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聲之橋消散後的清晨,共生觀迎來了一場奇特的“靜默”。
不是沒有聲音。
而是所有聲音——市集的叫賣、孩童的嬉笑、飛獸的鳴叫——在經過彩虹橋時,都會被過濾,隻剩下最純粹的情緒波動。
係統警報無聲閃爍:
`>aert聲波淨化協議激活`
`>source回聲之橋殘餘能量`
`>effect語言失效,情感直連`
我走出鐵皮房,隻見人族商販張嘴吆喝,卻發不出字句;異界攤主揮舞符紙,空中隻浮現出心形光暈。人們麵露驚慌,隨即發現——他們能讀懂彼此的心意。
一個孩子指著零食攤,攤主立刻遞來他想要的“笑果”;一位老人踉蹌,兩名不同族群的青年同時伸手攙扶。
語言消失了,但理解更深了。
“原來……”魔尊站在我身旁,赤金雙眸映著橋上的光暈,“當話語被剝離,真心才浮現。”
就在這時,共生樹的葉片突然全部翻轉,葉背朝上,顯露出密密麻麻的微型代碼。
它們不是普通的程序,而是由回聲中的情感數據轉化而成的“靜默代碼”,正在自動編譯。
我調出解析界麵,代碼緩緩翻譯成文字:
>“恐懼:87→安撫需求”
>“思念:92→連接渴望”
>“愧疚:76→和解意願”
這些,是過去七日裡,所有回聲中提取的情感核心。
而最令人震撼的是,代碼的末尾,指向了一個全新的係統模塊:
>“共情協議v1.0”
>“啟動條件:全員靜默”
>“功能:實現無語言情感同步”
我猛然醒悟。
奶奶留下的不隻是技術。
她留下了一套進化路徑。
從“開市咒”到“心跳編碼”,再到如今的“靜默代碼”——
她在教會兩界:
>真正的溝通,不在言語。
>而在心與心的共振。
我立刻召集兩界代表,在牌坊下舉行首次“靜默會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