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川回頭看了夏小青一眼,說道:“三嬸,以後你們做生意,收入肯定會好很多,小青學習成績好,你們不考慮一下讓她去讀大學麼?”
雖然夏小青嘴上說不去,找各種理由推三阻四,心裡還是想去的。
聽到周川這話,立刻就豎起了耳朵聽母親的回答。
楊菊華根本不在意:“家裡忙不過來,不管是她爸來,還是我來,那肯定是負責炒栗子。”
“她來了也就是收收錢,家裡農活也多。”
“她要是去讀大學,花錢不說,家裡也忙不過來。”
“再說了,她是女孩子,再過兩年就要說媒嫁人了,讀大學也沒用嘛。”
楊菊華的觀念是現在大多數農村父母的觀念,認為女兒讀書沒用,終究是要嫁出去的。
夏小青聽得難免心裡有些難過。
周川還想要說話,夏小青已經開口:“周川,你彆說了,我也不想去讀了。”
周川看了看夏小青,感覺她眼眶都有些紅了,隻能住嘴,準備下次找夏小青父親聊聊。
收拾好東西,挑著東西就往車站趕。
一路上夏小青的情緒都不太好,周川故意跟她聊天,轉移她注意力。
夏小青終究隻是一個十八歲的小姑娘,一輩子都在這個縣,沒有太多見識,周川上一世的記憶,隨便拉兩個有趣的東西出來說,都能讓夏小青聽得津津有味。
回到家的時候,已經快要天黑。
李秀梅正忙著挑米裡的碎石、壞米,見周川回來,隻是淡淡說了一句:“鍋裡還有飯。”
周川把買的衣服遞給李秀梅:“媽,給你還有爸和姐買的衣服。”
“你試試,看看合不合適。”
李秀梅聽到是給自己買的衣服,心裡一喜,倒不是多在意新衣服,而是兒子的心意,隨即又擔心的問道:“你哪來的錢?”
周川笑著說道:“還記得我說的那個沉香麼?我鋸了一塊,今天拿去賣了,賣了一千多塊錢。”
之前李秀梅沒把這事放心上,因為她根本就不信。
現在周川真賣出錢了,她也不得不信,又擔心周川做了什麼事:“真是你那個什麼香賣的?還賣了一千多?”
周川拿出錢,數了五百出來,剩下的全遞給李秀梅,說道:“媽,這個錢你收著。”
“不用擔心我做什麼事,現在我已經想通了,肯定不會再讓你和爸操心。”
“那些違法犯紀的事,我也肯定不會做。”
李秀梅看著手裡的錢,心裡一下就快要繃不住,鼻子一酸:“好!好!你懂事就好了。”
李秀梅這些年也委屈,心裡也怪周川。
終究是自己兒子,哪怕心裡不滿意,罵了之後,兒子捅了什麼簍子,還是要去解決。
這些年,李秀梅就一直盼著兒子回頭是岸。
她也不指望兒子能有什麼大出息,哪怕隻是在家裡種種田,李秀梅也滿意。
周川見母親哭了,趕忙安慰道:“媽,哭什麼嘛,高興也不應該哭。”
“去試試新衣服,看看合不合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