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1章 戶籍大計_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_线上阅读小说网 

第361章 戶籍大計(1 / 1)

長安城的喧囂似乎被戶部衙門那高厚的牆壁隔絕了大半。此地雖處帝國權力中樞,卻無太極殿的劍拔弩張,也無市井的煙火鼎沸,有的隻是一種沉凝、精密甚至略顯枯燥的氛圍。空氣裡彌漫著陳舊紙張、新墨與算盤珠子的混合氣味。這裡是帝國的賬房,掌管著天下戶口、田畝、賦稅,是一切國策實施的根基所在。

自皇帝下詔推行《均田令》和新的“租庸調”稅製以來,戶部便成了最繁忙的衙門,燈火徹夜不熄。而這一切的核心,便是當前正在全力推進的“大索貌閱”與“輸籍定樣”——即全國範圍內的人口普查與土地清查,編製詳儘的戶籍與地籍。

戶部尚書李繁,一個原北府軍的糧秣官出身,以精於算計、作風嚴謹著稱,此刻正盯著牆上懸掛的巨大絹製地圖,上麵以細密的筆觸標注著各州郡縣的名稱,旁邊則貼著許多不同顏色的小紙條,寫著“進行中”、“受阻”、“已完成”等字樣。他的桌案上,各地報送的戶籍冊子堆疊如山,幾乎要將他瘦削的身影淹沒。

“陛下要的是確數!是毫厘不差的確數!”李繁的聲音帶著沙啞,對著一眾屬下郎官、主事說道,手指重重地點在桌案上一份來自豫州的報告上,“看看這報上來的數字!口數與田畝數根本對不上!要麼是豪強隱匿人口,要麼是胥吏敷衍了事!以此糊塗賬本,如何均田?如何征稅?如何征兵?”

一名郎中麵露難色:“部堂,非是下官等不儘心。實在是……難啊。各地情狀複雜,豪強塢堡林立,佃戶、部曲依附甚眾,皆不入官冊。山野流民,躲避戰亂賦稅,亦難搜尋。更有甚者,百姓亦懼清查之後,賦役加重,往往瞞報少報……”

“難?”李繁打斷他,眼神銳利,“陛下掃平諸國、統一北方時難不難?如今陛下要將這天下納入正軌,使我大秦賦稅有常,兵源有繼,百姓有田可耕,再難也要辦!傳令各州巡察使,戶部專員,此次‘括戶’,必須‘進丁’增加登記丁口)!若一縣一鄉之戶籍丁口田畝,較舊冊無所增益,或增益不符常理,則該地主官、佐貳官,一律考評為下下,罷官奪職!”

他頓了頓,語氣更冷:“還有,告訴下麵辦事的人,誰敢借此機會,向百姓索賄,增減數字,或勾結豪強,欺上瞞下,一經查實,立斬不赦!陛下授予我等重任,亦是授予生殺之權!”

命令一道道發出,蓋著戶部大印的公文,由快馬信使攜帶著,奔向帝國的四麵八方。一場無聲卻至關重要的戰役,在廣袤的鄉村原野上拉開了序幕。

與此同時,關中京兆府轄下的一個普通村落——李家莊,也迎來了來自縣裡的“括戶”工作隊。

帶隊的是縣戶曹的一位老吏,姓張,帶著兩個年輕的佐吏和幾名縣衙差役。村正李老栓早已得到消息,忐忑不安地帶著幾個村老在村口迎接。

張老吏麵無表情,宣讀了朝廷詔令和縣衙文書,強調了此次清查的重要性與嚴肅性。然後,工作隊便在村正提供的一間簡陋公房裡擺開陣勢,開始工作。

流程繁瑣而細致。村民們被一一傳喚進來,詢問家中人口:姓名、年齡、性彆、相貌特征、與戶主關係、是否有殘疾。接著便是田產:自有田多少畝,坐落何處,四至何方,是水田還是旱地,租種他人田多少,納租幾何。所有信息,由佐吏詳細記錄在專用的黃冊之上。

起初幾日,還算順利。大多數莊戶人家,世代居住於此,田產寥寥,人口簡單,並無太多可隱瞞的。張老吏經驗豐富,往往幾句話,幾個眼神,便能大致判斷出對方是否如實稟報。

但很快,難題便出現了。

這一日,傳來一個叫王老五的佃戶。他佝僂著身子,衣衫襤褸,麵對詢問,聲音細小而惶恐。

“家中幾口人?”

“回……回官爺,就……就小老兒一個。”

“哦?”張老吏抬起眼皮,看了看他那略顯寬大的破舊衣衫和明顯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的身板,“就你一個,能租種劉大戶那二十畝地?那地可不近,耕作灌溉,甚是費力。”

王老五額頭冒汗,嘴唇囁嚅著:“小老兒……小老兒手腳麻利,起早貪黑……”

“你左手有舊傷,使不得大力氣。”張老吏冷不丁道,他早已觀察仔細,“去年秋收,是誰幫你扛的糧?你那窩棚裡,晚上亮著的,不止一盞油燈吧?”

