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3章 均田令下_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_线上阅读小说网 

第443章 均田令下(1 / 1)

信都行台頒布的《安民十條》如同巨石投湖,在河北大地激起了層層漣漪。其中最為引人矚目,也最讓底層百姓將信將疑的一條,便是“核查田畝,推行均田,授田與民,輕徭薄賦”。千百年來,土地是農人的根,也是他們可望而不可及的夢。戰亂之後,荒地遍野,但誰有資格耕種?收獲又歸誰所有?這些問題懸在每個人心頭。

行台戶曹經過緊張籌備,決定選擇信都郡下屬的“安喜縣”作為推行《均田令》的首個試點。此縣地處平原,戰亂中受損嚴重,無主荒地多,人口流失量大,頗具代表性。

這一日,清晨的薄霧尚未散儘,安喜縣境內一個名為“孫家窪”的破敗村落,迎來了幾位不同尋常的客人。為首的是一名年輕的戶曹吏員,姓張,身著洗得發白的青色官服,帶著兩名書吏和四名負責護衛的縣兵。他們趕著一輛騾車,車上裝著丈量工具、木樁、筆墨簡牘和一袋應急的糧食。

村正早已得到通知,惴惴不安地帶著幾個麵黃肌瘦的鄉老在村口迎接。村民們則躲藏在自家殘破的院牆後,用警惕、好奇又帶著一絲恐懼的目光偷偷打量。

“老丈不必多禮,”張吏員雖年輕,卻顯得乾練沉穩,他出示了蓋有行台大印的公文,“奉行台獨孤大將軍令,朝廷恩典,特來孫家窪核查戶口,清丈土地,推行均田。”

工作首先從村正那間搖搖欲墜的屋子裡開始。張書吏鋪開簡牘,磨墨執筆。

“村正,煩請將村裡現有人口,挨家挨戶,如實報來。姓名、性彆、年齡、與原戶主關係,是否丁男、丁女…”

村正念著名字,聲音顫抖。許多名字後麵跟著的是“死了”、“逃荒去了”、“被魏軍抓走了”…記錄下的,多是老弱婦孺。偶爾有幾個丁壯,也是麵帶菜色,眼神躲閃。

核查過程中,難免有隱瞞。一戶人家,明明藏著一個適齡的兒子,生怕被拉去當兵或服徭役,謊稱隻有老母幼女。張吏員並不點破,隻是溫和道:“大叔,朝廷均田,按丁口授田。多一口丁男,便能多分四十畝露田口分田),家中便多一份活命的指望。朝廷若要征丁,自有法度,豈會因噎廢食?”那戶主猶豫半晌,終將兒子喚出。

消息漸漸傳開,村民們的恐懼稍減,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難以置信的期盼——多一個人,真能多分地?

核查完戶口,更繁重的工作開始——清丈土地。張吏員帶著人,在村正和鄉老的指引下,走向村外廣袤的荒野。

昔日良田,如今雜草叢生,甚至能看到暴露的白骨。這裡有原屬北魏官府的“公田”,有逃亡外地或被殺的豪強地主的“私田”,更多的是主家死絕或無能力耕種的“拋荒田”。

書吏展開粗糙的縣境地圖進行標注,衙役們則拉起長長的繩索,拿著步弓丈量工具)開始丈量。每量好一大塊適合耕種的土地露田),或是適合種桑、麻的土地,便在邊界處釘下一個刻有“官”字的木樁,表示此田已登記在冊,納入授田範圍。

“這塊地,肥力足,記上等露田百二十畝。”

“那邊坡地,可種桑,記桑田二十畝。”

木樁釘入土地的沉悶聲響,在寂靜的田野裡回蕩,仿佛敲擊在村民們的心上。

初步清丈後,張吏員在村裡打穀場上召開了全體村民會議。他站在一個石碾上,手中舉著一份《均田令》摘要,用儘可能通俗的語言高聲宣講:

“鄉親們!朝廷新政:凡我大秦編戶之民,男子年滿十五,授露田四十畝,女子二十畝!此田身死還官!”

