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番看似閒聊的寒暄,李毅飛巧妙地傳遞了工真市麵臨的壓力,也探聽到了一些模糊的信息:省紀委內部對工真市的問題確實存在不同看法,令天明書記態度依舊微妙;
鐘鳴副書記對經濟工作調研一事似乎並不知情,這更印證了這是薛高宇主導的行動。
掛了電話,李毅飛思路更清晰了。他不能被動接招,必須主動破局。
第二天,李毅飛親自召集了一個小範圍會議,隻有趙永輝、沈弘,以及市委秘書長參加。
“省調研組後天就到。”李毅飛開門見山,“我們的接待和彙報工作,要把握幾個原則:第一,坦誠。不回避問題,特彆是督導組發現的問題,要如實彙報,但要強調我們是在規範市場、優化長遠環境。
第二,數據要實。既報喜也報憂,經濟增長的亮點要講透,因整頓帶來的短期陣痛也要說清楚,附上我們應對和優化的方案。
第三,重點彙報我們圍繞‘高質量發展’和‘營商環境法治化’所做的努力和規劃。”
李毅飛看向趙永輝:“永輝市長,經濟數據的彙報你主導,督導組的工作成效彙報也由你負責。
要把‘陣痛期’的概念和必要性講清楚,爭取調研組的理解。”
李毅飛又看向沈弘:“沈弘同誌,調研組裡可能會有紀檢係統的同誌,或者關注乾部作風問題。
你可以適當彙報一下市紀委在‘鼓勵擔當、容錯糾錯’機製方麵的探索和思考,以及在監督中如何保護乾部積極性的考量。
注意,是探討性的彙報,不是正式政策。”
李毅飛的安排,極具針對性。
他讓趙永輝從經濟發展的角度解釋督導工作的必要性,讓沈弘從紀委角度談保護乾部積極性,無形中化解了薛高宇可能發難的幾個方向。
同時,將“容錯糾錯”這個概念拋出來,也是為趙永輝,乃至其他可能被波及的乾部,預留一個緩衝地帶。
沈弘暗自佩服李毅飛的老辣。這一手,既應對了調研,又繼續推動了他的布局,還安撫了內部可能的人心浮動。
省調研組的到來,果然陣勢不小。
帶隊的是一位與薛高宇關係密切的發改委副主任。
聽取彙報時,這位副主任對工真市近期經濟增長數據放緩、個彆項目進度滯後表現得尤為“關切”。
“趙市長,工真市上半年的投資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三個百分點,特彆是民間投資,意願似乎不強啊。
你們這個重點項目督導,會不會在一定程度上……影響了市場信心呢?”副主任的問題帶著明顯的傾向性。
趙永輝早有準備,他不慌不忙地調出ppt,展示數據:“王主任,您提到的數據是事實。
但我們分析認為,這其中有結構性調整的因素。
我們清理掉的,是一些依靠非常規手段獲取資源、本身競爭力存疑的項目,這部分投資的退出,短期內影響了數據。
但同時,我們注意到,符合產業政策、注重科技創新的優質項目,簽約落地速度反而在加快。
這正是市場對工真市致力於營造公平、透明營商環境的一種積極回應。
我們相信,經過這個陣痛期,工真市的經濟結構會更健康,增長動力會更可持續。”
趙永輝接著詳細彙報了督導組如何依法依規清理不規範項目,以及為此製定的優化營商環境的係列新舉措,條理清晰,數據詳實。
副主任聽著,眉頭微蹙,卻找不到什麼明顯的破綻。
在另一邊,沈弘與調研組中一位省紀委相關部門的同誌“偶遇”閒聊時,也看似無意地提到了當前基層紀檢工作的難點:“……有時候啊,收到舉報,不查是失職,查了又怕被說是打擊乾部積極性。
特彆是像工真市現在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,很多乾部在闖、在試,如何在執紀問責和鼓勵擔當之間找到平衡點,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的課題。
我們市紀委最近也在學習研究兄弟地區的‘容錯糾錯’機製清單,希望能更好地服務於發展大局……”
這番話,既表明了紀委在履職,又暗示了舉報可能存在的複雜性,提前打了預防針。
幾天調研下來,調研組雖然挑了一些小問題,但在核心問題上,沒能抓到工真市大的把柄。
李毅飛主導的這套“坦誠溝通、強調規範、著眼長遠”的組合拳,有效地化解了對方的攻勢。
送走調研組的當晚,李毅飛接到了鐘鳴副書記秘書打來的電話,不是鐘鳴本人,但傳遞的信息很明確:“鐘書記了解了工真市應對調研的情況,對工真市委班子表現出的定力和思路表示了肯定。”
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。
然而,李毅飛還沒來得及鬆口氣,沈弘的電話就打了過來,語氣帶著一絲急促和凝重:
“書記,我們對那封舉報信的初步核實……發現了一些……新的情況。
舉報信裡提到的幾筆資金往來,雖然證據有些模糊,但指向的賬戶……似乎與周雨婷副書記的某個遠房親戚有關聯。”
李毅飛握著電話的手,猛地一緊。
火,竟然燒到了周雨婷身上?這究竟是薛高宇棄車保帥的毒計,還是……另有其人想把水攪得更渾?
喜歡我成了最有錢的公務員請大家收藏:()我成了最有錢的公務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