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了宗主諭令,蘇清鳶第二日便前往丹經閣。
丹經閣位於主峰後山,是一座古樸的七層塔樓,飛簷鬥拱,籠罩在氤氳靈氣之中。
憑令牌進入閣內,濃鬱的書卷氣與藥香撲麵而來。
前兩層對普通弟子開放,收藏的多是基礎丹方與常見心得。
蘇清鳶直接登上第三層。
這裡明顯清淨許多,書架以靈木打造,其上玉簡、獸皮卷、甚至某些不知名材質的古籍陳列有序,散發著歲月沉澱的氣息。
“好多典籍……”蘇清鳶目光掃過,心中震撼。
青雲宗傳承悠久,丹道底蘊果然深厚。
她收斂心神,開始翻閱。
起初,她看的是一些前人的煉丹心得與手法精要。
其中精妙之處,常讓她茅塞頓開,以往一些晦澀難明之處豁然開朗。
“原來‘淬火凝丹術’的關鍵在於神識的瞬間收放……”
“不同屬性的靈草,融合時對火候的要求竟有如此細微差彆……”
她看得如癡如醉,渾然忘了時間。
肩頭的雪團子起初還好奇地東張西望,後來見主人一直不動,無聊地打了個哈欠,蜷縮著睡著了。
“啾……”zzz……)
不知過了多久,蘇清鳶在角落一個不起眼的書架底層,發現了一枚顏色暗沉、毫不起眼的黑色玉簡。
玉簡上沒有任何標識,入手冰涼。
她神識探入,竟感到一絲阻礙。
“嗯?”她來了興趣,混沌之力微微運轉,輕易破開了那層禁製。
大量晦澀難懂的信息湧入腦海。
並非具體的丹方或手法,而是一些關於丹藥本源、藥性融合之道,乃至引動天地靈氣入丹的玄奧理論!
其核心思想,竟與《太初歸元訣》中“混沌生萬法,萬法歸一元”的理念隱隱相合!
“這是……《太初丹經》殘篇?”蘇清鳶根據內容推斷,心中震動。
這枚玉簡的作者,顯然走的也是兼容並蓄、直指本源的路子,與她極為契合!
她如獲至寶,立刻沉浸其中。
裡麵許多想法天馬行空,甚至有些離經叛道,卻為她打開了全新的思路。
“丹藥,為何一定要拘泥於固定丹方?若以混沌為基,統禦萬藥,是否能創造出最適合當下需求的‘活丹’?”
“丹成引動天地靈氣,並非隻是提升品質,更是讓丹藥本身成為一個小型‘道印’,擁有自行汲取靈氣、演化藥性的可能……”
這些想法,讓她心跳加速。
她之前煉製出蘊靈養魂丹,似乎就無意中觸碰到了這個門檻!
接下來的日子,蘇清鳶幾乎住在了丹經閣三層。
她廢寢忘食地研讀《太初丹經》殘篇,並結合其他前輩的心得,相互印證。
她的丹道理念,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不再局限於固定的步驟與配方,而是更注重對藥性本源的理解,對天地靈氣的引導,以及對“丹意”的追求。
這一日,她心有所感,覺得時機已至。
她向雲丹子長老申請了一間安靜的煉丹室,準備開爐煉丹。
這一次,她沒有選擇任何現成的丹方。
她要以《太初丹經》的理念,結合自身混沌靈根與三枚守護玉佩之力,自創一種全新的丹藥!
一種能最大程度滋養、甚至溫養魂體本源的丹藥!
她將之暫命名為——“混沌養靈丹”。
煉丹室內,蘇清鳶屏息凝神。
她沒有立刻動手,而是先將自身狀態調整至巔峰。
混沌元嬰清輝流轉,三枚守護玉佩在懷中散發出溫和光暈,與她的氣息共鳴。
她回想煉製蘊靈養魂丹時的感覺,回想與師兄魂力共鳴的玄妙狀態。
漸漸地,她進入了一種物我兩忘的境地。
眼前不再是冰冷的丹爐與藥材,而是無數跳躍的藥性靈光,是天地間流淌的靈氣脈絡。
她開始動作。
沒有固定的順序,沒有嚴格的火候。
她完全憑借對藥性本源的感知,以及對混沌之力的絕對掌控,信手拈來。
一株株藥材被投入青雲爐中。
她的動作行雲流水,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道韻。
時而如春風化雨,溫和浸潤;時而如雷霆驟降,猛烈淬煉。
更令人驚歎的是,她周身隱隱有混沌之氣彌漫,牽引著煉丹室內,乃至外界的天地靈氣,緩緩向丹爐彙聚。
懷中的三枚玉佩光芒漸盛,月華之清冷、鳳炎之溫暖、白虎之銳金被溫和引導),三種力量在她精妙的平衡下,絲絲縷縷融入藥液之中。
最關鍵的時刻到來!
蘇清鳶福至心靈,再次引動了養魂木玉盒內,那縷師兄的魂力氣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