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八章:海霧迷蹤,友乎敵乎?
深夜的海麵被濃霧籠罩,月光掙紮著透下,形成一片模糊而詭譎的光暈。波音站在一艘勉強修複的關船船頭,獨眼死死盯著遠方那片逐漸清晰起來的龐大黑影,受傷的腿因緊張而微微顫抖,不是因為恐懼,而是因為極度的不確定。
“看清了嗎?到底是哪邊的旗號?”她壓低聲音,問身旁眼神最好的了望手。
“看不清,波音大人!霧太大了!船型……很雜有關船,有小早,還有幾艘……樣式有點怪,不像日本這邊的,但也絕不是南蠻船!”了望手的聲音帶著困惑和緊張。
那支船隊沉默地航行著,沒有點火把,沒有鳴號角,如同幽靈般穿透迷霧,朝著猿港的方向而來。它們既不像毛利艦隊那樣氣勢洶洶擺開攻擊陣型,也不像商船隊那樣鬆散無害。它們保持著一種謹慎而有序的隊形,仿佛在觀察,在評估。
這突如其來的未知力量,讓本就緊繃的戰場局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。
棱堡牆頭,林浩、李明月、伊呂波、雪姬以及剛剛到來的巫女楓都凝神望著海麵。波音派回來的快艇已經將消息帶到,每個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。
是敵?是友?還是想趁火打劫的第三方?
“能判斷大致方向嗎?”林浩沉聲問。
“是從西北方向來的。”波音派回的使者肯定地回答,“不是從毛利控製的西海道方向。”
西北方向?對馬海峽?朝鮮?還是……
林浩腦中飛速思索。大明?這個念頭一閃而過,但很快被他按下。明朝海禁政策雖名存實亡,但官方直接派遣成建製船隊介入日本內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。那麼,是朝鮮李朝的水軍?他們與日本素有齟齬,但會主動卷入九州亂局嗎?或者是……某股一直未曾露麵的其他勢力?
“命令波音,繼續保持警戒,沒有我的命令,不準開火,但也絕不準任何船隻靠近猿港海岸!”林浩下達了指令,“打信號,詢問對方身份和來意。”
命令被迅速執行。幾盞特製的、能夠穿透霧氣的燈籠被打亮,按照約定的信號節奏,向著不明船隊的方向閃爍。
等待回應的時刻,每一秒都無比漫長。海風卷著濕冷的霧氣掠過牆頭,帶來刺骨的寒意。
終於,在令人窒息的沉默之後,對方船隊有了反應。幾盞同樣製式的燈籠亮起,打出了一段……複雜的信號。
“是……是商隊的通用信號碼!”李明月忽然出聲,她精通算學和雜學,對各地商隊間為了規避風險而使用的簡單信號代碼有所了解,“他們在回應……‘貿易’、‘友’、‘避戰’……還有……‘明’?”
“明?”林浩的心猛地一跳!難道真是……
信號還在繼續。對方似乎很謹慎,沒有表明具體身份,但反複強調了“貿易”、“友好”和“避戰”的意圖,那個“明”字也反複出現。
“主公,會不會有詐?”伊呂波謹慎地提醒,“或許是聯軍誘使我們放鬆警惕的計策?”
“不像。”林浩搖了搖頭,目光銳利,“如果是聯軍,此刻更應該大張旗鼓,施加壓力,而不是如此隱晦地傳遞友好信號。而且,他們的船隊構成複雜,不像是正規水軍。”
他沉吟片刻,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。
“回複他們:歡迎貿易,猿港自有規矩。請首領乘小艇,最多帶兩名隨從,入港相見。我方保證其安全。”
這是一個試探,也是一個姿態。如果對方心懷叵測,絕不敢輕易讓首領涉險。如果真是抱有某種善意或目的,這是一個建立溝通的機會。
信號再次發出。
這一次,對方的回應很快。同意了。
約莫半個時辰後,一艘小型舢板穿透迷霧,緩緩駛向猿港的臨時碼頭。船上站著三個人。為首一人身材中等,披著防水的鬥篷,遮住了大半麵容,但步履沉穩。身後兩人顯然是護衛,體格精悍,眼神警惕地掃視著四周。
林浩帶著雪姬和幾名親衛,親自在碼頭等候。李明月和伊呂波站在稍後位置,巫女楓則隱在更後麵的陰影裡,安靜地觀察著。
舢板靠岸。為首那人脫下兜帽,露出一張約莫四十歲左右、飽經風霜卻帶著精明之氣的麵孔。他的目光迅速掃過碼頭上嚴陣以待卻難掩疲態的守軍,最後落在為首的林浩身上,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驚異,似乎沒想到這位攪動九州風雲的“明夏浩”如此年輕。
他上前一步,拱手行禮,說的竟是一口帶著濃重閩南口音的漢語:“在下陳五沅,見過明夏浩頭領。”他用了“頭領”這個略顯江湖氣的稱呼,而非“大人”或“殿下”,顯得既不失禮,又保持了一定的距離感。
林浩心中了然,果然是來自大明的海上力量!他不動聲色,同樣用漢語回禮:“明夏浩。陳先生遠來辛苦。不知此時駕臨我這戰火之地,所謂何事?”他直接切入主題,如今形勢危急,沒時間虛與委蛇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陳五沅笑了笑,笑容裡帶著海商特有的圓滑與謹慎:“明夏頭領快人快語。陳某乃漳州月港‘金廈幫’麾下一管事。此番冒昧前來,一是久聞頭領以‘明’為號,精通諸多‘唐土奇技’,心中仰慕,特來結識;二來嘛,海上討生活,無非求財。聽聞頭領此處有些緊俏貨色,而我等船上,恰好也有些頭領或許急需之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