綜合協調科的辦公室裡,空氣仿佛凝固了。
小李退出去後帶上的門,發出了一聲輕微的“哢噠”聲,在這死寂中,卻響亮得如同驚雷。
馬文才坐在自己的辦公椅上,一動不動,像一尊被歲月風乾的石像。他手裡捏著那張被江澈用紅筆塗抹過的行程表,指節因為用力而微微凸起,那薄薄的一張a4紙,此刻在他手中卻重若千鈞。
他感覺自己的後背,正有一股涼氣順著脊椎骨向上攀爬,所過之處,激起一片細密的雞皮疙瘩。但與這股涼氣截然相反的,是他的額頭,正有熱汗不斷滲出,順著鬢角滑落。
這……這是建議?
馬文才在縣委辦摸爬滾打了半輩子,自詡為“人精中的戰鬥機”,什麼風浪沒見過?可今天,他看著這張紙,第一次對自己引以為傲的“政治嗅覺”和“處事手腕”產生了深刻的懷疑。
他原本以為,這就是一個死結。
三位副縣長,三場分量十足的活動,像三輛迎麵駛來的馬車,誰也不肯讓路,眼看就要撞在一起。他這個協調科長,就是那個站在路中間,手足無措的倒黴蛋。無論他怎麼協調,都必然會得罪另外兩方,最後落得個裡外不是人。
所以他才硬著頭皮,把這個難題原封不動地交上去,讓周書記親自來做這道選擇題。這是他唯一能想到的,明哲保身的辦法。雖然會被書記在心裡罵一句“無能”,但總好過被三位副縣長同時記恨。
可江澈呢?
他甚至沒有離開自己的辦公室,沒有打一個電話,隻是“隨手一劃”。
馬文才的目光,死死地釘在那行用紅色簽字筆寫下的標題上——“關於開展‘全縣重點項目春季集中視察活動’的建議方案”。
就這麼一行字,整個事件的性質就全變了。
從一道讓書記頭疼、讓同僚內鬥的“選擇題”,變成了一場彰顯班子團結、展示工作成果的“彙報演出”。
馬文才的喉結艱難地滾動了一下,他仿佛能看到,當這份方案擺在周書記麵前時,書記臉上會露出何等讚許的表情。
再往下看。
那條流暢的紅線,將三個原本相互衝突的活動,串成了一條清晰的視察路線。
900945,高新科技園。
10151100,鄉村振興示範點。
11151200,民俗文化旅遊節。
順序,大有講究!
馬文才的心臟重重地跳了一下。工業打頭,這是縣域經濟的壓艙石,體現了縣委“抓發展”的核心思路,給了常務副縣長王振足夠的麵子。農業居中,這是民生之本,社會穩定的基石,安撫了根基深厚的李建國副縣長。文旅壓軸,這是青陽縣未來的新增長點,充滿了活力與希望,也讓勢頭正盛的趙琳副縣長感到被重視。
一碗水,端得滴水不漏!
最讓馬文才感到頭皮發麻的,是最後那一行不起眼的備注。
“建議:邀請全體在家的縣委常委共同參加,體現班子合力,集中展示我縣重點項目建設成果。)”
這一筆,是神來之筆,是畫龍點睛!
它徹底將三位副縣長從“爭寵”的尷尬境地中解脫了出來。他們不再是向書記一個人邀功,而是向整個縣委領導班子集體彙報工作。格局,瞬間拉滿!
而周書記,也從一個必須做出取舍的“裁判”,變成了一個帶領整個班子視察工作的“班長”。他不需要再為難,不需要再權衡,隻需要欣然接受這個皆大歡喜的安排。
一場即將爆發的內鬥,就這麼被消弭於無形。
馬文才的手開始微微發抖。他想起了剛才小李傳達的話,江澈說:“我隨手提了個小建議……這隻是個不成熟的想法……”
不成熟?
這要是叫不成熟,那他馬文才在官場這幾十年,簡直就是白活了!
他腦海裡,不由自主地浮現出江澈那張年輕得過分,總是帶著幾分慵懶笑意的臉。他一直以為,這小子隻是筆杆子硬,會寫材料,會揣摩領導心思。直到“統計年鑒”那件事,他才意識到這小子不簡單,是個棘手的人物。
可現在,他發現自己錯得離譜。
這哪裡是棘手?這分明是恐怖!
這份對權力格局的洞察力,這份化解複雜矛盾的政治手腕,哪裡像一個二十多歲,從鄉鎮上來的年輕人?就算是縣委辦主任,甚至是周書記本人親自來處理,也未必能想出如此天衣無縫、一石數鳥的妙計。
他不是在解決問題。
他是在用上帝視角,重新定義問題!
馬文才感覺自己像一個在棋盤上苦苦掙紮的棋手,而江澈,就是那個站在棋盤之外,隨手撥動一顆棋子,就改變了整個棋局走向的高人。
他之前還想著,要不要給這個新來的副科長一點顏色看看,讓他知道縣委辦水深。現在想來,自己簡直可笑得像個在巨龍麵前耀武揚威的螻蟻。
一陣深深的無力感和後怕,攫住了馬文才的心。他慶幸自己沒有真的把江澈得罪死,尤其是在“統計年鑒”那件事後,自己選擇了拉攏而非打壓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