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念頭,如同一道閃電,瞬間照亮了他的腦海。
“優化營商環境”是一個城市發展的重中之重,是市委市政府的“一號工程”。這樣的工作,絕不僅僅是寫一份文件,發一個通知那麼簡單。它需要宣傳,需要造勢,需要讓全市的企業家、投資者、乃至普通市民,都看到市裡的決心和舉措。
而這一切,都繞不開一個部門——市委宣傳部。
具體到執行層麵,負責媒體對接、新聞通稿、輿論引導的,正是新聞處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林濤的地盤。
蘇晨的嘴角,勾起一抹微不可察的弧度。
他原本隻是想把這份工作做好,回報趙林的信任。現在,他要把它做得前所未有的好,好到讓所有領導都眼前一亮,好到讓這份計劃成為接下來全市宣傳工作的核心議題。
他要的,不是一份簡單的報告。
他要的,是一份足以引爆輿論的、完美的、讓宣傳部不得不全力配合的“陽謀”。
他要讓林濤,主動走到他的槍口下來。
想通了這一點,蘇晨隻覺得渾身充滿了乾勁。他起身去廚房,燒水,泡了一碗最便宜的紅燒牛肉麵。
熱氣騰騰的香氣在小小的出租屋裡彌漫開來,將那份源自三十年前的陰冷驅散得一乾二淨。他一邊呼嚕呼嚕地吃著麵,一邊將那份草案拿了過來。
趙林說草案寫得太虛,不接地氣。
蘇晨看了幾眼,何止是虛,簡直是官樣文章的集合體。通篇都是“要加強”、“要提升”、“要建立”、“要完善”,口號喊得震天響,具體怎麼做,一句沒有。
這不行。
蘇晨放下筷子,拿起筆,在草案的空白處飛快地寫下幾個關鍵詞。
“堵點”、“痛點”、“難點”。
要優化環境,先要找到問題在哪。開發商的囂張跋扈、某些部門的推諉扯皮、審批流程的繁瑣冗長……這些都是他前段時間在基層調研中親眼所見、親耳所聞的。
然後,是“案例”、“數據”、“對比”。
不能隻說問題,要用真實案例和數據說話。哪個區的審批效率最高,哪個部門的投訴率最低,把這些都擺出來,做成排行榜,定期公布。這叫“紅黑榜”,是壓力,也是動力。
最後,也是最核心的——“破局點”。
蘇晨的筆尖,重重地寫下了三個字:“監督員”。
他要建議,在全市範圍內,從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、知名企業家、媒體記者、甚至熱心市民中,聘請一批“營商環境特邀監督員”。賦予他們權力,可以直接向市領導反映問題,可以“推門就進”任何一個政府部門的辦公室。
這才是真正的殺手鐧。
它將徹底打破部門之間的壁壘,將監督的權力,從內部,延伸到外部。
這套組合拳打出去,絕對會在全市引起軒然大波。而要推動如此大刀闊斧的改革,宣傳部門的深度參與,必不可少。
蘇晨越想越興奮,一碗麵很快見了底,連湯都喝得乾乾淨淨。他放下碗,拿起那本黑色的筆記本,再次翻開。
這一次,他的目光不再是瀏覽,而是精準地搜尋。
他需要幫手。
不是去衝鋒陷陣的戰士,而是能為他提供情報的斥候。他需要知道,林濤現在在新聞處是個什麼情況?他的軟肋是什麼?他的對頭又是誰?
很快,他的手指停在了一個名字上。
“市電視台,時政新聞部副主任,錢浩。”
後麵的批注很簡單:“何衛國的老部下,為人機靈,消息靈通,但有些勢利,欠何人情,可用。”
就是他了。
電視台時政新聞部,是與宣傳部新聞處打交道最頻繁的部門之一。錢浩這個位置,不高不低,既能接觸到核心信息,又不會太引人注目。而且,“勢利”這個評價,在蘇晨看來,有時候反而是個優點。
勢利的人,往往更懂得權衡利弊,更善於抓住機會。
蘇晨看了一眼牆上的掛鐘,晚上九點半。這個時間,對於媒體人來說,或許正是夜生活的開始。
他沒有絲毫猶豫,拿起手機,按照筆記本上記錄的號碼,撥了過去。
電話響了很久,就在蘇晨以為沒人接的時候,那邊才被接起,背景音裡是嘈雜的音樂和劃拳聲。
一個帶著幾分酒意的、警惕的聲音傳來:“喂?哪位?”
“您好,錢主任嗎?”蘇晨的聲音平靜而溫和,“我姓蘇,是何衛國老師的朋友。他……托我跟您問聲好。”
電話那頭,嘈雜的音樂聲,瞬間小了下去。
喜歡官場言靈:我靠說話咒翻對家請大家收藏:()官場言靈:我靠說話咒翻對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