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8章 府兵根基_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_线上阅读小说网 

第478章 府兵根基(1 / 1)

長安城,兵部衙門。

空氣中彌漫著新刷油漆和舊卷宗混合的氣味。大堂之內,一副巨大的北方輿圖幾乎占滿了整麵牆壁,上麵密密麻麻標注著新近設立的州郡、關隘,以及用朱筆圈出的若乾重點區域。

兵部尚書李崢,一個年約四旬、麵容堅毅、身著紫袍的高級官員,正與幾位侍郎、郎中等屬官圍站在沙盤前。這沙盤是新朝工械司的傑作,精細地塑造了關中地形,山川河流,城池村落,一目了然。

“諸位,”李崢手指點向沙盤上涇陽縣的位置,那裡插著一麵小小的藍色旗幟,“陛下聖諭,均田令乃國之根基,府兵製則為國之爪牙。根深則葉茂,爪利則國寧。此番府兵製推行,必與均田緊密結合,先從關中腹地、北府舊根基之處開始試點。涇陽,便是其一。”

他環視眾人,語氣沉肅:“府兵之要,在於‘寓兵於農’。受田之戶,即為備兵之家。丁壯男口,農忙時持鋤犁,農閒時操戈矛。平日散於鄉野,自我耕戰;戰時征召集結,便是精銳之師。如此,既可省國家養兵之巨費,又可保兵源之穩定,士卒皆家有恒產,為保家衛田而戰,其戰力絕非前朝募兵、世兵可比。”

一位侍郎提出疑慮:“尚書大人,此策雖好,然農戶自備器械,質量參差不齊,恐難堪大用。且訓練之事,若由地方豪強把持,恐生弊端。”

李崢頷首:“此二慮,陛下與宰輔們早有計較。其一,武器裝備,並非全由農戶自備。鎧甲、駿馬、重弩等軍國利器,自然由朝廷武庫供給。府兵需自備者,乃是弓一把、箭三十、橫刀一柄以及部分個人被裝。工械司已繪製標準圖樣,核定用料規格,由各折衝府統一監造或驗收,不合格者,不予登記入冊!”

他頓了頓,繼續道:“其二,訓練之事,絕不由地方插手。朝廷將從北府老兵中,遴選有功勳、懂行伍、忠誠可靠者,授予‘校尉’、‘旅帥’、‘隊正’等職,分派至各折衝府,專司訓練、管理府兵。其考課升遷,皆由兵部直轄,與地方州縣無涉。”

他指向沙盤上幾個預設點:“看,這便是規劃中的‘折衝府’所在。每府轄兵八百至一千二百人不等,設折衝都尉一員,果毅都尉兩員副之。其下轄若乾‘團’、‘旅’、‘隊’、‘火’。府兵平日居家務農,每年冬季農閒,需至折衝府集中操練一月。平時,則按番號輪流赴京師宿衛,或戍守邊要,周期一至三月,使其熟悉軍令,不忘戰事。”

“其家眷所授之田,即為‘勳田’‘永業田’,可減免部分賦稅徭役,以為補償。戰時出征,另有賞賜繳獲。如此,利國利民,方為長久之計。”

眾屬官聞言,皆露出振奮之色。此策若成,新朝便擁有了一支與土地捆綁、組織嚴密、訓練有素且成本可控的強大武裝力量。

“即刻行文涇陽縣,”李崢下令,“令其配合即將抵達的兵部巡官,清點核實受田丁口,遴選首批府兵。要家世清白,身強力壯,有行伍經驗或擅長騎射者。首批員額,三百人!”

“是!”

數日後,關中,涇陽縣。

這裡曾是北府軍早期活動區域,民風彪悍,不少人家與北府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。縣衙外的告示牆上,新貼的府兵募選告示吸引了大量剛分到田地的農戶圍觀。識字的人大聲念著,不識字的人焦急地詢問。

“……凡受田之戶,每三丁選一丁……年齡二十至三十五……身長不得低於七尺……無殘疾惡疾……需自備弓一、箭三十、橫刀一……入選者,家中勳田賦稅再減兩成!輪番宿衛京師,另有廩食賞錢!殺敵立功者,授勳爵,賜田帛!”

