縣委大院的午後,陽光正好,曬在人身上暖洋洋的,卻驅不散空氣裡那股子陳年公文和無聲博弈混合出的獨特味道。
陳默沒有去任何一個局委辦的門口自討沒趣。
他拎著那個半舊的公文包,像個無所事事的閒人,繞著大院中央的花壇慢慢踱步。花壇邊上,有幾條供人休息的長椅,三三兩兩坐著些來辦事的群眾,或是趁著午休出來透氣的小科員。
這裡是整個縣委大院的十字路口,是觀察人來人往的最佳地點。
他選了一條正對著主辦公樓門口,又能將左右兩側財政局、國土局大樓儘收眼底的長椅坐下,從公文包裡拿出一個筆記本和一支筆,攤在膝蓋上,做出正在記錄思索的模樣。
周圍偶爾投來的目光,在他身上停留片刻,便都帶著幾分了然的輕蔑移開了。
看,那就是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愣頭青,被錢文海一腳踢出來,隻能在這曬太陽,裝模作樣。
陳默對這些目光毫不在意。
他微垂著眼簾,看似在盯著筆記本上空白的紙頁,心神卻早已沉入腦海深處。
【人情賬本,啟動。】
【目標範圍:雲山縣委縣政府大院。】
【數據加載中……】
嗡——
一聲輕微的,隻有他能聽見的鳴響。
他眼前的世界瞬間變了模樣。
現實中的樓宇、樹木、人群依舊存在,卻都蒙上了一層半透明的濾鏡。而在這些實體之上,一張巨大到無邊無際的虛擬網絡,驟然浮現,如同一張覆蓋了整個天空的蛛網!
無數條顏色各異、粗細不一的絲線,從大院裡的每一個人身上延伸出來,互相連接、纏繞、交織。
紅色的線,代表著仇怨、嫉妒與敵意。
綠色的線,代表著善意、好感與恩惠。
金色的線,是沉甸甸的人情債,是尚未償還的恩情。
而一種灰黑色的線,則代表著純粹的、不摻雜任何感情的利益交換。
這,就是縣委大院的真實麵目。
一張由權力、利益、恩怨、人情編織而成的,活生生的,無時無刻不在變化的網絡。
陳默的呼吸,有那麼一瞬間的凝滯。
即便在青石鎮時已經見識過賬本的神奇,但眼前這幅畫麵的宏大與複雜,依舊讓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。青石鎮的網絡,不過是一張村頭的小漁網;而眼前的縣委大院,則是一片深不見底的汪洋!
他定了定神,將注意力集中在“機構改革”這個核心節點上。
瞬間,網絡圖發生了劇烈的變化。
以“機構改革”為中心,成千上萬條猩紅色的仇怨之線,如同被捅了的馬蜂窩,瘋狂地向四麵八方蔓延!
陳默的目光順著最粗壯的幾條紅線追溯而去。
第一條,指向了左側那棟氣派的財政局大樓。紅線最終彙入頂樓的一間辦公室,連接到一個叫“孫福海”的名字上。
【孫福海,財政局局長。】
【對“機構改革”仇怨值:8500動搖根基)】
【利益捆綁:73人。其中,副科級以上乾部12人,關鍵崗位21人。】
【關係網絡:其妻弟為建設局副局長,其連襟為教育局副局長……】
賬本上,以孫福海為中心,又輻射出一張密密麻麻的小型紅色網絡,將整個財政局牢牢掌控。陳默甚至能“看”到,隻要改革方案中出現“財政權上收”或“削減預算審批權”的字眼,這張紅色網絡就會瞬間被激活,七十多號人,七十多張嘴,能掀起一場吞沒一切的輿論風暴。
陳默的視線又轉向另一側。
國土局和建設局的大樓並排而立,兩棟樓的頂端,同樣有兩條巨蟒般的紅線連接著“機構改革”這個節點。
【趙立新,國土局局長。】
【錢大勇,建設局局長。】
有趣的是,在這兩個局長之間,也有一條不算細的紅色仇怨線,上麵標注著【舊怨:城南地塊開發主導權之爭】。
陳默的嘴角,勾起一個不易察覺的弧度。
敵人內部,並非鐵板一塊。
他的目光繼續在這張巨大的網絡上巡弋,像一個擁有上帝視角的君王,審視著自己的疆土。
他看到,縣府辦某個科長,因為上次評優沒有選他,對自己的直屬領導常年維持著50的仇怨值,卻每天笑臉相迎,端茶倒水。
他看到,組織部一個不起眼的年輕科員,正在和一個女同事談戀愛,但他不知道,那個女同事同時還和一位副部長保持著“人情值”高達3000的親密關係。
他甚至看到,兩個不同部門的司機,因為在食堂打飯時插隊的小事,彼此的仇怨值已經累積到了80,賬本提示【有幾率引發線下約架】。
荒謬,可笑,卻又無比真實。
這就是人性。在人情賬本的透視下,所有偽裝都無所遁形,隻剩下最赤裸的欲望和算計。
就在這時,主辦公樓的玻璃門被推開,一行人走了出來。
為首的,是一個五十歲左右的男人,身材微胖,梳著一絲不苟的背頭,步履沉穩。陳默不需要看賬本,也知道他就是雲山縣的二號人物,縣長張誌強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跟在張誌強身後的,是幾個秘書和科長。
其中一個身影,讓陳默的目光微微一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