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4章:清者自清,濁者自濁,國安廳的調查結論
通往審訊室的走廊很長,白色的牆壁,白色的地磚,頭頂是發出嗡嗡聲的白色日光燈,整個空間白得沒有一絲雜色,像一條通往虛無的隧道。
空氣裡有一種混合了消毒水和金屬的冰冷氣味。
陳默跟在那個被稱為“李隊長”的黑夾克男人身後,腳步聲在空曠的走廊裡回響,一聲,又一聲,清晰而規律。
他沒有被戴上手銬,但兩名沉默的便衣一左一右地“陪同”著他,這種無形的壓迫,比任何冰冷的鐐銬都更具分量。
審訊室的門是厚重的鐵灰色,沒有任何標識。李隊長推開門,一股更加壓抑的氣息撲麵而來。
房間不大,陳設簡單到了極致。一張焊死在地上的鐵桌,三把鐵椅。牆壁是柔軟的灰色吸音材料,唯一的光源來自頭頂一盞被鐵罩罩住的白熾燈,光線慘白,將人的每一絲表情都照得無處遁形。
桌子對麵,坐著一個年輕人,寸頭,眼神銳利,正低頭翻看著一本卷宗,仿佛陳默隻是一個即將被解剖的標本。
“坐。”李隊長的聲音不帶任何感情,他自己則在年輕人身邊坐下。
陳默拉開椅子,坐姿端正,雙手自然地放在膝蓋上。他平靜地環視了一圈,目光在那麵可以清晰映出他身影的深色玻璃上,短暫停留了半秒。
“姓名,職務。”李隊長公式化地開口。
“陳默,省委政策研究室,綜合處調研員。”
“知道為什麼找你來嗎?”
“不知道。”陳默回答得很快,很坦誠,“但我主動前來,就是希望能協助組織,澄清任何可能存在的疑問。”
他巧妙地將“被找來”扭轉為“主動來”,將“審訊”定義為“協助澄清”。
李隊長的嘴角向下撇了撇,顯然對這種文字遊戲不感興趣。他將一份文件推到桌子中央:“看看吧。”
那是一份打印出來的報告,標題用黑體加粗,觸目驚心。
《關於警惕境外資本利用地方招商引資,滲透並威脅我國經濟主權的若乾風險分析報告》
陳默隻掃了一眼標題,便知道,這就是魏騰的“傑作”。他沒有去拿,隻是靜靜地看著,仿佛那份文件與他無關。
“鳳凰市開發區,一百五十億的投資。來自中東的主權財富基金。”李隊長十指交叉,身體前傾,一雙眼睛如同鷹隼,死死地盯著陳默,“一個瀕臨破產,負債幾十億的地方開發區,憑什麼能吸引到國際頂級資本的青睞?陳默同誌,你不覺得這不符合商業邏輯嗎?”
旁邊的寸頭年輕人抬起頭,手中的筆在紙上敲了敲,發出輕微的“嗒嗒”聲,像在為李隊長的質問配樂。
“李隊長,您說的沒錯,這確實不符合常規的商業邏輯。”陳默的回答出乎他們的意料,他竟然先承認了對方的質疑。
他頓了頓,繼續說道:“因為,我賣給他們的,從來就不是一個單純的‘開發區’。”
李隊長眉頭一挑。
“常規的商業邏輯,是買賣一件商品。商品價值多少,就付多少錢。但鳳凰市開發區當時是什麼?是一件殘次品,甚至是一堆負資產。如果按照商品邏輯,彆說一百五十億,倒貼錢都沒人要。”
“我用的,是投資邏輯。”陳默的聲音依舊平穩,但內容卻開始變得鋒利,“我賣給他們的,不是一件商品,而是一張通往未來的‘原始股’。我向他們展示的,不是開發區有多少廠房,多少土地,而是它在中國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,在中國即將大力發展新能源和高新製造業的國策下,能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,能占據一個什麼樣的生態位。”
“我賣給他們的,是一個‘確定性’。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裡,投資中國,就是投資未來最大的確定性。而鳳凰市,就是這個確定性裡,最便宜、也最有潛力的一個入口。”
審訊室裡一片寂靜,隻有通風口微弱的聲響。
李隊長和那個寸頭年輕人對視了一眼,眼神裡都有些異樣。他們審訊過間諜,審訊過恐怖分子,審訊過泄露國家機密的敗類,但他們從未聽過一個“嫌疑人”,用這種宏大敘事的視角,來解釋一筆投資。
這不像是辯解,更像是一場高端的經濟課。
“說得很好聽。”李隊長冷笑一聲,試圖重新奪回主動權,“但報告裡提到,整個投資過程用時極短,高度保密。你如何解釋這種‘反常’的效率?這裡麵,有沒有桌麵下的交易?”
“效率,是因為我們準備得足夠充分。保密,是因為商業談判的天然屬性。”陳默不疾不徐,“在我接觸他們之前,我的團隊已經做了一整套超過五百頁的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,模擬了對方所有可能提出的疑問和顧慮。我們不是去乞求投資,我們是去提供一個他們無法拒絕的解決方案。”
“至於桌麵下的交易……”陳默的目光迎向李隊長,沒有絲毫閃躲,“李隊長,我出身寒門,父母至今仍在鄉下務農。我能走到今天,靠的不是背景,不是關係,而是組織給予的機會和信任。我比任何人都清楚,我的政治生命,與國家的利益是捆綁在一起的。任何出賣國家利益換來的個人前途,都是沙上之塔,風一吹就倒了。”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他的話語很平靜,沒有慷慨激昂,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。
就在這時,審訊室的門被敲響了。
一個工作人員探進頭,對李隊長低聲道:“隊長,鳳凰市委和榕城縣委的加密傳真,都到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