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!好!都聽你的!”姥爺此刻對劉文宇的話已是深信不疑,連連點頭,臉上煥發出一種新的光彩。
那不僅僅是對身體好轉的期望,更是對自家出了個如此“不凡”後輩的激動與自豪。
“舅,我也給您看看?”劉文宇成功地用“醫術”贏得了姥爺的絕對信任,順勢將目光轉向了一旁還在愣神的舅舅孫振華。
舅舅方才目睹了全過程,心中的震驚浪潮一波高過一波,尚未完全平息。
“啊?哦!好!好!”舅舅被點名,猛地回過神來,像是被點了啟動開關,幾乎是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的手腕伸了過去。
他的眼神熱切無比,充滿了期待和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,仿佛劉文宇的手指搭上去,就能判決他身體的所有秘密。
接下來的半個小時,成了劉文宇個人的“專家義診”時間。
他依次為舅舅、姥姥和舅媽請了脈。憑借著係統賦予的精湛醫術,他仿佛擁有了一雙能透視身體的慧眼。
他對舅舅說:“舅,您這胃是不是偶爾會隱隱作痛,尤其是餓過了頭或者吃了生冷硬的東西之後?平時得多注意按時吃飯,胃得靠養。”
舅舅眼睛瞬間瞪圓了,連連稱是,他這老胃病有些年頭了,沒想到被外甥一摸就摸出來了。
“姥姥,您最近晚上起夜是不是比往年要頻繁些?腰腿偶爾會酸軟沒力氣?問題不大,但平時曬太陽得足,彆老坐著不動,慢慢溜達溜達。”
姥姥拍著大腿:“哎呦!我這乖孫可真神了!說得一點不差!”
“舅媽,您是不是有時會覺得胸悶,氣短,特彆是陰雨天或者操心勞累之後?得多放寬心,家裡活兒讓春生哥和我舅多搭把手。”
舅媽臉上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,繼而轉化為深深的信服,不斷點頭。
劉文宇的每一句話,都像是一把精準的鑰匙,直接打開了他們因身體細微不適而深藏的心鎖。
劉文宇沒有開什麼方子,隻是提出了一些簡單易行、貼合農村實際的食療或生活習慣上的調理建議,卻每一句都說到了他們的心坎裡。
在這個交通不便、缺醫少藥的年代,在這片廣袤而醫療資源相對匱乏的農村土地上,一個能準確無誤地指出你身上隱疾的人,其地位幾乎等同於救苦救難的活菩薩。
劉文宇用係統獎勵的“醫術”,再次牢牢地抓住了所有家人的心,將這份失而複得、來之不易的親情和信任,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、堅實的高度。
最後劉文宇又裝作從車把上掛著的背包裡其實是在係統空間裡),取出了30貼膏藥,交給了姥爺:“等到陰天下雨,身上不舒服的時候,您老記得貼一貼!”
院子裡的氣氛,變得無比融洽和熱絡,充滿了對劉文宇的讚歎和對未來健康生活的憧憬。
看著家人們洋溢著希望和快樂的臉龐,劉文宇心中微微一動,想起了係統空間裡還靜靜躺著的那3粒【強身丹】。
這丹藥藥性溫和,正適合給家人潛移默化地改善體質。
他心下立刻有了主意:晚上吃飯,自己可以主動請纓,親自下廚露兩手,到時候趁機把丹藥化入湯菜之中……神不知鬼不覺地讓全家人都受益。
想到這裡,劉文宇的嘴角不禁勾起一個溫暖而會心的微笑。這種能為家人默默付出的感覺,真好。
又聊了一會兒家常,坐在旁邊的表哥孫春生早已是心癢難耐。
他猛地站起身,一把拉住劉文宇的胳膊:“文宇,走!陪哥釣魚去!”
劉文宇笑著應允,跟著孫春生來到院子角落。
孫春生獻寶似的拿出兩套漁具:魚竿是一根打磨得光滑趁手的羅漢竹,上麵綁著絲線充當魚線;
浮漂是用鮮豔的野雞尾羽梗精心剪裁而成的;魚鉤則是用繡花針在油燈上燒紅後彎成的;
甚至連鉛墜,都是用一小段保險絲耐心砸扁後製作出來的。
這套充滿了手工痕跡和時代特色的漁具,樸實無華,卻凝聚著這個年代特有的智慧和就地取材的生活趣味。
劉文宇怔怔地看著,熟悉的記憶如同潮水般湧來。上輩子,他小時候就是用的這種漁具,隻是後來被生活折磨的千瘡百孔,早已將這些簡單的快樂遺忘在了記憶的角落。
“趕緊走啊文宇,發什麼呆呢!”孫春生見他又愣神,用力拉了他一把,彎腰拎起腳邊那個有些破舊的魚簍,迫不及待地邁開大步就朝村外的水庫方向走去,嘴裡還催促著,“快點!快點!”
劉文宇回過神來,搖頭失笑,趕緊快步跟上。夏日的午後,陽光炙熱,但走在樹蔭下,聽著知了聲聲,看著表哥風風火火的背影,彆有一番鄉野的愜意。
兩人花了十幾分鐘,一路閒聊著走到了水庫邊。找了一處樹蔭濃鬱、看起來水草豐茂的岸邊,孫春生熟練地用帶來的小鏟子挖開濕潤的泥土,幾下就刨出了幾條不斷扭動的紅蚯蚓。
“喏,這可是最好的魚餌!”他捏起一條,得意地向劉文宇展示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兩人找好位置席地而坐,開始整理漁具,掛餌,拋線。
動作間,孫春生嘴裡也沒閒著,不斷地問著四九城裡的生活。
劉文宇一邊斟酌著回答,一邊將掛好蚯蚓的魚鉤甩進了波光粼粼的水麵。那根野雞羽浮漂剛在水麵立穩,甚至還沒隨著微波完全靜止下來——
突然!劉文宇手中的羅漢竹魚竿猛地向下一沉!
一股巨大的力量瞬間從水底傳來,通過魚線、魚竿,狠狠地震撼著他的手臂!
“上貨了!”孫春生第一時間注意到動靜,驚喜地喊道。
劉文宇心中也是一喜,意念下意識地掃過水下——好家夥!一條碩大的青魚正凶猛地咬著鉤,瘋狂掙紮試圖逃脫,看那體型和力道,少說也得有七八斤重!
他心裡頓時一緊。這手工製作的魚鉤和絲線,要不是有自己的技能加持,隻怕現在那條大魚已經瀟灑的離去了。
眼看魚線被繃得筆直,發出令人牙酸的細微聲響,羅漢竹的竿梢也被拉成了驚心動魄的弧形,隨時都有可能斷裂!
情急之下,劉文宇幾乎是本能地催動了意念。一股無形的力量迅速深入水中,溫和而堅定地將那條劇烈掙紮的大魚整體包裹了起來。
這股力量並非與魚角力,而是巧妙地托舉、緩衝,大大減輕了魚鉤和魚線承受的直接拉力,仿佛給大魚穿上了一件無形的“緩衝衣”。
與此同時,劉文宇腳下穩穩紮根,腰腹發力,看準時機,雙臂猛地向上一揚!
喜歡重回五九:家人溫飽我全包請大家收藏:()重回五九:家人溫飽我全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