辦公室的門被輕輕帶上,隔絕了外界的一切。
劉建業一頭霧水地坐在沙發上,看著周國華推到他麵前的那張白紙。紙上隻有兩個字,筆鋒沉穩,力透紙背——林場。
“書記,這……”劉建業不解。國有林場的改革,是縣裡一塊最硬的骨頭,一塊燙手的山芋,他這個組織部長當然清楚。可周書記把他叫來,就為了給他看這兩個字?
周國華沒有解釋,隻是端起自己的茶杯,走到窗邊,看著外麵那片秋色,沉默不語。他的沉默,讓辦公室裡的氣氛變得有些凝重。劉建業不敢多問,隻能端著那杯還冒著熱氣的水,靜靜地等待著。
他不知道,周國華此刻的內心,遠不像他表麵那般平靜。他正在腦海中構築一個舞台,一個專門為江澈準備的,足夠大,也足夠凶險的舞台。而在此之前,他需要最後一次確認,確認台上的主角,確實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條潛龍。
……
江澈美滋滋地吃完了那個橘子。甜,水分足,是辦公室新發下來的福利。他把擺成花朵形狀的橘子皮收攏,丟進垃圾桶,感覺人生又圓滿了一分。
就在他準備重新拿起那本《周易》,繼續研究“乾卦”的第六爻“亢龍有悔”時,書記辦公室的門開了。
周國華站在門口,臉上掛著溫和的笑意,對他招了招手:“小江,你再進來一下。”
江澈的心裡“咯噔”一下。
腦海中,那根代表著【危機預感】的弦,被輕輕撥動了一下,發出一聲微不可聞的“嗡”鳴。強度不大,不像是緊急加班的紅色警報,更像是一種……黃色的預警。
意味著,有麻煩,但不是迫在眉睫的加班。通常,這種情況指向一件事——領導想跟你談心。而領導談心,往往比加班還耗費心神。
“又來?”江澈心中哀嚎一聲,但臉上已經掛上了職業的、恰到好處的微笑,起身走了進去。
辦公室裡,組織部長劉建業已經不在了。周國華指了指自己辦公桌對麵的椅子,示意江澈坐下。這個位置,通常是彙報工作時坐的,比坐在沙發上更正式,也更有距離感。
“坐。”周國華親自給江澈續了些熱水,動作自然。
“謝謝書記。”江澈欠了欠身。
周國華坐回自己的大班椅上,身體微微後仰,雙手交叉放在桌上,沒有看任何文件,隻是看著江澈,閒聊家常般地開口:“小江啊,來縣委辦這段時間,還習慣嗎?”
“挺好的,書記。辦公室的氛圍很好,馬科長和同事們對我也很照顧。”江澈的回答四平八穩,挑不出任何毛病。
“嗯,那就好。”周國華點了點頭,話鋒一轉,看似隨意地提了一句,“上午省裡關於林國棟那個案子的通報,你起草的內部文件,我看了,寫得很好,很穩妥。”
江澈心裡的那根弦,又被撥動了一下。來了,正題來了。
他臉上依舊保持著平靜:“都是書記您指導得好,我隻是做了些文字工作。”
周國華笑了笑,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糾纏。他拿起桌上的那份省裡的通報傳真件,輕輕敲了敲:“一個二十年的冤案,能夠平反,不容易啊。這裡麵,最關鍵的,還是林國棟的女兒,那個叫林曉的律師,了不起。二十年堅持不懈,這份毅力,不簡單。”
他一邊說,一邊用眼角的餘光,細致入微地觀察著江澈的每一個細微表情。
然而,他失望了。江澈的臉上,沒有絲毫波瀾。他隻是順著周國華的話,微微點了點頭,附和道:“是啊,確實很了不起。”
他的眼神清澈,表情坦然,就像是在討論一個報紙上的社會新聞,一個與自己相隔萬裡的故事。沒有好奇,沒有感慨,甚至連一絲多餘的情緒都沒有。
周國華心中暗歎:好定力。
他不死心,將試探的觸角,伸向了最核心的地方。
“通報裡還提到一個細節,很有意思。”周國華的語氣變得更加隨意,仿佛隻是在分享一個有趣的發現,“說是林曉找到了關鍵證據,是根據一位‘匿名人士’提供的線索。你說,這會是個什麼樣的人?費了這麼大的力氣,布了這麼一個大局,最後卻連名字都不肯留一個。圖什麼呢?”
他把問題拋了出來,像一個經驗最老道的漁夫,將帶著誘餌的鉤子,不著痕跡地甩到了那條潛伏在深水中的大魚麵前。
整個辦公室,安靜得能聽見牆上掛鐘秒針走動的“滴答”聲。
江澈的腦海裡,【危機預感】的嗡鳴聲,已經從一聲變成了持續的、低頻的震動。他知道,這是整個談話中最關鍵的一環,回答得好,繼續摸魚;回答不好,天知道會有什麼新的麻煩等著自己。
他的大腦飛速運轉。
這種問題,最忌諱的就是分析。你一旦開始分析,就說明你對這件事有思考,有看法。而有看法,就容易暴露你自己。最好的應對方式,就是拔高,就是把問題從“具體的人”身上,轉移到“抽象的價值”上去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他沉吟了片刻,這個短暫的停頓,在周國華看來,是他正在組織語言。
而後,江澈抬起頭,臉上帶著一種真誠而又略帶理想主義的表情,認真地回答:“書記,我想,或許……這世上總有一些人,他們做事,不為名,不為利,隻為自己心中的那份公道和正義吧。”
他頓了頓,似乎在尋找更合適的詞句。
“就像我們讀曆史,總能看到一些俠客,‘十步殺一人,千裡不留行。事了拂衣去,深藏身與名’。我覺得,這位‘匿名人士’,可能就是我們這個時代,一位心懷俠義精神的普通人。他的存在,恰恰說明了,我們這個社會,正氣長存,公道自在人心。這比抓到幾個壞人,平反一個案子,意義更加深遠。”
一番話說完,江澈自己都差點信了。這套話術,是他上一世在省廳辦公室,應付各種大領導提問時,千錘百煉出來的“萬金油”模板。上價值,講情懷,說格局,就是絕不談具體。
周國華靜靜地聽著,他臉上的表情沒有變,但內心,卻已經掀起了滔天巨浪。
他預想過江澈的無數種回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