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央宮的偏殿,已臨時變作了帝國的戰爭後勤中樞。這裡聽不到前線戰馬的嘶鳴,聞不到戰場血火的腥氣,但空氣卻同樣緊繃,彌漫著紙張、墨汁、算盤珠子的碰撞聲,以及一種無聲卻巨大的壓力。數以千計的竹簡、絹帛、紙卷堆積如山,上麵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數字:石、鬥、升、斤、兩;人、車、船、馬、日…
慕容月便坐鎮於這片“數字”的海洋中央。她褪去了華美的宮裝,換上了一身利落的青色常服,發髻簡單挽起,幾縷發絲垂落額前也無暇顧及。她的麵前,巨大的案幾上鋪開著數張極其詳儘的輿圖——關中水係圖、黃河漕運圖、通往邊境的官道驛站圖。輿圖之上,不同顏色的細小旗幟和線條,標記著糧倉、碼頭、車隊、船隊的位置和流向。
與五年前應對災荒時的情形已截然不同,這一次,她需要籌劃的是一場傾國之戰數十萬大軍、無數民夫、長達可能數月甚至經年的消耗。這需要的不是一時的應急之策,而是一個精密、高效、堅韌且能自我修複的龐大係統。
“渭水、黃河,乃天賜之動脈!”慕容月的手指首先點在輿圖的水路上,語氣清晰而果斷,“傳令司農寺、都水監,所有漕船官船,即刻起全部征用!分段承包,接力運輸。渭水段,以新豐、華陰為樞紐;黃河段,以風陵渡、蒲津為節點。沿途碼頭增派吏員,十二時辰不停卸貨、裝貨,延誤者,罪及主管!”
一條條指令從她口中發出,由身旁數十名精乾的書吏迅速記錄、草擬成文,加蓋皇後印信後,由候命的信使飛奔傳出。
“陸路為輔,但不可或缺。”她的手指移向那些連接水陸節點的官道,“組織民夫隊,以保甲為單位,三丁抽一,五丁抽二!官府提供車輛、牲畜、口糧和工錢!分段運輸,每五十裡設一補給點,可飲水歇息,更換畜力。嚴禁長距離驅趕,累死民夫者,主官同罪!”
她深知,後勤的根本在於民力,過度榨取隻會導致崩潰。她製定的役使規則,在殘酷的戰爭背景下,已算得上極為“仁慈”,但這仁慈是為了保證係統能持續運轉。
“設立中轉糧倉!”這是最關鍵的一環。她的手指點在幾處戰略要地,“潼關、龍門、汾陰…於此地建立大型中轉倉。關中之糧,先彙集於此,再由此外運前線。如此,既可減少前線倉廩壓力,避免一擊即潰,又可靈活調配,應對不同戰線的需求。”
她看向戶部派來的官員:“每個中轉倉,必須派員與軍中司馬共同管理,賬目每日一核!防火、防潮、防黴、防鼠、防盜,更要防貪!陛下有旨,戰時貪墨軍糧,無論多少,立斬不赦,家產充公,眷屬罰沒為奴!”
聲音不大,卻讓殿中所有官員脊背一涼,凜然應諾。
接下來的日子,慕容月展現出了驚人的計算和組織才能。她並非僅僅發號施令,而是真正沉浸於那些枯燥的數字之中。
她能準確地計算出,一名士卒每日最低需耗糧多少,加上馬匹、輔兵、民夫,一個軍團一日所需幾何;她能推算出,一艘漕船從長安到風陵渡需幾日,能運多少石,損耗幾何;她能預估,一支千人民夫隊,用大車運輸,每日能行多少裡,消耗多少糧草…
她甚至親自設計了新的報表格式,要求各節點每日呈報:糧食入庫數、出庫數、庫存數、運輸隊編號、出發時間、預計到達時間、民夫健康狀況、牲畜損耗情況…所有這些數據彙入偏殿,由她帶來的女官和精選的算學博士進行彙總、核算,任何環節出現異常延遲或短缺,都能第一時間發現,並立刻追查、補救。
這不僅僅是一個運輸網絡,更是一個流淌著數據與物資的精密有機體,而慕容月,便是這個有機體的大腦。
效果是顯而易見的。
渭水之上,原本繁忙的漕運變得如同軍事行動般井然有序。一艘艘吃水極深的糧船,在專門水師的護航下,首尾相接,連綿不絕,逆流西上,將關中的糧食源源不斷運抵新豐、華陰碼頭。在那裡,力役們如同蟻群,迅速將糧食卸下,又裝上一批批等待已久的、更適合黃河水情的船隻。碼頭燈火徹夜不息,號子聲此起彼伏。
黃河風陵渡,這個即將成為戰爭焦點的渡口,其北岸的後方區域,巨大的臨時糧倉正在以驚人的速度修建和填充。遠遠望去,如同平地起了一座座巨大的穀山。重兵把守,巡邏隊絡繹不絕。
官道之上,龐大的運輸車隊蔚為壯觀。牛馬嘶鳴,車輪滾滾。民夫們在帶隊小吏的催促下,喊著號子,努力前行。雖然辛苦,但看到沿途確實設有補給點,能喝上熱水,吃到定量的口糧,甚至還有簡單的醫療點,怨氣便也少了許多。他們知道這是在為前線將士送糧,保家衛國的大義,多少抵消了身體的疲憊。
偶爾,也會遇到麻煩。
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衝毀了一段官道,數十輛糧車被困。
消息很快通過驛站係統報至中樞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慕容月立刻下令:就近征發民夫搶修道路;同時,緊急調動附近水係的備用小船,嘗試進行短程水陸轉運;命令前方中轉倉開放儲備,優先保障軍隊供應,運輸隊延誤的份額後續補上。
一套組合拳下來,危機被迅速化解,前線供應未曾受到實質性影響。
夜深人靜時,偏殿內依舊燭火通明。慕容月疲憊地揉著眉心,看著最新送來的彙總報表:今日共發出糧秣xx萬石,抵達前線xx萬石,損耗率xx,民夫病倒xx人,新增牲畜xx頭…
數字是冰冷的,但背後是無數人的汗水,以及前線將士的生死。
一名女官心疼地為她披上一件外袍:“娘娘,已是三更了,歇息片刻吧。您這樣熬下去,身子怎麼受得了?”
慕容月搖搖頭,目光依舊停留在輿圖上那條條代表著生命線的水陸通道:“我在這裡多算清一分,多協調一處,前線的將士或許就能早一刻吃飽飯,多一分力氣殺敵,少流一滴血。陛下和將士們在浴血奮戰,我在後方,豈能安眠?”
她提起筆,在一份關於為水手增加油脂補給以抵禦河上寒氣的奏請上,批了一個“準”字。
帝國的戰爭機器已然全力開動,而確保這架機器能持續咆哮向前的能量,正通過這張由慕容月親手編織、維護的龐大後勤網絡,跨越千裡,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最需要它的地方。糧秣千裡,維係著的,是帝國的國運。
喜歡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請大家收藏:()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