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,陳默沒有去租車,而是坐著吱吱呀呀的公交車,晃悠了近一個小時,才到了榕城西北角的大學城。
相比市中心的流光溢彩,這裡的一切都顯得陳舊而緩慢。高大的梧桐樹投下斑駁的樹影,路兩旁是褪了色的紅磚樓,牆壁上爬滿了青苔,空氣裡彌漫著一股書卷和舊時光混合的味道。
【人情賬本】中,那點代表著林正德的金光,就在這片區域的最深處,安靜地閃爍著。
17號樓。
一棟比周圍樓房更顯破敗的家屬樓,樓道裡堆滿了雜物,光線昏暗,牆皮大片脫落,露出裡麵的紅磚。
陳默走到四樓,找到了401的門。一扇掉漆嚴重的綠色木門,門上連個貓眼都沒有。
他整理了一下衣領,抬手,輕輕敲了三下。
咚,咚,咚。
樓道裡安靜得能聽到回音。
門內沒有任何動靜。
陳默耐著性子,又敲了三下,力道稍重了一些。
這一次,裡麵終於傳來了動靜。一陣拖鞋摩擦地麵的聲音,由遠及近,然後“哢噠”一聲,門鎖轉動,門被拉開了一條縫。
一隻警惕的眼睛,從門縫裡探了出來。
那是一張陳默從未見過的,充滿“故事”的臉。頭發亂得像個鳥窩,胡子拉碴,幾乎遮住了半張臉。眼窩深陷,布滿血絲,眼神裡充滿了疲憊、警惕,還有一絲被世界拋棄後的神經質。
這就是五星級投資目標,林正德教授。
陳默腦中的賬本自動浮現。
【林正德,對您人情值:0】
【對您仇怨值:10對陌生人的天然警惕)】
【當前狀態:極度戒備,精神衰弱,社交意願為零。】
“你找誰?”林正德的聲音沙啞得像是生鏽的齒輪在摩擦,門縫開得極小,身體死死擋在後麵,仿佛陳默是什麼洪水猛獸。
“林教授您好,我叫陳默,是林班長的朋友。”陳默臉上掛著溫和無害的笑容。
“我爸?”林正德的眉頭皺得更緊了,審視的目光在陳默身上來回掃視,“他讓你來的?我們家沒錢,不買保險,不買理財,也不需要任何成功學課程,你可以走了。”
說著,他就要關門。
“等等!”陳默不急不緩地開口,聲音不大,卻清晰地穿透了門縫,“我不是來賣東西的。我隻是對您之前在《國家能源》期刊上發表的那篇關於‘石墨烯聚合物在鋰電池負極材料中的應用前景’的論文,非常感興趣。”
正要關門的動作,猛地一頓。
林正德那雙布滿血絲的眼睛裡,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波瀾。他研究的東西很偏,普通人彆說看懂,連名字都念不順。這個年輕人,居然能準確無誤地說出他論文的標題。
“你看過我的論文?”他的語氣裡依舊充滿了懷疑。
“拜讀過三遍。”陳默的表情誠懇,“特彆是您提到的,通過‘cvd化學氣相沉積法’在泡沫鎳基底上製備三維石墨烯網絡,從而大幅提升電子傳導率和離子擴散率的構想,簡直是天才般的想法。”
陳默說的每一個字,都是專業術語。
這些,自然不是他自己研究的,而是昨晚他花了一夜時間,在網上搜集所有關於林正德的公開資料,並結合【人情賬本】提供的“技術被竊”信息,硬生生啃下來的。
他賭的就是,對於一個被全世界誤解的天才來說,沒有什麼比“被看懂”更具殺傷力。
果然,林正德眼中的警惕鬆動了一絲,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複雜的審視。他沉默了幾秒,把門又拉開了一些。
陳默這才得以看清門內的景象。
那根本不像一個家,更像一個被洗劫過的實驗室。客廳裡堆滿了各種儀器、燒杯、電線和散亂的圖紙。沙發上、地上、桌子上,全是書和文獻,唯一的空地,散落著幾個吃完的泡麵桶。
“你到底是誰?你想乾什麼?”林正德的聲音依舊沙啞,但敵意削減了不少。
“我叫陳默,在青石鎮政府工作。”陳默坦然道,“林班長幫過我,我一直想找機會感謝他。知道您在搞科研,就想來拜訪一下。沒有彆的意思,就是單純的崇拜和好奇。”
“崇拜?好奇?”林正德自嘲地笑了一聲,笑聲乾澀,“一個失敗者的研究,有什麼好崇拜的。”
他側過身,算是默許陳默進來了。
“請進吧,家裡亂,沒地方坐。”
陳默走進屋子,一股濃烈的、混雜著化學試劑和泡麵調料的味道撲麵而來。他毫不在意,目光掃過那些散亂的圖紙,在一張畫著複雜分子式的草稿上停頓了一下。
“林教授,我能問個問題嗎?”
“問。”林正德走到一張堆滿儀器的桌子前,自顧自地搗鼓起來,頭也沒回。
“我看了前陣子‘新視界能源公司’的發布會。”陳默緩緩開口,像是在陳述一件與己無關的事,“他們公布的新電池,核心技術是‘表麵塗層改性石墨’,對外宣稱能量密度能達到300瓦時每公斤。”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