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7章
夜色如墨,將青石鎮浸泡在一片沉寂之中。
鎮政府辦公樓裡,隻有陳默的辦公室還亮著一盞孤燈。
他站在房間中央,腳下是鋪滿整個地麵的複印紙,像一片由罪證構成的白色海洋。那股發現吳滿囤致命破綻時的興奮感已經褪去,取而代?pad?之的是一種獵人鎖定獵物後的冰冷與專注。
他找到了線頭,但整張網還牢牢地罩在吳滿囤身上。那些零星的、書寫習慣相同的數字,可以作為懷疑的起點,卻不足以構成一擊致命的鐵證。在法庭上,對方的律師可以輕易地用“巧合”、“書寫誤差”來搪塞。
他需要更多,多到足以形成壓倒性的、無法辯駁的證據鏈。
他必須讓吳滿囤,親手、大量地寫下更多帶有他個人印記的數字。
可怎麼讓他寫?
直接讓他重新填寫賬本,無異於打草驚蛇。吳滿囤這隻老狐狸,嗅覺靈敏得很,任何不合常理的要求都會讓他立刻警覺,甚至銷毀證據。
必須有一個讓他無法拒絕,甚至樂於去做的理由。
陳默的目光,落回到辦公桌上。劉鎮長白天那番“注意方式方法”的告誡,此刻反而點亮了他的思路。
用規則來打破規則。用官場上最冠冕堂皇的理由,去挖最深的坑。
他的嘴角,勾起一抹微不可查的弧度。
第二天一早,陳默精神抖擻地出現在劉鎮長的辦公室。
“鎮長,關於精準扶貧檔案的工作,我有個新想法。”
劉鎮長正端著泡了枸杞的保溫杯,聞言眼皮抬了抬,示意他繼續。
“我昨天看了民政所的原始檔案,發現一個問題。”陳默的語氣嚴肅而認真,“咱們的檔案太簡陋了,隻有姓名和發放金額,缺乏動態管理的依據。比如,這位優撫對象家裡幾口人,有沒有其他收入來源,健康狀況如何,這些都關係到我們扶貧的精準度。萬一人家條件好了,我們還按老標準發,那是財政資金的浪費。萬一人家出了新困難,我們不知道,那就是我們工作的失職。”
這番話,句句在理,全是站在“公家”的角度考慮問題。
劉鎮長捏著保溫杯的手指緊了緊。他隱約覺得陳默在下一盤大棋,但他看不透棋路,更找不到反駁的理由。
“所以,”陳默順勢遞上一份他連夜趕出來的表格,“我設計了一份《青石鎮優撫及困難家庭情況動態追蹤表》。內容比以前詳細得多,需要把每個家庭近三年的情況都重新梳理、填寫、歸檔。這事做好了,不僅是咱們鎮扶貧工作的亮點,年底向上級彙報,那也是拿得出手的政績。”
“政績”兩個字,像小鉤子一樣,輕輕撓了一下劉鎮長的癢處。
他接過表格,粗略地掃了一眼。表格設計得極為專業,密密麻麻全是條目:家庭成員構成、勞動力狀況、年收入估算、大額醫療支出……以及最關鍵的一欄:“近36個月撫恤金及各類補貼實發金額明細”。
劉鎮長是官場老手,他立刻意識到,要填滿這張表,工作量巨大,而且勢必會把民政所翻個底朝天。
他看向陳默,想從那張年輕的臉上看出些什麼。可那張臉平靜如水,隻有公事公辦的坦然。
“工作量不小啊。”劉鎮長把表格放在桌上。
“是不小。”陳默坦然承認,“所以這事,還得民政所的同誌們辛苦一下。他們最了解情況,由他們來填寫,最準確也最權威。我這邊負責指導和最終的審核歸檔。”
他把皮球又踢了回去,自己隻當“裁判”,把“運動員”的角色留給了吳滿囤。
劉鎮長沉默了。他感覺自己像被架在火上烤。同意,就等於放任陳默去捅吳滿囤這個馬蜂窩;不同意,就是他劉建業格局小,沒擔當,甚至阻礙扶貧工作。
最終,他拿起桌上的紅頭電話,撥通了吳滿囤的號碼。
“滿囤,你來一下。對,帶上你的得力乾將,陳科長這邊有個重要的工作要布置。”
放下電話,劉鎮長端起杯子,將裡麵的枸杞水一飲而儘,仿佛那不是水,而是苦藥。
很快,吳滿囤帶著一個看起來很機靈的年輕辦事員走了進來。他依然是那副笑嗬嗬的模樣,隻是在看到陳默時,笑容的弧度稍稍收斂了一絲。
當陳默將那份“動態追蹤表”的計劃和盤托出後,吳滿囤臉上的笑容徹底凝固了。
他那雙小眼睛裡飛快地閃過一絲驚慌,隨即又被老道的鎮定所掩蓋。
“陳科長,您這個想法……是好的,是高瞻遠矚!”吳滿囤的語氣有些乾澀,“可是,要把近三年的情況全部重新梳理一遍,這工作量……太大了!我們所裡就這麼幾個人,日常工作都忙不過來,這……這恐怕得填到明年去啊!”
他開始哭窮、叫苦,這是機關裡最常見的拖延戰術。
“吳所長,有困難,我們就要克服困難嘛。”陳默笑了笑,看向劉鎮長,“扶貧工作是硬任務,再難也得完成。我相信,有鎮長您的支持,有吳所長您的領導,民政所的同誌們一定能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。”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一頂“發揚精神”的高帽子扣下來,吳滿囤的臉都綠了。
劉鎮長在一旁聽著,心裡跟明鏡似的。陳默這是陽謀,堂堂正正地壓過來,讓他吳滿囤躲都沒法躲。他清了清嗓子,一錘定音:“就這麼定了。滿囤,這是政治任務,必須完成。需要什麼支持,跟鎮裡提。人手不夠,就加班加點!月底之前,我要看到初步的成果!”
吳滿囤的冷汗,一下子就下來了。
他知道,這事躲不過去了。可讓他親手去填那些數字,他心裡發虛。那感覺,就像是讓他親手給自己編織絞索。
他眼珠一轉,指了指身邊一直沒說話的年輕人,對陳默笑道:“陳科長,那具體的工作對接,我就讓我侄子小李來負責吧。他年輕,腦子活,用電腦也比我們這些老家夥利索。李文,快,叫陳科長!”
那個叫李文的年輕人連忙上前一步,有些拘謹地喊了一聲:“陳科長好。”
陳默的目光落在這個叫李文的年輕人身上。他看起來二十五六歲,戴著一副黑框眼鏡,麵色有些憔悴,眼神裡透著一股與年齡不符的壓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