標準器物的雛形。

最終,經過反複驗證和測算,新的標準被確定下來:

度:以一枚黍粒的寬度為一分,十分為一寸,十寸為一尺永興尺,約合今23.1厘米),十尺為一丈。

量:以一千二百枚黍粒所占容積為一龠,二龠為一合,十合為一升永興升,約合今600毫升),十升為一鬥,十鬥為一石。

衡:以一百枚黍粒的重量為一銖,二十四銖為一兩,十六兩為一斤永興斤,約合今256克),三十斤為一鈞,四鈞為一石。

標準既定,工部與將作監、軍器監集中最優秀的匠人,開始批量製作標準器。材料選用上乘的青銅或硬木,精心鑄造雕刻。

度器:製作了標準銅尺、木尺,上刻分明刻度。

量器:鑄造了標準銅鬥、銅升、銅合,內壁光滑,容量精準。

衡器:製作了標準銅權砝碼),有一兩、一斤、一鈞等不同重量;同時製作了等臂式銅衡杆天平)和新型的杆秤稱重更大之物),要求毫厘不差。

每一套標準器上,都銘刻有“永興元年製”字樣,以及工匠和監造官的姓名,以示負責,並防偽冒。

詔書隨之頒布天下:“《永興度衡量詔》:朕以寰宇混一,車書同軌,豈可度量異衡?今考訂古製,製定永興新度、量、衡……頒行天下,以為永式。自明年元月初一始,所有官私交易、田畝丈量、賦稅征收、物資支給,皆需以新頒官製為準!敢有仍用舊製,或私造不合規製之器者,必懲不貸!”

詔書還規定:由朝廷統一製作一批標準器,頒發至各州、郡、縣官府,作為地方校準之本。同時允許民間工匠依官製樣式仿造度量衡器,但必須經官府校驗、烙上官印後,方可上市售賣使用。

詔令下達,全國各州縣衙門立刻忙碌起來。京都將作監製作的第一批標準器,由信使快馬加鞭,護送前往各地。

長安東、西兩市,成為了第一批推行新製的示範區。市令率領胥吏,帶著嶄新的標準銅鬥、銅秤,來到各個商鋪、貨棧,當眾校驗。

“王記米鋪,你這鬥偏小一成!即刻銷毀,換用官鬥!”

“李記綢莊,你這尺長了半分!以後進貨出貨,需用此標準尺!”

商戶們反應各異。一貫誠信經營的,自然歡迎,畢竟公平交易方能長久。而那些慣於弄虛作假的奸商,則如喪考妣,但也隻能眼睜睜看著他們作弊的工具被當眾砸毀或沒收。

在州縣鄉村,新標準的推行則伴隨著更多的困惑與緩慢的適應。收租稅的胥吏帶來了官鬥官秤,農民們圍在一旁,緊張地看著自家的糧食被倒入那陌生的、似乎更大的官鬥中,用那冰冷的官秤稱量。

“這新鬥……好像比咱以前用的大啊?”老農嘀咕著,心裡計算著自家要多交多少糧食。

胥吏則大聲宣讀詔書:“陛下統一度量,就是為了公平!以後全天下都用一樣的鬥,一樣的秤!誰也彆想占便宜,誰也不會吃虧!”

雖然初期難免有怨言和不解,但朝廷態度堅決,禦史巡查嚴密,使得新標準得以強力推行。

更大的意義體現在商貿和稅收上。來自不同地區的商人,終於可以使用同一套標準進行交易,減少了無數的爭吵和欺詐,信任度大大提高,跨區域貿易變得更加活躍。官府在征收賦稅、發放俸餉、管理倉庫時,也有了清晰統一的依據,貪官汙吏利用度量衡做手腳的空間被大大壓縮。

一套精確、統一的度量衡體係,如同為帝國的經濟生活安裝了一套精準的儀表盤。它雖然不如貨幣改革那般引人注目,卻以一種更基礎、更深刻的方式,規範著市場秩序,保障著公平正義,提高著行政效率,默默地支撐著“永興通寶”的流通和租庸調製的運行。帝國的肌體,在這些看似細微卻至關重要的標準化進程中,變得更加協調、高效和健康。

喜歡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請大家收藏:()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詭神無法收容?先讓我淺嘗兩口 心動8: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手握神豪係統儘收全球產業 倒計時90天,挑戰33條巨物 長生仙途:道不及沙 滅門後,我靠殺神係統殺穿仇敵 俠女闖江湖,遇上冷麵莊主 龍虎老天師,鎮壓人間三千年! 綜影視之流殤 文娛帝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