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色如墨,將青石鎮包裹得嚴嚴實實。
陳默辦公室的燈,是鎮政府大院裡最後一盞熄滅的。他沒有回家,而是一個人踱步走到鎮政府後的小河邊,晚風帶著水汽,吹在臉上有些涼,卻讓他因那條紅色警報而有些發熱的頭腦,迅速冷靜下來。
【警報!檢測到高位人情網絡正在對您進行‘風險評估’與‘壓力測試’。】
【觸發事件:劉鎮長已向縣委組織部提交‘關於增補一名青石鎮副鎮長人選的緊急報告’。】
賬本上的紅字,像一根紮在眼裡的刺。
好一個劉鎮長,好一招釜底抽薪。
陳默很清楚,這招棋的厲害之處不在於“分權”,而在於“製衡”和“歸屬”。王德貴倒台後,他陳默接管了農業和扶貧,風頭無兩,在鎮裡儼然成了事實上的二號人物。但他的根基太淺,威望來自於項目和民心,而非組織任命。
劉鎮長這一手,就是要空降一個名正言順的副鎮長,一個他自己的人。這個人來了,農業和扶貧這塊肥肉,陳默還能不能攥得這麼緊,就不好說了。更重要的是,劉鎮長在用這一手告訴所有人,尤其是告訴陳默:青石鎮,誰說了算。
河水倒映著疏星,陳默的影子被拉得老長。
他知道,自己不能爭。以他目前的資曆和身份,去爭這個副鎮長的位置,無異於以卵擊石,隻會讓自己的野心暴露在所有人麵前,成為劉鎮長第一個要拍死的出頭鳥。
不爭,不代表要認。
棋盤上,不能主動當棋手,那就想辦法,換掉對方準備落下的那枚棋子。
陳默的意識沉入腦海,人情網絡圖譜緩緩展開。他像一個頂級的基金經理,審視著自己的投資組合。目光掠過那些已經建立聯係的節點,最終,停留在一個略顯黯淡,卻標注著驚人回報率的名字上。
【人情投資對象:黃建國。】
【當前職位:青石鎮資料室管理員。】
【潛力評估:未來縣委辦公室主任。】
【預計回報率:3000。】
就是他了。
陳默的嘴角,勾起一抹微不可察的弧度。劉鎮長想派個心腹下來摘桃子,那我就給你豎一個誰也挑不出毛病的“老實人”上去。
一個在鎮裡待了半輩子,業務精熟,為人低調,不拉幫不結派,被所有人忽視的老黃牛。這樣的人,誰能反對?誰敢反對?
可問題是,怎麼讓所有人都看到這頭“老黃牛”的價值?怎麼讓劉鎮長在權衡利弊之後,不得不捏著鼻子認下這顆不屬於他的棋子?
必須創造一個機會,一個隻有黃建國才能解決的難題。
陳默的目光,從黃建國的節點,緩緩移動到了另一條剛剛並入他網絡圖譜的金色債權上。
【人情債權人:趙大海紅星磚廠老板)。】
【欠款事由:繼承自王德貴,違規審批采砂用地。】
【人情價值:650。】
一個完美的杠杆。
第二天一早,陳默沒有像往常一樣去辦公室,而是開著鎮裡那輛半舊的普桑,直接去了鎮西的紅星磚廠。
磚廠裡烏煙瘴氣,巨大的煙囪冒著灰黃色的濃煙,機器的轟鳴聲震耳欲聾。老板趙大海是個光頭胖子,脖子上戴著一根小拇指粗的金鏈子,見到陳默親自上門,臉上堆滿了又驚又疑的笑容,連忙把人請進了他那間跟廠區環境格格不入的豪華辦公室。
“哎喲,陳助理!什麼風把您給吹來了?您可是稀客啊!”趙大海親自泡上好茶,姿態放得極低。
王德貴倒台那天,他也在場,親眼目睹了陳默的手段。這個年輕人,看著和和氣氣,下手卻比誰都狠。
“趙老板客氣了。”陳默端起茶杯,吹了吹熱氣,卻沒有喝,開門見山,“今天來,不為彆的,就是想跟趙老板聊聊秦雪女士的服裝廠項目。”
趙大海心裡“咯噔”一下,臉上笑容不變:“陳助理您說,我聽著。”
“服裝廠項目,是咱們鎮未來的頭等大事。縣裡市裡都盯著。這個項目一旦落地,光是廠房和配套設施建設,就需要海量的磚石水泥。趙老板,這是你的大生意啊。”
“是是是,多虧了政府領導有方,我這小廠子也能跟著喝口湯。”趙大海連聲應道。
陳默放下茶杯,聲音陡然轉冷:“湯能不能喝到,喝到嘴裡是熱的還是涼的,可就不好說了。”
趙大海的胖臉僵了一下:“陳助理,您這話……是什麼意思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