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坊街的喧囂並未因警笛的鳴響而徹底平息,反而在一種壓抑的憤怒中醞釀著。
幾名警察費力地分開人群,來到了衝突的中心。
看到警察,那個狼狽不堪的翻譯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,頂著滿頭的蛋液和菜葉。
激動地指著陳默和周圍的群眾,用帶著哭腔的英語夾雜著中文嚷嚷:“警察先生!你們終於來了!他們……他們暴力襲擊!人身傷害!還有這群暴民!我要報警!我要找大使館!這是嚴重的外交事件!”
那幾個島國人雖然驚魂未定,但看到警察後,似乎又找回了一些底氣。
尤其是那個三井大島,整理了一下歪斜的領帶,臉色鐵青地用日語快速說著什麼。
語氣充滿了不滿和威脅,旁邊的同伴則不停地指著自己的西裝,示意受到了侮辱和攻擊。
為首的警官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,麵容剛毅。
他掃了一眼現場,目光在陳默和被他護在身後、臉色因激動而依舊泛紅的溫婉身上停留了一下,又冷冷地瞥了那個上躥下跳的翻譯一眼,眉頭微不可查地皺了一下。
他沒有立刻理會翻譯和島國人的叫囂,而是先轉向周圍的群眾,聲音沉穩有力:“大家都冷靜一下,不要聚集!事情我們會依法處理,請相信我們,散開吧,不要影響公共秩序!”
在警察的疏導下,圍觀人群雖然依舊憤憤不平,指著翻譯罵“漢奸”、“軟骨頭”,但還是逐漸散開了些,隻是仍遠遠看著,不願離去。
隨後,警官才走到陳默和溫婉麵前,語氣明顯緩和了許多:“能簡單說一下剛才發生了什麼嗎?”
他的目光落在溫婉身上時,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讚許——剛才溫婉那番擲地有聲的話語,他擠進來時隱約聽到了一些。
陳默言簡意賅,語氣平靜地將事情經過敘述了一遍,重點強調了對方如何無理攔路、言語輕佻,以及那個翻譯如何媚外辱華、激化矛盾。
溫婉在一旁偶爾補充一句,聲音清晰,邏輯分明。
聽完陳述,警官心裡已經有了判斷。
他轉向那個還在喋喋不休要求“嚴懲凶手”、“聯係大使館”的翻譯和島國人。
臉色嚴肅起來,用公事公辦的語氣說道:“幾位,事情的起因我們已經初步了解。首先,在公共場合無故阻攔他人、並用不當言辭騷擾女性,這本身就不對。”
“至於後續的衝突,雙方都有責任。現在,請你們一起跟我們回局裡一趟,配合調查,把事情弄清楚。”
“什麼?我們也要去?”
翻譯尖叫起來,“我們是受害者!是他們動手!是這些暴民……”
“請注意你的言辭!”
警官厲聲打斷他,“是不是受害者,調查後自有公論。至於你提到的‘大使館’和‘外交事件’……”
警官頓了頓,語氣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底氣。
“我們依法辦事,維護的是公民的合法權益和社會的公序良俗。無論涉及到誰,都會在法律框架內公平處理。現在,請配合我們的工作!”
看到警官態度強硬,且明顯偏向陳默一方。
翻譯和那幾個島國人雖然滿心不甘和憤怒,但在執法者麵前,也隻能暫時壓下氣焰,悻悻地被請上了警車。
警官又對陳默和溫婉說道:“兩位,還有這位小同學,也麻煩你們跟我們回去做個詳細的筆錄,放心,隻是例行程序,把情況說清楚就好。”他的眼神傳遞著安撫和保證。
陳默點點頭,握了握溫婉的手:“沒事,我們去把情況說清楚。”
陳默看得出,這位警官是明事理的人。
溫婉也定了定神,輕聲對有些緊張的溫景說:“小景,彆怕,我們沒做錯什麼。”
就在他們被帶上警車,前往派出所的同時,網絡上已經炸開了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