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大海和李衛國對視一眼,都在對方的瞳孔裡看到了熊熊燃燒的火焰。那是劫後餘生的慶幸,是找到出路的狂喜,更是即將開創一番事業的萬丈豪情。
“他是在用這種方式告訴我們——當官,不能隻會埋頭拉車,更要學會抬頭看路啊!”
李衛國的這句終極“領悟”,如同驚雷,徹底炸開了孫大海的思維天花板。
沒錯!抬頭看路!
他們之前滿腦子都是項目、資金、責任、處分,這些都是“車”上的東西。而江澈,他始終在看“路”,看青龍鎮長遠發展的路,看曆史文化傳承的路!
“老李,你說的對!”孫大海一拳砸在自己手心,聲音鏗鏘有力,“我們差點就成了曆史的罪人!現在,我們要把這件壞事,變成一件名留青史的大好事!”
他不再遲疑,抓起電話,對著話筒咆哮:“通知規劃辦、國土所、建設辦,所有負責人,帶著腦子,立刻到小會議室開會!誰五分鐘內到不了,明天就不用來了!”
李衛國也緊跟著行動,他要負責把江澈那“神來之筆”的構想,轉化成可以向領導彙報、讓專家信服的文字材料。他衝到自己的辦公室,抽出稿紙,筆尖落下,文思泉湧。
“關於妥善處理古橋保護與交通項目建設的創新性解決方案……”
他下筆的第一個標題就充滿了高度。他感覺自己不是在寫一份報告,而是在為一篇即將震驚全縣的雄文作序。
整個青龍鎮政府大院,仿佛一台生鏽的機器被澆上了滾燙的熱油,瞬間高速運轉起來。人們看到各個辦公室的頭頭腦腦們,一個個麵色凝重,行色匆匆地奔向會議室。小道消息開始滿天飛。
“聽說了嗎?孫書記和李鎮長要頂著市裡的壓力,強拆古橋!”
“不可能吧?我聽說縣裡要撤了咱們的項目,孫書記正發火呢!”
“完了完了,這次咱們青龍鎮要出大事了……”
在一片風聲鶴唳之中,隻有黨政辦的一角,安詳得如同世外桃源。
江澈靠在椅子上,慢悠悠地給自己續上了第二杯“安神普洱”。他透過窗戶,看著院子裡那些雞飛狗跳的身影,心裡感到一陣由衷的舒坦。
忙吧,都忙起來才好。
你們忙著開會,忙著吵架,忙著寫方案,就沒人有空來煩我了。
這種將自己置身事外的感覺,就像三伏天喝了一口冰鎮酸梅湯,從頭爽到腳。
“江哥!江哥!”
一個激動萬分的聲音破壞了這份寧靜。
小李像一陣風似的衝到江澈桌前,臉漲得通紅,眼神裡全是崇拜的小星星。
“江哥,我全明白了!”他壓低了聲音,語氣卻像是在宣布一個偉大的發現,“孫書記和李鎮長這是要下一盤大棋啊!他們這是在執行您的‘危機轉化戰略’!”
江澈端著茶杯的手微微一抖,差點把茶水灑出來。
又來了,這該死的“迪化”綜合症,怎麼還帶人傳人的?
“什麼戰略?”江澈麵無表情地問。
“就是把這次的輿論危機,轉化成一個千載難逢的政績機遇!”小李說得唾沫橫飛,“我剛才聽建設辦主任打電話,說什麼‘新舊共存,古今交輝’,還說什麼‘一橋雙景’!江哥,這詞兒太有水平了!肯定是您教的吧!您不光是在救他們,您是在渡他們啊!”
江澈眼角抽搐了一下。
我就是想讓兩座橋並排站著,怎麼就扯到普度眾生上去了?
他沉重地放下茶杯,語重心長地對小李說:“小李,有時間多研究一下公文寫作規範,少看點武俠小說。”
小李似懂非懂地點點頭,又滿懷激情地跑去“領會”領導精神了。
江澈無奈地搖搖頭,感覺自己的摸魚事業,最大的威脅不是領導,而是身邊這些想象力過於豐富的“卷王”隊友。
……
小會議室裡,氣氛壓抑而又亢奮。
幾位部門負責人都被孫大海的雷霆之怒嚇得噤若寒寒。他們都以為今天要開的是一個追責大會。
孫大海卻出人意料地沒有發火,他把一張巨大的規劃圖鋪在桌上,用一支紅色的記號筆,在古橋旁邊,重重地畫了一個圈。
“從現在開始,我們的思路,要徹底轉變!”孫大海的聲音擲地有聲,“以前,我們考慮的是‘拆’還是‘保’。現在,我告訴你們,我們要‘都要’!”
“都要?”規劃辦主任愣住了。
“對!都要!”孫大海的目光掃過每一個人,“新橋,要修!而且要修得更寬、更現代、更氣派!它代表我們青龍鎮的未來!”
他頓了頓,又指著古橋的位置。
“老橋,更要留!不僅要留,還要花錢去修繕,去保護!它代表我們青龍鎮的根!”
會議室裡鴉雀無聲,所有人都被孫大海這番話給震住了。
這……這跟他們之前開會討論的,完全是兩個方向啊!
李衛國適時地站了出來,清了清嗓子,開始“傳達”江澈的“核心思想”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“同誌們,孫書記的意思,就是要打造一個‘一橋雙景,古今交輝’的全新人文景觀!”李衛國的聲音裡充滿了激情,“大家想一想,若乾年後,人們來到我們青龍鎮,看到一座現代化的新橋上車水馬龍,象征著我們的經濟活力;旁邊,一座古樸典雅的石拱橋靜靜矗立,訴說著我們的曆史底蘊。這是何等壯觀的景象?這是何等高明的政治智慧?”
在兩位主要領導的聯合“洗腦”下,在座的乾部們漸漸從震驚中回過神來,眼神開始發亮。
對啊!
這麼乾,市領導的批示,完美解決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