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國華的辦公室裡,靜得能聽見窗外梧桐葉被秋風吹落的沙沙聲。
那隻骨節分明的手,剛剛從江澈的肩上收回去,餘溫仿佛還停留在布料上,帶著一股不容置喙的重量。
江澈低著頭,目光凝固在手中的那張a4紙上。
白紙,黑字,和一個用鮮紅色水筆畫出的圓圈。
圈裡是第七個問題,每一個字都像是一塊燒紅的烙鐵,在他的視網膜上烙下印記。
“……最大的戰略意義是什麼?”
周國華的聲音還在耳邊回響,特彆是最後那句——“我希望你,能站在我的角度去思考。”
江澈的身體僵著,血液似乎在這一刻都停止了流動。
站在你的角度?
那是什麼角度?
是縣委書記的角度,是青陽縣一把手的角度,是一個渴望著更高平台、更大舞台的政治家的角度。
江澈感覺自己像一個被剝光了衣服的模特,被推到了一個名為“前途”的t台上,而周國華,就是那個手握設計圖和剪刀的設計師。他要的,不是模特自己的想法,而是要模特完美地展示出他設計的這件“作品”,讓台下的評委們——那些更高層的人,為設計師本人喝彩。
懂了。
他徹底懂了。
周國華不是要他當功臣,而是要他當“展品”。
一件活的、會說話的、能夠充分證明周國華本人“慧眼識珠”、“知人善任”的,最珍貴、最完美的展品。
他江澈,就是周國華仕途履曆上,那最亮眼、最值得大書特書的一筆——“破格提拔並重用青年乾部江澈,創新性提出並成功實踐‘林業碳彙’項目,為全省生態經濟發展提供了‘青陽樣本’”。
這個念頭,像一道閃電,劈開了江澈腦中的混沌。
一瞬間的絕望之後,一種極其荒謬、卻又無比清晰的邏輯鏈條,在他那顆隻想躺平的大腦裡,自動生成了。
如果我是一個“展品”……
那麼,“展品”的價值,在於它被“發現”和“展示”的那一刻。
隻要這次“展示”足夠驚豔,就足以證明“發現者”的眼光。
“展品”本身,是不需要天天發光的。它隻需要在被需要的時候,出來亮個相,然後就可以繼續被妥善地保管在庫房裡,蒙上防塵布,享受恒溫恒濕的“養老”待遇。
而且,這個“發現者”的地位越高,他就越需要維護這件“展品”的價值和光環,因為這是他眼光的證明。任何對“展品”的貶低和損害,都是在打“發現者”自己的臉。
所以……
周國華把他推到台前,不是為了讓他衝鋒陷陣,而是為了把他“供”起來。
隻要他這次表演得好,把周國華想說的話,用一種更高級、更巧妙的方式說出來,讓省裡、市裡都看到周國華領導下的青陽縣是何等的人才濟濟……
那他江澈,就等於給自己找了一個全縣最硬的靠山。
周國華會把他當成自己的“政績吉祥物”,隻要周書記在青陽縣一天,就沒人敢輕易動他,甚至不敢隨便給他派活,因為他是書記親自蓋章認證的“靈魂人物”、“戰略人才”,這種人是用來運籌帷幄的,不是用來乾雜活的。
功勞,是周國華的。
黑鍋,自然也輪不到他背。
他隻需要在關鍵時刻,出來扮演一下“神諭”,然後就可以心安理得地退回幕後,繼續他的喝茶看報事業。
這……這他媽的……
這哪裡是把他架在火上烤?
這分明是給他量身定做了一張通往“完美躺平”最高境界的vip通行證啊!
想通了這一層,江澈心中那片由絕望和悲涼組成的冰海,瞬間融化,繼而沸騰。
他感覺自己不是被逼上了梁山,而是被一腳踹進了桃花源。
一股狂喜,如同失控的野馬,在他的胸腔裡橫衝直撞。他幾乎要控製不住自己上揚的嘴角,他想笑,想放聲大笑。
他強行壓抑著這股衝動,緊緊地抿著嘴,肩膀因為憋笑而微微顫抖。
他緩緩地抬起頭,再次看向周國華。
那雙原本寫滿“生無可戀”的眼睛,此刻已經褪去了所有的迷茫和抗拒,取而代之的,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清澈和……領悟。
那是一種下屬對上級意圖心領神會後的通透,一種棋子明白了棋手布局後的了然,一種……“士為知己者死”的決絕。
周國華一直在觀察著江澈的表情。
他看到了江澈從僵硬,到掙紮,再到低頭沉思,最後,他看到了江澈抬起頭時,眼神裡那瞬間點亮的光。
周國華的心裡,湧起一股巨大的滿足感。
他知道,這小子,懂了。
他不僅聽懂了自己話語裡的意思,更領會了自己那份深藏不露的、為他前途考量的苦心。
這需要何等的悟性?何等的政治智慧?
周國華在心中暗暗讚歎。他原以為自己還需要再多費些口舌,沒想到江澈已經一點就透。
此子,真乃國士無雙!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“書記……”江澈開口了,聲音裡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沙啞,仿佛是剛剛經曆了一場劇烈的心裡鬥爭,最終被領導的良苦用心所感化,“我……明白了。”
這三個字,他說得緩慢而鄭重。
周國華滿意地點了點頭,臉上露出了儒雅的笑容。他端起自己的茶杯,輕輕吹了吹,不再說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