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次那一塊沉香帶回去,他可是賺的不少。
周川笑著說道:“如果隻有我這一塊,那肯定是這個價。黃先生之前說的很對,這個東西,在我們這就是這個價。”
“但我幫黃先生大量收,這個價就有點不合適了,畢竟我還有成本,還有風險。”
黃耀宗說道:“也有道理,那就再加百分之十!”
“這可不行,我冒的風險太大了。”周川沒有說自己想要的價格。
黃耀宗問道:“那周先生想要一個什麼價?”
“原價乘三。”周川說道。
黃耀宗立刻拒絕:“不可能!周先生,這東西還要過海關,審批手續可不好弄,需要很大的成本。”
“如果不拿手續,找人帶過來,還有被抓的風險。”
“實話跟你說,我至少一半的利潤都拿去辦手續了,你這麼一加價,我雖然還有利潤,但利潤太低,不值得冒險。”
周川現在並不知道香江那邊的價格,上一世也沒有了解過香江的行情,心裡大概估算,香江那邊估計要賣兩三千每斤,最多也就一萬。
就算三千,自己跟黃耀宗要價七百多每斤的價格,他還有兩千多的利潤,去掉一般,還有一千多的利潤,取整每斤賺一千,十斤就一萬。
周川不知道1992年香江工資,畢竟上一世他隻是普通人,隨便找個沒去過香江,對香江不了解的普通上班族,也不可能知道1992年香江工資是多少。
但周川大概推斷,普通人應該是大幾千,有些可能達到一萬多兩萬。
黃耀宗在香江做什麼的,周川還真不太清楚,名片誰都可以印,也不知道黃耀宗來大陸有沒有故意印刷過名片來忽悠人。
在整個九十年代,可是有不少香江人來內地充大款,原本隻是司機,硬要說自己是經理,是老板。
周川說道:“黃先生,你們那邊價格高,就算價格乘三,你也有利潤的。”
黃耀宗說道:“周先生,如果用你說的這價格,我就不用特意找你啦,隨便找個乾這一行的,他們跑斷腿也願意給我收獲的啦。”
“如果你能給我送過來,不要說乘三啦,就算乘五也可以呀。”
周川故意不說價格,就是不想讓劉曉麗聽到。
如果乘五,那就是每斤一千三,這利潤大得有點嚇人。
隻要送過去十斤,那就能賺一萬,一百斤就是十萬。
這年頭,一個建築工,一天就隻有五塊到十塊,具體還要看地方和工作時常,每斤一千的利潤,確實是很有誘惑力。
不過黃耀宗能給這麼高的價格,送出去的難度也可想而知。
而且黃耀宗說另外一句話也很有道理,在本地市場價就隻有兩百到兩百三,兩百六已經是高價,他要是給六七百的價格,確實不用找自己。
周川退讓了一步:“那乘以二,怎麼樣?”
黃耀宗說道:“我敢打賭,你們市裡的價格,絕對沒超過三百五,商販之間的收購價不會超過三百。”
“我說的這個價格還是高的,實際要比我說的更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