王老五噗通一聲跪下了,磕頭道:“官爺明鑒!不……不是小老兒故意隱瞞……是……是劉大戶吩咐的……他家的佃戶,都不能如實報人口,說是……說是朝廷知道了,要加稅,要抽丁,大家都沒活路……小老兒家裡確實還有個半大小子,和……和一個閨女……都不敢報啊官爺!”

張老吏與身旁的佐吏對視一眼,心中了然。豪強隱匿人口,威逼利誘佃戶,這是最常見的手段。

“起來吧。”張老吏歎了口氣,語氣緩和了些,“朝廷此次括戶,均田,就是為了讓你們這樣的農戶,將來能有自己的田種,不必再仰人鼻息,租稅也會比你們交給劉大戶的輕得多。如實報上來,朝廷給你們做主。若再隱瞞,便是欺君之罪,那才是真的沒活路。”
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
好說歹說,甚至搬出了皇帝和皇後的仁政,王老五才戰戰兢兢地將真實情況說了出來。

另一戶,則是個自耕農,家裡確有幾十畝薄田。輪到清查他家田畝時,他卻支支吾吾,指認的田界模糊不清,麵積也說得含混。

佐吏年輕氣盛,厲聲追問。那農戶索性耍起橫來:“地就在那裡!多少畝?祖上傳下來的,誰還記得清!你們官府以前收稅時,也沒見量得這麼細!如今倒來較真了?是不是量多了,又要加我們的稅?”

張老吏攔住就要發作的年輕佐吏,起身道:“老哥,莫急。以前是以前,如今是新朝,新規矩。陛下有旨,此次清查,是為了均平賦稅。你家地若量準了,以後就按這個數交稅,清清楚楚,誰也坑不了你。若你田多,自然稅多;若你田少,也絕不會讓你多交一文。但若瞞報,”他聲音一沉,“日後鄰裡舉報,或者官府複查出來,這地可就要充公了。”

他讓差役拿出丈量工具:“走,我們去你地裡,當著你的麵,一畝畝量清楚。四至邊界,也請鄰旁田主一起來指認,白紙黑字畫押,絕無後患。”

那農戶見官府動了真格,態度才軟了下來。

除了這些,還有各種瑣碎問題:嫁出去的女兒、入贅的女婿、過繼的兒子、逃亡又歸來的兄弟……每一樁每一件,都需要仔細詢問、核對、記錄在冊。工作量巨大,進展緩慢。張老吏常常忙到深夜,就著油燈,核對白天記錄的數字,計算田畝與人頭的對應關係,試圖從中找出矛盾和不合理之處。

村裡最大的地主劉大戶,自然也躲不過。工作隊直接上門,要求查驗他家的田契和奴仆、佃戶名冊。劉大戶表麵客氣,好茶好水招待,呈上的冊子卻明顯經過“加工”,田畝數、仆役數都大大縮水。

張老吏也不點破,隻是淡淡道:“劉公是體麵人,當知朝廷法度。這些冊子,我們先收著。明日開始,我們會派人逐一清點貴府名下的田產,並與佃戶一一核對。若有出入,恐怕不好看。陛下和皇後娘娘仁德,均田是為了天下安定,並非與富家大戶為難。主動配合,或能得些優容;若等巡察使來了,隻怕……”

他話未說儘,但威脅之意明顯。劉大戶臉色變了幾變,終是沒敢當場發作。

夜深人靜,李家莊暫時沉寂下來。張老吏揉著發酸的手腕和昏花的眼睛,看著桌上那一疊漸漸增厚的黃冊。這裡麵記錄的,不僅僅是冰冷的名字和數字,更是一個個鮮活的家庭,以及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。這項工作,枯燥、艱辛、得罪人,甚至會遇到危險,但他深知其意義重大。

陛下要掌握這天下究竟有多少子民,多少田地,才能像最高明的匠人一樣,量體裁衣,治理這個國家。均田、征稅、征兵,乃至未來的興修水利、勸課農桑,一切的一切,都依賴於此刻他們筆下這看似微不足道的記錄。

隻有將這散落如沙的人口與土地,悉數納入帝國的簿冊,才能編織起強盛帝國的經緯,奠定萬世太平的基石。

而這一切,才剛剛開始。張老吏吹熄油燈,望著窗外沉沉的夜色,知道明天,還有更多的硬骨頭要啃。帝國的意誌,正通過他們這些微末小吏,艱難卻堅定地滲透進最底層的土壤。

喜歡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請大家收藏:()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重生後,我最喜歡收拾叛逆之徒 大叔苟在都市修仙傳 共感後,惡毒女修被絕嗣大佬寵哭 重生的我回地球當外賣小哥 早知天下事,買儘世間田 卷不動了,回村種田放鬆一下 驚!我在高武用煉妖壺修仙 重生1973:AI重構香江商業 退婚後,我是全球最強富二代 穿越後我靠略懂成了文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