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,深了。
省委政研室的辦公區,隻剩下陳默這一扇窗還亮著燈。
燈光像一枚孤獨的郵票,貼在沉寂的夜幕上。
他麵前的辦公桌,已經被小李整理出來的資料徹底淹沒。從九十年代的住房製度改革文件,到近三年的土地拍賣記錄、銀行信貸報告、各區縣的房價走勢分析……堆積如山,散發著紙張和油墨混合的陳舊氣味。
這是一座用文字和數據堆砌起來的迷宮。
丁文華扔過來的這個課題,與其說是信任,不如說是一次精心包裝的放逐。他要陳默在這片浩瀚無垠的資料海洋裡,找出一根根本不存在的定海神針。
任何一個正常的調研員,麵對這種任務,最好的結果就是花上幾個月時間,寫出一份四平八穩、麵麵俱到、但最終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的報告,然後精疲力儘地繳械投降。
陳默捏了捏眉心,靠在椅背上。
他花了一整個下午和半個晚上,像一個最勤勉的工蟻,將這些資料快速瀏覽了一遍。小李的工作做得很細致,甚至用不同顏色的標簽,分門彆類地標注了重點。
但陳默看到的,隻有一片精心修飾過的、毫無破綻的和諧景象。
房價在“合理區間”溫和上漲,土地供應“平穩有序”,居民購房熱情“理性健康”。每一份報告,每一個數據,都像是被專業的化妝師精心打扮過,找不到一絲瑕疵。
可他分明能從這些光鮮的數字背後,嗅到一絲不安的氣息。就像平靜的湖麵下,總有暗流在湧動。
他端起已經涼透的茶水喝了一口,冰冷的茶湯讓他的頭腦愈發清醒。
常規的路,走不通。
那就走一條,隻有他能走的路。
陳默閉上眼睛,將身體完全放鬆,意識沉入腦海深處。
那本古樸的【人情賬本】緩緩浮現,無聲地翻開。這一次,他沒有去關注那些具體的人名和數值,而是將意識集中在賬本的空白頁上。
他開始在心中默念關鍵詞。
“江東省,金陵市,房地產。”
賬本的頁麵上,原本清晰的字跡開始變得模糊,繼而化作一片流光。無數金色的、紅色的、灰色的、黑色的絲線,從虛無中湧現,迅速交織、纏繞,構成了一幅無比複雜、動態變化的立體網絡圖。
這,就是金陵市房地產行業背後,那張看不見的“人情關係網”。
金色代表著正常的業務往來和人情。
紅色代表著赤裸裸的利益輸送。
灰色是行走在政策邊緣的模糊地帶。
而黑色,則是明確的官商勾結與違法交易。
整張網絡圖的核心區域,金、紅、灰、黑四色絲線交織得最為密集,幾乎形成了一個巨大的、不斷蠕動的線團,散發著一股令人心悸的能量。
陳默將視角拉近,那個線團的中央,赫然標注著三個大字——【宏發集團】。
幾乎百分之七十的黑色絲線,都或明或暗地與這個集團相連。它就像一個巨大的心臟,為整個金陵市房地產市場的地下交易,泵送著黑色的血液。
果然有問題。
陳默的意識像一把鋒利的手術刀,開始順著【宏發集團】這個主乾,向上追溯它的權力源頭。
他看到,無數條或粗或細的絲線,從【宏發集團】延伸出去,連接著市規劃局、國土局、建設局,甚至各大國有銀行的行長……幾乎覆蓋了所有與房地產相關的權力部門。
這些部門的負責人,頭頂上都與【宏發集團】有著千絲萬縷的利益關聯。
但這些,都隻是枝乾。
陳默需要找到的,是這棵參天大樹最深、最粗壯的根。
“追溯最終受益人。”他在心中下達了指令。
【人情賬本】的頁麵開始飛速翻動,那些龐雜的支線網絡迅速淡化,所有的計算力都集中到了【宏發集團】的股權結構上。
第一層,法人代表,一個陌生的名字,賬本顯示隻是一個推到台前的傀儡。
第二層,控股公司,注冊在海外的離岸公司,股權結構複雜得像一團亂麻。
第三層,第四層……
賬本的分析能力在這一刻被催動到了極致,它穿透了十幾層由頂尖律師和會計師精心設計的防火牆,將無數看似無關的資金流、代理人協議、海外信托進行重組和關聯。
終於,在剝開了最後一層偽裝之後,一個名字,清晰地浮現在賬本的頁麵中央。
王啟宏。
這個名字很普通,陳默從未聽說過。
他不是任何官員,也不是任何知名的商界人士。
但賬本卻在這個名字旁邊,標注了一行小字:【宏發集團,實際控製人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