“此外,每戶另授桑田二十畝,須種桑五十株、棗五株、榆三株!麻田十畝!桑麻之田,皆為永業,可傳子孫!”

“新附之民,免一年賦稅!次年始,每畝納粟二升,絹二尺…”

這些條款,對於世代為佃戶、甚至奴隸的村民們來說,簡直是天方夜譚。他們安靜地聽著,臉上多是麻木和懷疑。

新政並非一帆風順。村中原本一個錢姓小地主,原本還想趁機低價兼並些荒地,如今美夢落空。他暗中串聯幾戶人家,試圖隱瞞部分靠近水源的肥田,謊稱是自家祖產,並非無主荒地。

張吏員察覺有異,核對舊時魚鱗圖冊殘卷,又走訪老農,很快發現了貓膩。

他並未立刻發作,而是請來了駐紮在附近的一名北秦隊正。那隊正帶著五名甲士往錢家門口一站,什麼話都沒說。錢地主頓時汗流浹背,當晚便主動找到張吏員,承認“一時糊塗”,表示全力擁護均田令。殺雞儆猴的效果立竿見影。

村民孫望一,五十多歲,是個老實巴交的佃農。戰亂中,兒子被魏軍抓夫不知所蹤,老伴餓死,隻剩他和一個瘦弱的小孫子相依為命。他原本以為這輩子就這樣了,等著餓死或者凍死。

均田令的宣講,他聽得最認真,渾濁的老眼裡第一次燃起了微光。

丈量土地時,他遠遠跟著,看著那些木樁,仿佛看到了救命的稻草。
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
最終授田的日子到了。張吏員根據戶籍和土地清冊,大聲念道:“戶主孫望一,丁男一,授露田四十畝!永業桑田二十畝!麻田十畝!地塊位於村東二裡坡下,界樁已標明!”

老人顫巍巍地走上前,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一名書吏將一份寫有他名字、田畝數和地塊編號的簡陋田契遞到他手中。

孫望一用那雙布滿老繭、顫抖得像風中枯葉的手,死死攥著那張輕飄飄卻又重如千鈞的麻紙。他“撲通”一聲跪在地上,朝著信都方向連連磕頭,老淚縱橫:“青天大老爺…活命之恩啊…陛下萬歲…大將軍萬歲…”

他掙紮著爬起來,拉著小孫子就往村東跑。跑到那片剛剛被釘下界樁的土地上,撲倒在地,抓起一把冰冷的、帶著草根的泥土,緊緊捂在胸口,仿佛抱著失散多年的孩子,嚎啕大哭。

這一幕,深深震撼了所有圍觀的村民。懷疑、觀望、麻木…種種情緒開始冰雪消融。希望,如同春日的野草,在孫家窪這片飽受蹂躪的土地上,頑強地鑽出了頭。

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飛向四麵八方。周圍村鎮的百姓聞風而動,紛紛打聽何時輪到他們。更遠處,那些還在山林中躲藏、或在他鄉乞討的流民,開始聽到了“回鄉分田”的傳聞。

《均田令》下的,不僅僅是土地,更是秩序,是希望,是大秦王朝紮根於河北沃土,最深最牢的根基。獨孤信的鐵血征伐打下了江山,而這一紙政令,正開始悄然收獲民心。

喜歡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請大家收藏:()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平民冰法如何靠小綠瓶逆襲 拳皇召喚係統 烈焰火玫瑰和偽裝小狼狗 破爛戰神 修仙:從肝熟練度開始證道長生 掌控本源雷靈根,無敵才剛剛開始 玄幻:築基?不,是詭蟲在開飯 破封修凡錄 煙火人家,廢徒老公逆襲記 HP白眼給你頂級魔藥天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