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元旦,清晨的陽光帶著新年的暖意鋪灑在首都大學的校園裡。
然而,站在宿舍樓下的李毅飛,心頭卻壓著一個沉甸甸的計劃,與這節日的氛圍格格不入。
他深吸一口氣,步履堅定地走向幾位教授辦公室。
“教授,我打算去川省一趟,做些實地調研。”李毅飛誠懇地向教授們陳述了自己的想法。
教授們素知這位學生勤奮踏實,求知欲強,雖然對他選擇元旦假期出行有些意外,但更多的是對他探索精神的肯定。
他們仔細叮囑他注意安全,勉勵他用心觀察,深入思考。
告彆了教授,李毅飛立刻行動起來,購買了一張直飛山省的機票。
飛機轟鳴著爬升,舷窗外是翻湧如海的雲層,壯麗非凡。但李毅飛的思緒卻像穿越了時空的迷霧,牢牢係在前世那場刻骨銘心的巨大災難上。那份沉重的記憶,是驅動他此行的唯一動力。
幾個小時的飛行後,飛機降落在山省省會。此時的山省交通網絡遠不如後世發達,李毅飛又幾經周折,換乘長途大巴,一路顛簸,終於在下午五點多抵達了他的目的地——山縣。
走出略顯陳舊的汽車站,他背著簡單的行囊,臉上帶著旅途的疲憊。
他在縣城裡尋找落腳點,最終選擇了一家看起來乾淨整潔的連鎖酒店。
辦理好入住,走進房間,李毅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衝進衛生間,痛痛快快地洗了個熱水澡。
溫熱的水流衝刷掉滿身的塵土與倦怠,精神也為之一振。他走到窗邊,推開窗戶,傍晚時分的川縣縣城景象映入眼簾。
街道上行人如織,商販們熱情地招呼著顧客,小店裡透出溫暖的燈光,街邊食肆飄散著誘人的香氣。
一切看起來都那麼平和、安穩,充滿了小城特有的煙火氣與蓬勃發展的生機。李毅飛凝視著這幅景象,不由得出了神。
他默默想著,如果沒有意外,這座城市會像千千萬萬個中國城鎮一樣,在時代的浪潮中穩步前行,人們安居樂業,生活蒸蒸日上。
然而,他內心深處無比清晰地知道,就在幾個月後,一場自然巨變將無情地撕裂這份安寧。
前世那場災難發生時,舉國同悲,山河失色。道路瞬間中斷,通訊完全癱瘓,外部救援力量被重重天險阻隔,災區內部陷入孤立無援的絕境。
信息隔絕使得外界難以掌握災情的全貌,救援行動雖全力以赴,卻因客觀條件的極端惡劣而困難重重,每一分一秒的延誤都意味著無法挽回的損失。
想到那些在廢墟下消逝的生命,那些破碎的家庭,李毅飛的心臟就像被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攥住。
他用力地閉了閉眼,再睜開時,眼底隻剩下磐石般的堅定。今生,他決不允許悲劇以同樣的方式重演。他必須做點什麼,哪怕隻能挽救一個生命,減少一分損失,他也要拚儘全力去嘗試。
第二天,天邊剛泛起魚肚白,李毅飛就起床了。他走出酒店,清晨凜冽的空氣讓他精神一振。
初升的朝陽將橙紅的光芒塗抹在街道和建築上,帶著一種充滿希望的暖意。李毅飛沿著街道開始慢跑,目的地是縣城裡的幾所學校。
路邊早餐攤早已支起爐灶,蒸籠裡熱氣騰騰,包子、油條、豆漿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中,勾動著行人的食欲。
李毅飛雖然腹中空空,卻無心停留,他的心思早已飛到了即將開始的行程上。
九點整,李毅飛整理好衣著,背上背包,走向計劃中的第一所學校。根據前世的記憶,這所學校在災難中受損極為嚴重。
他走到校門口,向保安室裡的值班人員出示了自己的燕京大學學生證,禮貌地說明來意:“您好,我是首都大學法學係的學生李毅飛。
學校正在開展一項關於青少年教育的課題研究,我這次利用假期過來,想拜訪一下貴校的領導,學習一些一線教育的經驗,特彆是關於青少年心理健康引導方麵的實踐。”
保安看到燕大的證件,態度立刻認真起來,迅速拿起電話向校內彙報。
不一會兒,一位戴著眼鏡、約莫四十五六歲、麵容方正的男老師快步走了過來,臉上帶著和煦的笑容:“同學你好,歡迎歡迎!首都大學的高材生來我們學校調研,是我們的榮幸啊!請進請進。”
李毅飛連忙上前握手問好:“領導您好,打擾了。主要是我們教授在‘青少年犯罪預防’課程中特彆強調,要重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建設,認為這是預防問題行為的關鍵。
所以我想實地走訪一些學校,聽聽像您這樣直接麵對學生的教育工作者們的真知灼見,這比書本理論更有價值。
這次趁元旦旅遊的機會,就想隨機選幾所學校走走看看,希望能獲得更真實、更全麵的信息。”
這位值班領導聽了李毅飛的解釋,覺得這個課題切入點很實際,也很有意義,對這位名校學生的務實態度更是讚賞有加:“不愧是燕大學的學生,想法很接地氣,也很有心啊!”他非常熱情地表示願意配合,並親自帶著李毅飛在校園裡參觀。