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默一路疾馳,很快來到了默婉資本所在的寫字樓。
停好車,陳默乘坐電梯直達公司所在樓層,推開玻璃門,對前台楚雨晴的問候點頭示意,腳步未停,徑直走向沈青瓷的辦公室。
敲了下門,陳默便推門而入。
辦公室內,沈青瓷正與一個看起來二十三四歲、戴著黑框眼鏡、穿著休閒夾克、臉上帶著幾分學生氣和創業激情的年輕人坐在會客沙發上交談。
看到陳默進來,沈青瓷立刻站起身,臉上露出職業化的微笑:“陳董,您來了。”
沈青瓷隨即對那位年輕人介紹道:“戴維,這位就是我們默婉資本的董事長,陳默先生。”
沈青瓷語氣自然地補充了一句,帶著一絲幽默,“說起來都是校友,我們陳董目前就是北大經濟學院大一的學生。”
那位名叫戴維的年輕人聞言,臉上瞬間閃過難以掩飾的驚訝。
戴維連忙站起身,看著眼前這位比自己年輕好幾歲,氣質卻沉穩從容的學弟,心中不禁感慨萬千。
自己還在為創業初期的資金東奔西走,而對方卻已經是一家投資公司的老板了!
戴維迅速壓下心中的波瀾,不敢有絲毫怠慢,主動上前一步,伸出雙手與陳默握手,態度恭敬:“陳董,您好您好!久仰大名!我是戴維,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碩士在讀。”
戴維言語間充滿了誠懇,絲毫沒有因為陳默的年輕而產生輕視。
戴維很清楚,能讓沈青瓷這樣的職場精英甘心輔佐,這家公司和他的創始人絕不簡單。
“戴維學長,你好,坐,不用客氣。”
陳默與他握了握手,臉上帶著平和的笑容,示意大家重新落座。
三人再次在沙發坐下,沈青瓷坐在陳默身側稍後的位置。
“剛才路上,沈總簡單跟我說了下,你們在做共享自行車項目?”
陳默開門見山,目光落在戴維身上,帶著詢問和專注。
“是的,陳董。”
戴維調整了一下坐姿,開始詳細闡述他們的項目,“我們的項目叫‘ofo小黃車’,核心模式是‘共享’。”
“我們計劃在校園、地鐵站、公交站點等人口密集區域投放統一標識的自行車,用戶通過我們的手機app掃描車身上的二維碼,就可以解鎖使用,按使用時長收費。到達目的地後,在合規區域隨手鎖車歸還即可,方便下一用戶使用。”
戴維越說越投入,眼神中閃爍著理想的光芒:“我們覺得,這能有效解決城市出行‘最後一公裡’的痛點,尤其是像北大這樣校園麵積大,內部通行需求高的地方。”
“它綠色、環保、便捷,符合未來的出行趨勢。我們團隊已經開發出了初步的app原型,也改造了一批試驗用車,準備先在北大校園內進行小範圍試點……”
戴維詳細介紹了他們的市場分析、運營模式、技術實現難點以及未來的發展規劃。
他雖然有些地方想得還不夠成熟,但言語間充滿了激情和對項目前景的信心。
陳默和沈青瓷都聽得很認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