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:新軍初練,堺市狐來
翌日清晨,海霧尚未散儘,漁村的空地上便響起了林浩略顯沙啞卻異常堅定的口令聲。
“列隊!”
“挺胸!收腹!抬頭!目視前方!”
“向左看——齊!”
“向前——看!”
十幾個被選出來的村中青壯,以及兩個昨晚表現勇敢、主動要求加入的浪人,排成了歪歪扭扭的三排。他們穿著破爛的麻衣,手中拿著削尖的竹竿代替長槍,臉上帶著困惑、好奇以及一絲不情願。
李明月站在一旁,努力將林浩的口令和動作要點翻譯成日語,有時還需要親自示範那彆扭的“挺胸抬頭”。
村民們遠遠圍觀,竊竊私語,覺得這“明國大人”的訓練方式古怪又好笑。站著不動,走來走去,能打敗敵人?
林浩不為所動。他深知,紀律和組織度是冷兵器時代軍隊戰鬥力的核心。戚繼光能憑義烏礦工橫掃倭寇,靠的就是嚴明的軍紀和高效的陣型。他要打造的,正是這樣一支隊伍的雛形。
“我知道你們覺得無聊!”林浩走到隊列前,目光掃過每一張臉,“覺得這是在浪費時間!但我告訴你們,戰場上,能讓你活下來的,不是個人的勇武,而是你身邊的同伴,是整齊的隊列,是服從命令!”
他讓兩個村民持竹竿模擬海盜衝擊,又讓訓練隊列中的兩人出列,各自為戰,很快被“擊倒”。然後,他又命令五個人組成一個小小的槍陣,同進同退,竟然勉強擋住了衝擊。
直觀的對比,讓受訓的青壯們若有所思。
“看明白了嗎?”林浩大聲道,“你們是一個整體!你的竹竿保護你左邊的同伴,你右邊的竹竿保護你!信任彼此,服從號令,你們就能戰勝比你們更強壯、更凶狠的敵人!”
簡單的道理,配合演示,逐漸被接受。訓練的態度開始變得認真起來。雖然動作依舊笨拙,但隊列總算有了點樣子。
訓練間隙,林浩又開始推行他的“技術革新”。
他指導村民建造更大的烤窯,嘗試燒製更堅固的陶器,甚至摸索磚塊的燒製方法——這是建設更永久性防禦工事的基礎。
漚製的肥料被撒入開辟出的菜園,他帶來的幾種耐貧瘠的蔬菜種子來自玉璽空間的微量儲存)也被小心種下。他期待著它們能適應這裡的環境。
漁業方麵,他改進了漁籠結構,並開始設計一種小型拖網,需要船隻配合。這促使他組織人手,開始修複和改造村裡那幾條破舊的小漁船。
每一天,漁村都在發生細微卻切實的變化。秩序在取代散漫,希望在被激發。前來投靠的零星浪人和破落農民,在看到村子的變化和聽到“雷擊海盜”的傳說後,大多選擇留下。人口在緩慢增加。
十日後,村外來了一個不同尋常的隊伍。
幾匹馱馬,十幾個精悍的護衛,簇擁著一頂精致的駕籠kago)。隊伍停在村口,護衛首領高聲通報:“堺市納屋naya)商會,求見明夏浩大人!”
村民慌忙通報。林浩心中一動,納屋商會?是茉莉まり)來了?
他整理了一下儀容依舊是那身破舊但清洗過的西裝,外麵罩了件村民送的麻衣,顯得不倫不類),帶著李明月來到村口。
駕籠簾子掀開,一位女子彎腰走出。正是茉莉まり)。她今日穿著一身鮮豔的絲綢和服,梳著華麗的發髻,栗色卷發精心打理過,琥珀色的眼眸流轉間帶著精明與好奇。她的出現,如同灰暗油畫中突然跳出的一抹亮色,讓整個漁村都仿佛明亮了幾分。
“哎呀呀,這位就是傳說中的明夏浩大人嗎?”茉莉掩口輕笑,聲音清脆悅耳,目光卻毫不客氣地上下打量著林浩,語氣帶著一絲調侃,“比我想象的要年輕呢,就是這身打扮……可真彆致。”
林浩微微一笑,不卑不亢:“茉莉小姐遠道而來,有失遠迎。村裡簡陋,還請不要見怪。”他的日語依舊生硬,但關鍵詞語和李明月的及時補充,足以溝通。
“簡陋?”茉莉眼波流轉,掃過那些正在訓練的“新軍”、新修的窯爐、以及村民臉上不同於以往的精神麵貌,笑意更深,“我看是生機勃勃才對。浩大人真是好手段,短短時日,就讓這小漁村變了模樣。看來我這次,沒有白跑一趟。”
她揮揮手,護衛們將幾個箱子抬了過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