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安城,刑部衙門。
相較於其他衙署的喧囂,這裡顯得格外肅穆。高大的槐樹投下斑駁的陰影,廊下行走的官吏皆步履輕緩,麵色凝重。空氣中仿佛彌漫著無形的威壓,那是律法所特有的莊嚴氣息。
今日,刑部正堂大門洞開。尚書省右仆射、領修律事崔浩,端坐主位。他身著紫色朝服,頭戴進賢冠,麵容清臒,目光銳利如鷹,手中握著一卷剛剛以工楷謄寫完畢、厚達數寸的文書。兩側,刑部尚書、侍郎、大理寺卿、禦史中丞等司法重臣,以及從各地召來的精乾法曹官員,分列左右,屏息凝神。
所有人的目光,都聚焦在崔浩手中那卷文書上——《永治律》。這是新朝立國以來,最為重要的一部法典,耗時近一載,由崔浩主持,彙聚了數十名通曉律法的官員和學者,嘔心瀝血而成。
“諸位,”崔浩的聲音平穩而清晰,在寂靜的大堂中回蕩,“前朝律法,曆經戰亂,多有散佚,且條款繁苛,輕重失宜,更兼門閥勢大,常以私權乾預司法,以致冤獄叢生,民不堪命。陛下聖諭,治國需先正法度。故命我等,參酌漢律、魏律、晉律之得失,去蕪存菁,結合當今時勢,修訂此《永治律》,以求寬簡公允,四海一統。”
他緩緩展開書卷:“新律共分十二篇,三十卷,五百條。其要旨有三:一曰‘寬’,廢除前朝諸多酷刑如部分肉刑),減輕徒刑年限,慎用死刑,核準需報大理寺複審,乃至陛下親決;二曰‘簡’,合並重複條款,簡化訴訟程序,使律文清晰,吏民易曉;三曰‘公’,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,強調證據,限製刑訊逼供,尤其嚴禁豪強大族以勢壓人,侵奪小民。”
他特彆指出:“新律設《戶婚律》、《田律》專篇,明確保障均田製。凡強占、盜賣、破壞均田者,無論官民,皆以重罪論處!此舉,意在將陛下推行的均田國策,以律法形式固定下來,使之成為不可動搖的國本!”
一位來自河北的法曹官員忍不住出聲讚同:“崔公明鑒!地方豪強,常借前朝律法模糊之處,或勾結胥吏,巧取豪奪均田農戶土地。新律將此等行徑明確定性為罪,實乃萬千黎民之福!”
崔浩頷首,繼續道:“此外,新律對官員瀆職、貪腐、軍士逃亡、邊關失防等,亦加大了懲處力度。亂世用重典,此乃穩固朝廷綱紀之必需。”
他環視眾人,語氣轉為極其嚴肅:“然,律法之威,不在條文精妙,而在執行如一!陛下有言:法之不行,自上犯之。故新律推行,首重吏治。所有司法官吏,必須熟讀律文,通曉案例,公正斷案。”
“即日起,”崔浩下令,“由刑部、大理寺、禦史台抽調精乾人員,組成‘新律宣諭使’,分赴各道、州、郡!舉辦‘律學講習’,輪訓所有在職司法官吏及胥吏!考核通過者,方可繼續任職;不合格者,即刻黜落!”
“同時,將新律主要條款,以白話撰寫,雕刻印刷,張貼於各州縣衙門外、市集通衢,曉諭百姓,使其知法、守法,亦可知如何以法護衛自身權益!”
堂下眾官員精神大振。他們深知,這將是一場徹底變革。不僅變革律法本身,更將變革執法的體係和風氣。
數日後,第一批宣諭使帶著嶄新的《永治律》刻本和教學案卷,離開了長安,奔赴四方。
在洛陽,一場針對河南府各級法曹官員的律學講習正在緊張進行。來自刑部的員外郎張珩,正在講解新《田律》中的關鍵條款。
“……故,依據此條,凡戶籍登記在冊之露田、桑田,即為授田農戶之‘永業’,受律法保護。即便當地豪強持有前朝地契,若無法證明該地非屬均田範疇內之官田、無主田,其侵占行為即屬違法,當依律追回土地,並視情節罰金或徒刑!”張珩聲音鏗鏘。
台下聽講的官員中,有不少人麵露難色,甚至交頭接耳。一位縣令起身,猶豫道:“張大人,此律雖好,然地方豪族樹大根深,與州郡官員盤根錯節,執行起來,恐阻力極大,下官……”
“李縣令!”張珩打斷他,神色嚴厲,“陛下修訂新律,崔公親自宣講,意旨何在?便是要破除這等積弊!《永治律》非僅紙麵文章,它是我朝之劍,之盾!爾等身為司法之吏,便是持劍執盾之人!若懼豪強而枉法,要爾等何用?新律之後,更有禦史台巡查、刑部複核!膽敢徇私枉法、執行不力者,新律中《職製律》之條文,正為爾等所設!”
那縣令臉色一白,冷汗涔涔而下,連忙躬身稱是,再不敢多言。其他心存觀望或疑慮的官員,也紛紛凜然,收起了小心思。
而在遠離京城的並州某縣,新律的效應以更直接的方式顯現出來。
縣衙大堂,縣令正依據剛收到的《永治律》刻本,審理一樁積壓已久的土地糾紛案。原告是剛分得田地的農戶王五,被告則是本地豪強趙五爺,聲稱王五所種之地乃其趙家祖產,並出示了一份年代久遠、真偽難辨的地契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若在以往,縣令多半會和稀泥,甚至偏向豪強。但今日,他反複核對著新律條文,尤其那白紙黑字的《田律》條款,又看了看堂下坐著的那位從州府下來、麵無表情的律學宣諭使,終於一咬牙,驚堂木一拍:
“趙五!爾之地契,年代久遠,且與官府魚鱗圖冊及均田檔案不符!依《永治律·田律》,王五所耕之地,乃朝廷所授之永業田,受律法保護!爾憑空爭執,意圖侵占,實屬不法!本縣判,土地歸王五照舊管業!趙五罰銅百斤,以儆效尤!若再敢糾纏,徒一年!”
判決一下,堂外圍觀的百姓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!王五愣了片刻,隨即撲通一聲跪倒在地,涕淚橫流,高呼:“青天大老爺!謝青天大老爺!謝朝廷新法!”
那趙五爺目瞪口呆,臉色鐵青,卻見縣令態度堅決,又有州府官員在場,終究不敢放肆,隻得恨恨地繳納罰金,灰溜溜而去。
此案像風一樣傳遍四鄉八裡。百姓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,那貼在衙門口告示上的律法條文,並非虛文,而是真能保護他們身家性命的利器!對新朝的認同感,無形中增強了許多。
消息通過各種渠道傳回長安,崔浩聞之,撫須微微點頭。
他知道,推廣新律絕非一朝一夕之事,必然會遇到巨大的阻力,尤其是在地方豪強勢力根深蒂固的區域。但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開端。《永治律》如同一位無聲的法官,正隨著宣諭使的腳步和一份份判例,一步步走入州縣,走入鄉裡,試圖將這片剛剛從戰亂中走出的土地,納入一個統一、公正、且有利於新朝統治的秩序軌道之中。
律法新章,既是對過去的梳理與批判,更是對未來的規劃與奠基。它標誌著大秦王朝不再僅僅依靠軍事征服,而是開始致力於構建一套完整、穩定的國家治理體係。這條道路,或許比攻城略地更為漫長和艱難,但其意義,卻同樣深遠。
喜歡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請大家收藏:()寒旌映長安: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