條件極具誘惑,尤其是減稅和賞賜,讓許多剛嘗到均田甜頭的農戶心動不已。但自備兵器的要求,也讓一些貧寒之家麵露難色。

王鐵柱,一個二十五六歲的漢子,身材高大結實,手掌粗糙布滿老繭,正是標準的關中農家子弟。他家剛剛按丁口分了八十畝露田和十畝桑田,父親和弟弟正在地裡忙著清理碎石雜草。他擠在人群前,仔細聽著告示,眼神熾熱。

他早年曾當過幾個月北魏的郡兵,後來隊伍被打散,他逃回家鄉務農,懂得一些基本的槍棒技巧。亂世之中,有地種固然安穩,但若想真正保護這來之不易的家業,還得手裡有刀槍。府兵製,正好給了他這個機會。

“鐵柱哥,你去不去?”同村的夥伴問道。

“去!為啥不去!”王鐵柱甕聲甕氣地回答,“分了地,朝廷還要咱保護地!自備刀弓怕啥?咱有力氣,攢點錢,或自己打,或去縣裡鐵匠鋪買!總置辦得起!”

三日後,涇陽縣校場。

人聲鼎沸。通過初篩的數百名青壯聚集於此,接受最後的遴選。兵部派來的巡官,一位麵容冷峻、帶著沙場氣息的獨臂校尉,正帶著幾名手下進行考核。

考核分三項:一為體魄,測身高、視力、力氣;二為技藝,試弓馬、槍棒基礎;三為問詢,查家世背景,有無劣跡。
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
王鐵柱輕鬆舉起百斤石鎖,開硬弓射中了靶子邊緣,舞動長槍也虎虎生風,加上他有過短暫的行伍經曆,很快便被那獨臂校尉看中,在名冊上畫了個圈。

“小子,底子不錯。以前在哪支隊伍待過?”校尉問道,聲音沙啞。

“回……回大人,以前在魏軍隴東鎮當過半年步卒。”王鐵柱有些緊張。

校尉哼了一聲:“魏軍那幫軟腳蝦,不提也罷。以後跟著老子,學的是真本事!記住,入了府兵,你便是陛下之兵,國家乾城,不再是普通農戶!要守軍紀,吃苦耐勞,可能做到?”

“能!一定能!”王鐵柱挺起胸膛大聲道。

最終,三百名最強健、最有潛力的青壯被選拔出來,成為涇陽折衝府的第一批府兵。

又過了幾日,一場莊嚴的儀式在縣衙前舉行。

三百名新晉府兵,穿著儘可能整潔的衣服,排成還算整齊的隊列。周圍是前來觀禮的多親,他們的臉上洋溢著自豪與期盼。王鐵柱的父親和弟弟也站在人群裡,激動地望著他。

涇陽縣令主持儀式,兵部巡官——那位獨臂校尉,此刻已被正式任命為涇陽折衝府的果毅都尉,宣讀府兵規章和賞罰條例。

隨後,便是授田儀式。與普通農戶的授田不同,府兵之家被授予的田地被特彆注明為“勳田”,地契上蓋著兵部特有的印記。這意味著更低的賦稅和更穩固的產權,是軍功爵製度的起點。

王鐵柱家原本分得的八十畝露田中,有二十畝被劃為“勳田”。當他從縣吏手中接過那份特殊的地契時,感覺分量格外沉重。這不僅僅是一份田產,更是一份責任和承諾。

最後,新任的折衝都尉訓話,勉勵眾人忠於王事,勤練武藝,保衛家鄉,建功立業。

儀式結束後,王鐵柱和幾名同鄉被選中的府兵沒有立刻回家。他們相約來到縣裡最大的鐵匠鋪。朝廷雖要求自備部分裝備,但也給出了標準和優惠價格。鐵匠鋪早已得到通知,掛出了符合規製橫刀和弓的樣品。

王鐵柱撫摸著那把製式橫刀冰冷的刀身,又試了試硬木弓的力道,眼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。他掏出家裡幾乎所有的積蓄,定下了一把刀和一張弓。

“得趕緊練起來,”他對夥伴們說,“聽說冬天就要去折衝府集訓了,可不能丟人!”

“對!還要去長安城站崗呢!到時候回家,可風光了!”

夕陽下,這幾個剛剛放下鋤頭、拿起刀弓的農夫,身上仿佛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。他們或許還不完全明白“府兵”二字背後宏大的國家戰略,但他們清楚地知道,腳下的土地和手中的武器,緊密地聯係在了一起。

保護家,便是衛國;耕種土地,即為支撐王朝。這三百顆種子播撒下去,將在關中的沃土上,生根發芽,最終長成支撐起整個大秦帝國的鋼鐵森林。

喜歡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請大家收藏:()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一章極速快穿,炮灰們崛起了 八零改嫁絕嗣大佬,隨軍後成團寵 末世海上堡壘 榴蓮味的星光 維度代行者 戰神圖譜 瘋了吧?你管這叫58號落選秀? 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 魂穿大唐:開局便被長樂賴上了 惹我?首富我閨蜜,攝政王我義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